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长安月,洛水风
本书标签: 古代  医术  成长   

第十章:执手偕老,长安暖

长安月,洛水风

裴景渊向老夫人提及婚事时,老夫人并未像从前那般严苛。她看着眼前这对年轻人——一个眼神坚定,满是期待;一个虽羞涩低头,却难掩眼底的欢喜,终究是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释然:“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们既然情投意合,又共经了这么多事,老婆子也就不拦着了。”

她顿了顿,看向沈微婉,目光温和了许多:“微婉丫头,你虽非出身名门,但品性端正,医术精湛,更难得的是,你能让景渊这孩子变得更沉稳、更有担当。裴家的儿媳,不在乎门第高低,只在乎是否能与他同甘共苦。”

沈微婉心中一暖,起身深深一揖:“谢老夫人成全,臣女定会好好待景渊,孝敬您。”

“起来吧。”老夫人笑着摆手,“婚事就按世家规矩来办,虽不必太过铺张,却也不能委屈了你。”

得到老夫人的应允,裴景渊和沈微婉都松了口气,相视一笑间,满是无需言说的甜蜜。

接下来的日子,裴府上下都忙碌了起来,筹备着两人的婚事。裴景渊亲自设计了婚书的样式,用精巧的机关术在封面做出了缠枝莲的纹样,轻轻一触,花瓣便能缓缓展开,露出里面的空白页,惹得负责书写婚书的老先生连连称奇。

沈微婉则在闲暇时,亲手缝制着嫁衣。她选了上好的云锦,用江南特有的苏绣针法,在裙摆绣上了寓意吉祥的兰草和药草图案,一针一线,都凝聚着她的心意。有时裴景渊来看她,便坐在一旁,静静看着她飞针走线,偶尔递上一杯热茶,或是帮她理理散落的丝线,时光在这样的静谧中缓缓流淌,温馨而美好。

林墨的身体早已痊愈,如今成了两人的“小跟班”,时常跑到西跨院,一会儿看沈微婉绣花,一会儿缠着裴景渊教他做小机关,嘴里甜甜地喊着“表哥”“沈姐姐”,给忙碌的筹备增添了不少乐趣。

婚期定在暮春时节,恰逢长安的牡丹盛放。迎亲那日,裴景渊骑着高头大马,身着大红喜袍,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他亲自带着迎亲队伍,敲锣打鼓地来到西跨院,将头戴凤冠、身披霞帔的沈微婉扶上花轿。

沈微婉坐在花轿里,透过轿帘的缝隙,看着外面热闹的景象——街上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纷纷称赞这对新人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她的心中既紧张又甜蜜,指尖轻轻抚摸着袖口处自己绣的兰草,仿佛能感受到裴景渊就在身边。

花轿抬进裴府,拜过天地,见过老夫人,沈微婉便被送入了新房。房间布置得喜庆而雅致,墙上贴着大红的“囍”字,桌上摆放着寓意早生贵子的瓜果,最引人注目的是窗台上那盆盛开的兰草,正是她从江南带来的那株。

夜幕降临,裴景渊送走了最后一批宾客,带着几分酒意,脚步轻快地走进新房。沈微婉正坐在床边,红盖头还未掀起,听到脚步声,心跳不由得加快。

裴景渊走到她面前,轻轻挑开红盖头。烛光下,沈微婉的脸颊绯红,眉眼弯弯,眼中像是落满了星光,美得让他移不开眼。

“微婉,你今天真美。”裴景渊轻声道,语气里满是赞叹。

沈微婉低下头,脸颊更红了,轻声道:“你也很好看。”

两人相视而笑,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气息。裴景渊拿起桌上的合卺酒,倒了两杯,递给沈微婉一杯:“来,我们喝了这杯合卺酒,从此便是夫妻了。”

沈微婉接过酒杯,与他轻轻一碰,仰头饮下。酒液清甜,带着一丝暖意,从喉咙一直流到心底。

婚后的生活,平静而温馨。沈微婉并没有因为成了裴家主母就放弃行医,老夫人对此十分支持,甚至让她在裴府开设了一个小小的医馆,不仅为府里的人诊治,也时常接济附近的穷苦百姓。沈微婉的医术越来越精湛,名声也越来越大,长安城里的人都知道,裴家的少夫人是位医术高明的女神医。

裴景渊则在老夫人的支持下,渐渐将家族的药园和药材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时也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机关术。他时常和沈微婉一起,将机关术运用到药材的种植和加工中——比如设计出自动浇灌的装置,大大提高了药园的效率;做出研磨药材的精巧器械,让药材的炮制更加精细。

两人相互扶持,彼此成就,成了长安城里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这年冬天,长安下了一场大雪。沈微婉正坐在窗前,为一个贫苦的老婆婆诊脉,裴景渊则在一旁帮她研墨记录药方。窗外雪花纷飞,屋内炉火温暖,老婆婆的咳嗽声渐渐平息,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多谢裴少夫人,多谢裴公子。”老婆婆颤巍巍地起身道谢。

“老人家慢走,药记得按时吃。”沈微婉笑着叮嘱道,让仆妇送老婆婆出去。

送走老婆婆,沈微婉回过头,看到裴景渊正看着她,眼中满是温柔。

“在看什么?”沈微婉笑着问道。

“在看我的妻子,”裴景渊走上前,从身后轻轻抱住她,“看她如何用一双妙手,温暖这长安城的冬天。”

沈微婉靠在他怀里,感受着他的体温和心跳,心中一片安宁。她抬起头,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轻声道:“其实,是这长安城的温暖,让我们能一直在一起。”

是啊,从洛水畔的初遇到长安城里的相守,他们历经了流言蜚语,闯过了明枪暗箭,最终凭着彼此的信任和坚守,走到了一起。这繁华的长安城,见证了他们的相遇,也见证了他们的爱情,更将见证他们未来的点点滴滴。

炉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两人相依的身影。窗外的雪还在下,却仿佛也带着暖意,为这对有情人,披上了一层洁白而温柔的祝福。他们的故事,就像这长安城的岁月,绵长而温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抹淡淡的、却足以温暖人心的痕迹。

开春后,沈微婉的医馆前愈发热闹。不仅有寻常百姓来问诊,连一些退隐的老臣、远嫁的公主,也会悄悄寻来。这日午后,一辆低调的青布马车停在裴府侧门,下来一位身着素色襦裙的女子,眉眼间带着几分病容,却难掩贵气。

“沈姑娘,”女子轻声开口,声音虚弱,“小女身子不适许久,太医们都束手无策,听闻您医术高超,特来求诊。”

沈微婉见她面色苍白,指尖冰凉,脉息细若游丝,却又带着一丝诡异的躁动,眉头微微蹙起:“夫人请坐,我先看看。”

搭脉片刻,她心中一凛——这脉象竟与当年林墨那怪病有三分相似,只是更隐晦,像是被什么东西压制着,若不及时疏导,恐有性命之忧。

“夫人近来是否常做噩梦?梦中总有黑影跟着?”沈微婉问道。

女子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惊恐:“是……你怎么知道?”

沈微婉没直接回答,转而看向一旁帮忙晒药的裴景渊:“去把去年从洛水边采的‘忘忧草’取来,要带晨露的那种。”

裴景渊应声而去,不多时便捧着一小束沾着水珠的青草回来。沈微婉取了几片叶子,细细捣碎,又混了些自家药园的薄荷与甘草,调成一小碗浅绿色的药汁。

“趁热喝了吧,能安睡些。”她将药碗递过去,“您这不是普通的病症,是心结郁于内,邪气侵于外。回头我再给您配些调理的药,只是……”她顿了顿,“您得告诉我,那黑影到底是什么?不然这病治标不治本。”

女子握着药碗的手微微发颤,沉默半晌,终于低声道:“我是前朝废后,当年宫变时,亲眼看着贴身侍女替我挡了一箭……这些年,总梦见她浑身是血地站在我床前,问我为何活下来的是我……”

话音未落,眼泪已簌簌落下。

沈微婉静静听着,没打断。待她情绪稍缓,才温声道:“她替您挡箭,是盼您好好活着,不是让您困在愧疚里。明日我陪您去城郊的‘静安寺’,给她立个牌位,您好好跟她说说话,或许比吃药更管用。”

女子抬头看向沈微婉,眼中含泪点头。

傍晚送走来人,裴景渊帮着收拾药碾子时,忽然道:“你好像总能看透人心底的结。”

沈微婉正将晒干的药材分类装罐,闻言笑了笑:“哪有那么神,不过是知道,这世上的病,多半是心里先有了窟窿,才让邪气钻了空子。就像当年你总憋着不肯认我,不也跟这病差不多?”

裴景渊被她说得一怔,随即低笑出声:“那我这‘病’,是被你这剂药治好了?”

“不然呢?”沈微婉转头看他,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发梢,镀上一层金边,“你看,药园的忘忧草又发新芽了,人哪,总得往前看。”

裴景渊走上前,从背后轻轻环住她,下巴搁在她肩上:“嗯,往前看,有你在,哪里都是前头。”

药香混着青草的气息在院子里弥漫,远处传来孩童嬉闹的声音,是邻居家的小孩在追一只蝴蝶。沈微婉靠在裴景渊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忽然觉得,所谓岁月静好,大抵就是这般——有良人在侧,有药香为伴,能解他人之忧,亦能安自己之心。

而那株从洛水边带来的忘忧草,后来在裴府的药园里蔓延得极好,年年春天都冒出一片嫩绿,像是在提醒着他们,那些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吃过的苦,最终都成了滋养生命的养分,让往后的日子,愈发扎实而温暖。

上一章 第九章:暗流再涌,智破局 长安月,洛水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