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月的寒风裹着雪沫,顺着翊坤宫的窗缝往里钻,连暖阁里的银丝炭都抵不住这股寒气。
小宫女菱枝搓着冻得发红的手,往暖炉边凑了凑,小声抱怨。
菱枝娘娘,咱们宫里的炭火眼看就要见底了,昨儿夜里我值夜,冻得连笔都握不住。
如懿正坐在窗边看书,闻言抬头,指尖下意识地拢了拢身上的素色披风——这披风还是潜邸时的旧物,虽暖和,却抵不住连日的严寒。
如懿看向暖炉,里面的炭火只剩下薄薄一层灰烬,连火星都快灭了,心里不由得沉了沉。
如懿·皇后不是让人去内务府催了吗?
如懿·皇后怎么还没送过来?
话音刚落,院外就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伴随着太监尖细的嗓音。
公公·一刘管事:翊坤宫的,接炭火了!
如懿放下书,刚想起身,就见容佩匆匆进来,脸色不太好看。
容佩娘娘,内务府的刘管事亲自来了,只是……
容佩送来的炭火,好像比上月少了不少。
如懿心里一紧,跟着容佩走到院门口。
只见两个小太监正把几筐炭火卸在廊下,炭筐看着就比往常浅,里面的炭块还多是碎小的,连几块完整的银丝炭都没有。
为首的刘管事穿着一身深蓝色绸缎总管服,手里把玩着一串翡翠串珠,眼神扫过翊坤宫的院子,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傲慢。
如懿·皇后刘公公。
如懿走上前,尽量让语气平和。
如懿·皇后往日内务府给翊坤宫送的炭火,都是十筐完整的银丝炭,今日怎么……
刘管事斜睨了如懿一眼,嘴角勾起一抹阴阳怪气的笑。
公公·一刘管事:娴妃娘娘这话就见外了。
公公·一刘管事:不是奴才故意少送,实在是宫里的炭火紧张……
公公·一刘管事:您看,慧贵妃娘娘宫里近日得宠,皇上天天去,那炭火自然得多备着些。
公公·一刘管事:您这翊坤宫人少,用不了这么多,匀出一半给贵妃娘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嘛。
这话像根细针,扎得如懿心口发疼。
如懿攥紧了手里的素色帕子,指节都泛了白。
如懿·皇后公公这话不对!
如懿·皇后各宫份例都是祖宗定下的规矩,怎可随意克扣?
如懿·皇后我翊坤宫人虽少,却也有老人和小宫女,冬日里离不得炭火,还请公公按规矩办事。
公公·一刘管事:规矩?
刘管事嗤笑一声,往前凑了两步,声音压低了些,却带着十足的挑衅。
公公·一刘管事:娘娘这话可别让皇后娘娘听见。
公公·一刘管事:如今宫里谁不知道,慧贵妃娘娘得皇上疼,皇后娘娘也看重,您这翊坤宫……
公公·一刘管事:还是别太较真,免得落个‘善妒’的名声,反倒让皇上不高兴。
如懿气得浑身发抖,脸色白得像院中的积雪。
如懿想反驳,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她自小在潜邸长大,后来入宫也一直守着本分,从未跟内务府打过交道,哪里懂这些弯弯绕绕?
眼看着刘管事就要挥手让小太监把炭火往回搬,如懿急得眼眶都红了,却只能站在原地,无措地攥着帕子。
甄嬛(甄玉)刘公公且慢。
就在这时,甄玉从廊下走了出来。
甄玉手里端着一个黑漆托盘,上面放着一杯刚温好的热茶,走到刘管事面前,微微屈膝,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
甄嬛(甄玉)公公一路辛苦,先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甄嬛(甄玉)这冬日里路滑,您亲自跑一趟,真是劳烦您了。
刘管事瞥了一眼热茶,没接,语气依旧冷淡。
公公·一刘管事:你是哪个宫的小宫女?
公公·一刘管事: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