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
时值初夏,五台山上却仍沁着几分凉意,想来是前几日下了雨的缘故。
禅院古刹掩在葱郁林木间,只听得梵钟悠远,鸟鸣清幽,檀香混着草木清气,丝丝缕缕漫在空气里。
禅房西厢,窗扉轻启。
瑾芫一袭月白软绸衫子,默然倚在窗边。
风寒刚好没几日,脸色还带着几分透明的白,鸦羽般的鬓发衬得一双秋水眸愈发深邃。
瑾芫凝望着庭院中一株开得正盛的白色山茶,目光却仿佛穿透了花影,落在了不知名的远方。
微风拂过,带来些许风气与花香,也吹动了她额前细碎的散发。
晴儿“这才刚好些,怎的就又对着风口发呆了?”
你听到声音后转身,就瞧见晴儿晴儿端着一个小巧的朱漆食盒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关切的笑意。她穿着一身水绿色的裙衫,宛如初夏新发的莲叶,清新动人。
瑾芫“屋里闷得慌,只是想透透气。”
见晴儿将东西放下,你上前牵住晴儿的手,拉着她在旁的椅子上坐下。
瑾芫“好晴儿,这几日总在床上躺着,我骨头都酥了”
晴儿轻飘飘撇了你一眼,将食盒里的汤盅端出来推到你面前
晴儿“快趁热喝了”
晴儿“昨个晚上老佛爷睡前特意嘱咐下面的人熬的姜汤,可是说让我盯着你早上便喝了呢”
你依言捧过那汤盅,用汤匙有一下没一下地搅动着。
晴儿顺着你刚刚看的方向瞧去,有些好奇
晴儿“刚刚在看什么?竟那般出神”
你沉默片刻,目光仍流连于窗外那片深邃的绿色,轻声道:
瑾芫“只是觉得,这山里的宁静,像是能把人的心思都涤荡干净一般。”
瑾芫“听惯了晨钟暮鼓,梵唱佛音,倒有些不记得宫里是什么声响了。”
晴儿又顺着你的目光看了会,后又了然的点点头
晴儿“我也觉着这地儿清净,倒让人觉得心静”
她顿了顿,支着下巴瞧你
晴儿“方才我过来时,听桂嬷嬷说老佛爷的意思是,咱们在这五台山的行程,怕是快要结束了,过不了几日,估摸着就要准备回宫了。”
你将碗里最后一口姜汤饮尽,用手帕擦了擦嘴角,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打趣
瑾芫“是了是了”
瑾芫“晴格格五台山待够了,怕不是早想着回宫去见见那想见的人呢!”
晴儿脸颊倏地飞起一抹红晕,嗔怪地轻推了你一下
晴儿“好哇,我才来瞧你,你倒打趣起我来了!”
晴儿“看来这风寒是真大好了,精神头足了,嘴也利索了。”
眼见着她脸色越来越红,你忙笑着向她讨饶,嘴里说着自己错了
见晴儿给自己灌下一杯茶,你才笑着起身
瑾芫“日头正好,想来皇祖母也该起身了”
瑾芫“劳驾晴格格陪我去请安”
瑾芫“我可有些时日没瞧见皇祖母了”
晴儿“谁叫你贪玩非得在外面瞧那雨?若是没生病也不必怕过了病气给老佛爷,我瞧着你怕是想着这几天偷懒呢!”
知晓她在同你讲些玩笑话,你朝晴儿哼了一声
瑾芫“那格格快帮我瞧瞧我现在可有不妥?可万万别让皇祖母瞧出来我是为了躲懒才生病的”
晴儿上前,细心帮你将略微松散的衣襟理好,又将你鬓边被风吹乱的一缕发丝抿到耳后,端详了一下,笑道
晴儿“病了这一场,瞧着是清减了些,老佛爷见了,只有心疼喜欢的。”
.
两人一同出了禅房,沿着熟悉的竹径缓缓而行,走向老佛爷居住的静修精舍。
阳光透过竹叶缝隙洒下,将你们的身影拉得细长。
空气中弥漫着檀香与草木混合的清净气息,偶尔有身着袈裟的僧人远远经过,双手合十,无声施礼。
你们到的时候,老佛爷正诵完经,由桂嬷嬷陪着在院中的柏树下坐着歇息。见她们进来,老人家脸上立刻露出了慈和的笑容。
“给老佛爷/皇祖母请安”
老佛爷“快起来快起来,到我跟前来”
老佛爷招招手,尤其仔细地打量了你一番,见你脸色虽仍有些苍白,但精神尚好,眼中便流露出放心的神色
老佛爷“芫儿今日感觉如何?可还咳嗽?窗边风大,可不许再贪凉了。”
你心中一暖,上前几步蹲下身子俯在老佛爷膝前,柔顺地答道
瑾芫“劳皇祖母挂心,孙女已经大好了,刚喝了皇祖母赏的姜汤,身上暖和着呢”
老佛爷“那就好”
老佛爷点点头,伸出手一下下地顺着你的头发
老佛爷“你这丫头身子骨不好,前些日子发热可是吓坏哀家了”
晴儿见状上前来到老佛爷身后替她揉肩,笑着搭话
晴儿“托老佛爷的福,芫儿如今可是能活蹦乱跳了呢”
晴儿“我刚刚同她说了回宫的事,她还朝我说笑呢!”
老佛爷笑呵呵地抬手拍了拍晴儿放在自己肩上的手
老佛爷“你二人素来关系好,哪天芫儿不同你斗嘴了你才会来哀家面前哭呢”
说完又看向你
老佛爷“咱们在这山里也住了些日子了,京城里事情不少,皇帝也来信问了几次,是该回去了。”
老佛爷“你身子刚好,路上更要仔细些。”
老佛爷“这几天可不许再贪凉了”
你点点头,在老佛爷膝上蹭了蹭
瑾芫“芫儿知晓啦,皇祖母对芫儿真好”
又在老佛爷跟前陪侍着说了一会儿话,大多是晴儿妙语连珠地说些山中的趣事和佛经里的故事,逗得老佛爷笑意不断。约莫一炷香后,老佛爷面露倦色,便让你们先退下了。
重新走在竹径上,阳光似乎更盛了些,照得人身上微微发暖。你的目光掠过远处层叠的殿宇飞檐,仿佛已能望见山外那条即将踏上的、通往繁华京都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