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只此青绿by清肆
本书标签: 幻想 

裂缝

只此青绿by清肆

裂缝不是从绢面开始,而是从声音裂的。20:00 的鼓声其实是一只纸鹤折断颈骨的脆响。沈亘在修复室听见那声“咔哒”,像有人把极细的铜丝拗成两截。他低头——指腹上的石青粒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一道青黑色的裂线,从指纹核心向外放射,恰好五道,像缩小后的江山图。挂钟的秒针突然开始倒走,发出潮水涨落般的沙沙声。沈亘想起管理员说过:最后 0.3 克石青来自北宋矿脉,曾被王希孟亲手研磨。原来那粒颜料不是粉末,是时间遗落的碎屑,一旦受热就发芽。此刻它在他皮肤里扎根,根须顺着血管,朝心脏一寸寸攀援。他慌忙去翻工具箱,想找酒精棉球把颜色擦死。箱盖掀起的瞬间,一股江水味扑面而来——冷、腥、带着铁锈的甜。箱底躺着一只湿透的纸鹤,翅上篆文已晕开:

“别修我,你会忘。”

字迹边缘正渗出更细小的裂缝,像冰面的鱼尾纹。沈亘用镊子夹起纸鹤,它却在他眼前自燃。火是青绿色的,火舌舔上镊子,发出绢布撕裂的声响。火焰里浮出一座倒悬的山,山头站着穿北宋半臂的青鸾——她背对沈亘,发梢滴着水,每一滴都在空中凝固成石青粒。火灭,镊子尖端只剩一粒烧得发亮的蓝灰。沈亘想把它甩掉,可那灰却自己钻进他掌心的裂缝。刹那间,他听见自己的心跳被调成了 5000K 的色温,冷白,带着电流的嘶嘶。“记录:裂缝出现,位置:左掌,长度:2.3 厘米,深度:未知。”

他下意识在修复日志里写下这行字,笔却像被谁抽走了骨头,自动往后退,把“未知”涂改成“永不可知”。墨迹未干,绢本上的江山图突然亮起一道细线——与他掌心的裂缝完全同轨,像有人把他人生的地图拓印进了北宋。老师傅推门进来,递给他下午申请的紫外灯。老人目光浑浊,却准确无误地落在那道裂缝上:“小王,画疼的时候,人会痒;人疼的时候,画就会裂。你选一个。”沈亘没来得及回答,灯管“嘭”一声炸成青绿的星雨。黑暗里,他听见自己的声音被抽离,变成第三人称——

“他低头,看见裂缝里涌出 1119 年的月光。”月光像一条银白的矿脉,顺裂缝逆流而上,所过之处,皮肤透明成绢。透过那层薄膜,他清楚看见自己的心脏:

一半是跳动,一半是石青。而心脏上方,悬着一只未成形的纸鹤,正用喙啄他下一根血管。

裂缝里的月光忽然收束,凝成一根银线,吊着那只未成形的纸鹤,一路往他胸腔里坠。沈亘想抬手阻止,却发现整只左臂已被青灰爬满,像被北宋的绢布整个裹住,关节处渗出细密的声音——

“咔哒、咔哒。”

每一次脆响,都对应记忆被抽走一格。他想起十四岁那年的初夏,父亲带他去青岛看海;

想起大学图书馆的银杏叶落在《中国美术史》第 302 页;

想起第一次进故宫,抬头看见“禁止拍照”的铜牌反着夕阳。

这些画面像被镊子夹起的碎绢,边缘冒着青烟,依次投进裂缝,成为纸鹤的羽毛。失去的同时,也有什么正被倒灌进来——

1119 年 5 月,王希孟在汴京后苑研青,指尖被石青割破,血珠滚进砚台;

同年 6 月,少年奉召入禁中,徽宗亲手为他递上一枚荔枝;

7 月,蝉声压断宫墙,少年在绢上落下第一笔青绿,那一笔像刀,劈开了 900 年后的夜色。沈亘站在修复室中央,被两股时间来回拉扯,瞳孔变成双向的漩涡。

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分成两层:

一层是 2025 的冷白灯,一层是 1119 的蝉鸣。

两层心跳重叠之处,裂缝发出最后一道“咔哒”——

像铜锁落闩,像画轴合缝,也像某人把名字轻轻念完。灯管碎片忽然复归原位,紫外灯重新亮起,照出绢本上新添的一道青灰线条——

长 2.3 厘米,与他掌心裂缝完全同轨。

老师傅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开,门缝里塞进一张便签:

“记录:裂缝已同步,深度:永不可知,

建议:立即申请病假,否则你将作为颜料被登记入库。”沈亘低头,看见工作证上自己的照片正慢慢褪色,

而裂了缝的左掌里,

纸鹤终于成形,

鹤嘴一张一合,发出极轻的、青绿色的声音——

“入境吧,

只此青绿,

只此一夜。”

上一章 色弱 只此青绿by清肆最新章节 下一章 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