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你特意比平时早起了一会儿。选了一件米白色略带设计感的衬衫和一条深色西装裤,既不会过于刻板,又符合参加会议的正式感。头发没有像平时上班那样扎得一丝不苟,而是松松地挽了一个低低的丸子头,额角垂下几缕微卷的发丝,增添了几分柔和。
八点二十五分,你准时下楼。那辆黑色的A8几乎分秒不差地缓缓停在了单元门口。
你拉开车门坐进去,车内依旧弥漫着淡淡的、属于他的清冽气息。
“早,于委员。”你系好安全带,轻声打招呼。
于适侧过头,目光在你身上停留了一瞬,几不可查地点了下头,算是回应。接着,他递过来一个印着某知名早餐店logo的纸袋,语气平淡:“早饭。”
你愣了一下,接过还有些温热的袋子,里面是一个三明治和一杯豆浆。“谢谢……”你心里微微一暖,低声道谢。他居然还记得给你带早餐。
车子平稳地驶出小区,汇入早高峰的车流。
于适目视前方,状似随意地问了一句:“昨晚还做噩梦吗?”
你正小口咬着三明治,闻言动作一顿,脸颊悄悄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你摇了摇头,声音有点轻:“没……没做噩梦了。”
——因为昨天晚上,梦里全是他。
梦里没有可怕的蛇,只有他牵着你手的温度,他坐在你小沙发上的身影,还有他那句平淡却让你心跳加速的“有机会,可以听听”。
你赶紧低下头,假装专注地喝豆浆,生怕被他看出什么端倪。
于适似乎并没有察觉你的异样,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便不再说话,专注地开着车。
车窗外的阳光洒进来,落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清晰利落的线条。普通的白色衬衫,穿在他身上却显得异常好看
会议地点在区委宣传部的大会议室。你们到得不算早,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于适领着你找到一个靠中间的位置坐下,他翻开笔记本,钢笔已经握在手中,姿态沉稳,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
你也不敢怠慢,拿出笔记本和录音笔,正襟危坐。
会议内容是关于近期几个舆情热点事件的复盘和下一步引导策略的部署,主讲人是区委宣传部一位分管舆情的副部长,讲话节奏很快,信息量很大。你奋笔疾书,生怕漏掉任何要点。
于适听得很专注,偶尔会在自己的本子上记录几句,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沉稳的沙沙声。当副部长提到某个乡镇在处置一起涉及环保的敏感投诉时方法失当,导致小事拖大,于适的笔尖顿了一下,在相关段落旁做了一个小小的标记。
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散会后,不少人围上去想和副部长进一步交流。于适却没有凑那个热闹,他合上笔记本,站起身,对你示意了一下:“走吧。”
你跟着他走出会议室,来到相对安静的走廊。他这才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工作特有的清晰指令:“刚才会上提到的东洼村那个养殖场排污投诉的后续跟进,你重点盯一下。回去后把我们的应急预案和回应口径再梳理一遍,周三前报给我。”
“好的,于委员。”你立刻应下,心里默默记下这个紧急任务。
回到车上,于适才似乎稍稍放松下来,松了松衬衫最上面的扣子。他一边发动车子,一边像是随口问你:“会议要点都记下了?”
“记下了,”你点头,“回去我就整理出来。”
“嗯。”他目视前方,车子平稳地汇入车流,“副部长强调的那几个风险点,和我们镇相关的,要特别注意。尤其是涉及民生和环保的,反应要快,态度要诚恳,处理要彻底。”
“明白。”你认真地回答,感觉从他那里总能学到那种抓准关键、雷厉风行的工作思路。
车子快开到镇政府时,于适似乎才想起什么,补充了一句,语气比谈论工作时缓和了些:“今天表现不错。会议记录整理好先发我看看。”
这算是一句难得的肯定。你心里微微一喜,脸上也不自觉露出笑容:“谢谢于委员,我会尽快整理好。”
他几不可查地弯了一下嘴角,没再说话。
下车时,你忽然想起那份早餐,赶紧又说了一句:“谢谢您的早餐,很好吃。”
于适正准备倒车入库,闻言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回到办公室,你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将于适会上强调的要点和自己记录的细节快速整理成电子版,又将东洼村养殖场投诉的旧档调出来重新翻阅,脑子里飞速思考着如何完善应急预案和回应口径。
刘思雨凑过来,好奇地小声问:“跟于委员去区里开会怎么样?是不是压力超大?”
你从电脑前抬起头,揉了揉发酸的后颈,笑了笑:“还好,就是信息量太大,脑子得快跟着转。”
“啧啧,佩服你。”刘思雨缩缩脖子,“我光是想想跟领导单独出去就头皮发麻。对了,”她忽然想起什么,压低声音,“昨天吓坏了吧?我后来听他们说李老栓那儿窜出条毒蛇?我的天!”
你心有余悸地点点头:“可不是,现在想起来还腿软。”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刘思雨拍拍你肩膀,“晚上下班一起去买杯奶茶压压惊?”
你正要回答,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于适发来的微信:【记录整理完了先发我。】
你立刻对刘思雨做了个“稍等”的手势,赶紧回复:【正在整理,半小时内发给您。】
然后抱歉地对刘思雨说:“今晚可能不行了,于委员急着要会议记录,估计得加班弄完。”
刘思雨表示理解地撇撇嘴:“唉,领导一句话,底下跑断腿。那你忙吧,我先撤了。”
你埋首继续工作,终于在下班前将整理好的会议记录和初步梳理的应急预案思路发到了于适的邮箱。
几乎就在邮件显示发送成功的下一秒,他的内线电话就打了过来。
你心头一紧,赶紧接起:“于委员。”
“记录看了,要点抓得还算准。”他开门见山,语气听不出喜怒,“应急预案部分,第三条和第五条的应对措施不够细化,操作性不强。东洼村那个案例,结合今天会议精神,补充一个‘首问回应’的模板进去。明天早上上班前,放我桌上。”
“好的于委员,我马上修改!”你立刻应下,心里默默记下他的要求。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秒,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似乎比平时低沉少许:“晚饭吃了?”
你愣了一下,老实回答:“……还没。”
“嗯。”他应了一声,听不出情绪,“弄完早点回去,别熬太晚。”
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你握着传来忙音的话筒,愣了几秒。他这是……在关心你?虽然语气还是那么公事公办。
你甩甩头,把这点不合时宜的杂念抛开,重新聚焦到电脑屏幕上,认命地开始加班修改。
窗外天色渐渐暗下来,办公楼里变得安静。你伸了个懒腰,终于按照于适的要求修改完善了所有内容,仔细检查一遍后打印出来,放在了办公桌显眼的位置,准备明天一早就能送过去。
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手机又震了一下。
于适:【弄完了?】
你回复:【刚弄完,准备回去了。】
那边很快回过来两个字,言简意赅,却让你盯着屏幕看了好几秒——
【嗯。锁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