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暗线迷踪
国公府被抄家那日,京城上空乌云密布。从府中搜出的军械堆积如山,那份废黜皇帝的密诏更是将朝堂彻底搅乱。国公与淑妃被打入天牢,可方宸却丝毫没有松懈——她知道,这只是斩断了暗龙的一条臂膀,真正的龙头,仍在暗处蛰伏。
这日,方宸正与卫凛分析着从国公府搜出的密信残片,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属下来报:“阁主,大理寺那边出了岔子!负责审讯国公的主审官,昨夜在狱中‘畏罪自杀’了。”
方宸猛地抬头:“自杀?他手里握着什么关键信息?”
“据说是……关于当年大公主之死的直接证人线索。”
“果然。”方宸眼神一冷,“有人怕他开口,先下手为强了。卫凛,立刻去查这位主审官的家人,看是否有人被胁迫或收买。另外,把柳丞相昨日给的卷宗再仔细梳理一遍,我要找出国公背后的那个‘同谋’。”
三日后,卫凛带回的消息却让方宸陷入沉思。主审官的家人并无异常,可他生前最信任的书吏,却在他“自杀”后不久携款潜逃,去向不明。更蹊跷的是,那书吏的祖籍,竟与一位手握兵权的镇北将军是同乡。
“镇北将军……”方宸喃喃自语,指尖在地图上圈出镇北将军的封地,“他常年驻守边疆,按理说与朝堂中枢牵扯不多,可为何会……”
正疑惑间,柳丞相的密信送到了。信中只写了两个字:“东宫。”
方宸瞳孔骤缩。东宫太子,是皇帝的嫡长子,按说最该维护皇权,怎会与暗龙、与国公勾结?她立刻调阅太子近年来的行踪记录,发现他竟在三年前以“体察民情”为名,去过镇北将军的封地,且停留了半月之久。
“传我令,密切监视东宫动静,尤其是太子与镇北将军的往来密信。”方宸语气凝重,“同时,派最得力的人手,追查那位潜逃的书吏,务必在他被灭口前找到他。”
可天不遂人愿。七日后,潜逃的书吏被发现溺毙在护城河,死前被人打断了双腿,手中紧紧攥着半枚破碎的龙纹令牌——那是东宫侍卫的专属信物。
证据直指东宫。
方宸站在清风阁的最高处,望着东宫方向金碧辉煌的宫殿,只觉一阵寒意从心底升起。若太子真的是暗龙的幕后主使之一,那这场博弈的凶险程度,将远超她的想象。他不仅有太子身份的掩护,更可能调动东宫的私兵,甚至与镇北将军的边防军暗通款曲。
“阁主,柳丞相求见。”
方宸回过神,整理了一下思绪:“请他到书房。”
柳渊进来时,面色同样凝重:“殿下应该也查到了吧?老臣已确认,太子与镇北将军确有勾结,且他们手中握着足以动摇国本的力量。更可怕的是,他们似乎还掌控着当年给大公主下毒的最后一环。”
“最后一环?”
“是宫中的尚食局。”柳渊沉声道,“当年负责给大公主送安胎药的尚食局典膳,如今是太子生母——刘贵妃的心腹。”
方宸闭上眼,所有线索在这一刻串联起来:刘贵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坐稳太子之位,联合国公、镇北将军,甚至暗龙组织,毒杀了怀有身孕的大公主方臆汐,并对外谎称其胎死腹中。多年来,他们不断培植势力,意图颠覆皇权,扶持太子登基。
“好一盘惊天大棋。”方宸睁开眼,眼中已燃起决绝的火焰,“柳丞相,我们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将太子及其党羽一网打尽的契机。”
柳渊点点头:“殿下可知三日后是何日子?”
“是先帝的忌辰,太子需代陛下前往太庙行礼。”
“没错。”柳渊眼中闪过精光,“这便是最好的时机。”
方宸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我明白了。卫凛,即刻去联络我们安插在东宫和镇北军内部的暗线,让他们随时待命。柳丞相,还需您在朝堂上配合,引开部分太子党羽的注意力。”
“老臣遵命。”
夜色渐深,清风阁的灯火比往日更加明亮。方宸铺开一卷空白的卷轴,提笔写下“第七章 暗线迷踪”,而后重重落下最后一笔。她知道,三日后的太庙,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决战。赢,则拨云见日,还姐姐公道;输,则万劫不复,家国动荡。
但她,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