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璨”的紧急项目终于告一段落,加班带来的疲惫尚未完全消散,但楚凌薇的心却像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陆知珩的会议通知,是她黑暗隧道尽头最亮的光。
这一次,她不再需要编造请假的理由。她直接向张总监提出,需要请假半天去处理“学校导师安排的紧急课题答辩”。张总监看着她,目光复杂,最终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去吧,注意安排好时间”,便批了假。那眼神仿佛在说:我知道你不止于此,但好自为之。
楚凌薇坦然接受了这份审视。她知道,随着她在Aura项目上越走越远,与“星璨”的割裂是必然的。但现在,她还需要这层身份作为暂时的掩护。
再次踏入陆氏集团大楼,楚凌薇的心境已与初次来时截然不同。少了几分忐忑,多了几分笃定。她直接乘电梯到达指定的会议室楼层。
这次参加会议的人明显多了起来,除了上次见过的品牌、市场、财务负责人,还多了供应链管理、产品开发等几个关键部门的头头脑脑。会议室里的气氛严肃而务实。
陆知珩依旧是最后一个到场,他的出现让所有交谈声瞬间停止。他径直走到主位坐下,没有寒暄,目光直接投向楚凌薇:“开始吧。”
楚凌薇深吸一口气,打开了精心准备的PPT。她的陈述围绕第一阶段成果、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下一阶段详细的执行计划展开。相较于上一次,她的表述更加自信从容,对各个环节的理解也明显深入了许多,甚至能对一些细节问题提出颇具见地的看法。
期间,仍有质疑和讨论,尤其是关于预算分配和营销投入产出比的争论颇为激烈。但楚凌薇不再像初次那样需要孤军奋战,支持Aura项目的品牌部负责人和市场部的Susan开始主动为她辩护,提供数据支持。显然,她上一阶段的扎实工作和表现出来的潜力,赢得了一定的认可。
陆知珩大部分时间沉默地听着,偶尔会插言问一两个关键问题,直指核心。当讨论到样品量产后的质量监控体系时,他忽然点名楚凌薇:
“楚凌薇,你认为初期阶段,是应该建立独立的质检流程,还是直接嵌入现有的集团品控体系?”
这个问题很有深度,考验的是她对资源整合和风险控制的权衡能力。
楚凌薇略一思索,沉稳应答:“陆总,我认为初期应该以嵌入现有体系为主,但需要设立针对个性化配件特殊工艺的补充检测标准。这样可以借助集团成熟的品控资源保证基础质量,又能通过补充标准防范新工艺带来的特有风险,成本可控,效率更高。”
陆知珩听完,未置可否,只是极轻微地点了下头,将目光转向供应链负责人:“李总监,按这个思路,你们出一套方案。”
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在场不少人都心中一动。陆总这是……默认了她的建议?
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最终明确了下一阶段的行动路线图、时间表和各部门职责。陆知珩最后总结时,明确表示:“Aura个性化线项目正式立项,作为本年度集团重点孵化项目推进。楚凌薇继续担任项目核心对接人,直接向周勉汇报项目进度,各相关部门须全力配合。”
“核心对接人”、“直接汇报”、“全力配合”,这几个词份量极重,等于正式赋予了楚凌薇在项目内的实际权限和地位。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楚凌薇正在整理电脑,陆知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楚凌薇。”
楚凌薇转身:“陆总。”
陆知珩站在桌边,目光平静地看着她:“你之前提到的,‘辰星精密’的报价比市场同类低百分之十五。”
楚凌薇心中一怔,没想到他会突然提起这个细节:“是的,陆总。他们的解释是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建立长期关系,所以给出了诚意价。”
“商业谈判中,过低的报价有时意味着潜在的风险或后续的变更条款。”陆知珩的语气听不出情绪,“下一轮谈判,你和供应链部一起参加。学会判断什么是真正的诚意,什么是陷阱。”
楚凌薇瞬间明白了。他这是在教她,也是在进一步考验她。让她从单纯的方案执行者,开始接触更核心的商业博弈。
“是,陆总。我明白了。”她郑重应下。
陆知珩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会议室。
楚凌薇看着他的背影,心情复杂。这个男人,永远让人摸不透。他给你机会,也给你压力;他暗中扫清障碍,也会把你推到更复杂的环境里。与他共事,如同与虎谋皮,步步惊心,却也让人飞速成长。
她握紧了拳头。无论前路如何,她都已踏上了这条不能回头的征途。
而此刻,她并不知道,“星璨”工作室里,许依暖正看着楚凌薇空荡荡的工位,眼神阴鸷地拨通了一个电话:
“喂,是‘曜科科技’的裴总吗?我是许依暖。关于凌薇最近的一些情况,我想……或许您应该知道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