北京的春日总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许淮安站在医院病房外,看着玻璃窗里母亲熟睡的脸庞,轻轻舒了口气。前几天母亲突发急性肠胃炎住院,他和陆景辞轮流守在医院,连公司的假都请了大半。
“去吃点东西吧,我在这守着。”陆景辞走过来,手里提着刚买的粥和包子,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你昨晚没睡好,再撑下去该垮了。”
许淮安看着他眼底淡淡的青黑,心里一暖:“你也没睡多久,一起吃。”两人坐在走廊的长椅上,就着微凉的晨光喝粥,陆景辞把包子里的肉馅都挑到他碗里:“多吃点,等会儿还要办出院手续。”
母亲出院后,陆景辞干脆请了年假,在家帮忙照顾。每天早上,他都会早起煮养胃的小米粥,中午变着花样做清淡的小菜,晚上还会陪母亲在小区里散步。许淮安看着他忙碌的身影,还有母亲脸上渐渐舒展的笑容,忽然觉得,所谓的家人,大抵就是这样彼此牵挂、互相守护。
“景辞啊,”某天饭后,母亲拉着陆景辞的手,眼里满是欣慰,“以前我还担心你们在外打拼太辛苦,现在看你们这样互相照顾,我就放心了。”
陆景辞笑了,看向一旁的许淮安:“有他在,不辛苦。”许淮安的耳尖瞬间泛红,赶紧端起碗去厨房洗碗,却在转身时,悄悄握住了陆景辞的手。
年假的最后几天,两人带着母亲去了趟杭州。西湖边的柳树抽出新芽,苏堤上的桃花开得正艳。母亲坐在游船里,看着两岸的风景,笑得像个孩子。许淮安帮母亲拍照,陆景辞则在一旁递水、撑伞,细心地照顾着两人。
傍晚在湖边散步时,母亲忽然说:“你们年轻的时候,肯定也像现在这样,到处去玩过吧?”许淮安和陆景辞相视一笑,说起高中时去游乐园的趣事,说起在北京看升旗的震撼,说起第一次看海时的激动。母亲静静地听着,偶尔插句话,夕阳把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温馨得像一幅画。
送母亲回老家后,两人重新投入工作。许淮安最近在负责一个重要的项目,经常加班到很晚。每次他回到家,客厅的灯总亮着,陆景辞要么在书房等他,要么在厨房热着饭菜。有天晚上,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进门,就闻到了鸡汤的香味。
“刚炖好的乌鸡汤,补补身子。”陆景辞端着汤走过来,帮他接过公文包,“项目再忙,也要注意休息,别累坏了。”
许淮安喝着热汤,心里暖暖的:“知道了,你也是,别总等我到这么晚。”
周末的时候,两人去了趟香山。虽然不是红叶季,但山间的空气清新,绿树成荫。他们沿着石阶慢慢往上爬,偶尔停下来喝水、聊天。到山顶时,正好赶上日落,金色的阳光洒在远处的城市上,美得让人窒息。
“还记得高中时,我们在学校的天台上看日落吗?”许淮安靠在栏杆上,轻声说,“那时候总觉得未来还很远,没想到一转眼,我们已经一起走过这么多年了。”
陆景辞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递给许淮安。打开一看,是一块定制的手表,表盘上刻着他们相识的日期,背面则是两人名字的缩写。“快到我们相识十周年了,”陆景辞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以后的每一个十年,我都想和你一起过。”
许淮安的眼眶瞬间发热,他伸出手,让陆景辞为他戴上手表,然后又为陆景辞戴上。两人相视而笑,阳光落在他们的脸上,温暖而明亮。
下山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陆景辞牵着许淮安的手,慢慢走在石阶上。晚风拂过脸颊,带着山间的清香。许淮安忽然觉得,不管未来有多少风雨,不管要走多少路,只要身边有陆景辞,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回到家,许淮安把手表放在书桌的显眼位置,旁边是那本泛黄的笔记本,还有装满照片的相册。他看着这些充满回忆的物件,又看向正在厨房忙碌的陆景辞,心里满是感激——感激在最美好的年华里遇到他,感激他一直以来的陪伴和守护,感激他们能一起走过这么多春夏秋冬。
夜深了,两人躺在床上,许淮安靠在陆景辞怀里,听着他平稳的心跳。“景辞,”他轻声说,“明年我们去新疆吧,看看草原,看看雪山。”
“好。”陆景辞点头,吻了吻他的额头,“你想去的地方,我都陪你去。”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洒进来,照亮了两人相握的手。从青澄中学的初遇到北京的相守,从晨光里的牵挂到山海间的同行,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未来的路还很长,他们会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一起去看更多的风景,一起把平凡的日子,过成最温暖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