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砂事件过去三日,翊坤宫的暖阁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窗棂上的冰花渐渐融化,阳光透过薄纱洒在紫檀木书案上,如懿正捧着一卷《诗经》细读,可指尖划过书页,目光却始终停留在同一行。
如懿心里仍想着三日前坤宁宫的场景,甄玉那句“皇上要的是‘证据’,不是‘清白’”像根细刺,扎在她心头,既清醒又难堪。
阿箬·慎贵人娘娘,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吧。
阿箬端着茶盘走进来,青瓷茶杯里飘着几片碧螺春,热气氤氲着她的脸。
阿箬把茶盘放在书案上,手却不自觉地攥紧了边缘,指节微微泛白。
这几日,如懿对甄玉的信任越发明显,连晨起梳妆都常问甄玉的意见,这让她心里像堵了团棉花,又闷又酸。
如懿抬起头,接过茶杯抿了一口,语气平淡。
如懿·皇后辛苦你了。
如懿·皇后甄玉呢?
如懿·皇后今日怎么没见她来整理书案?
提到甄玉,阿箬眼底闪过一丝晦暗,随即又换上委屈的神色,轻声道。
阿箬·慎贵人甄玉姑娘去院子里晒药材了……
阿箬·慎贵人她前日说娘娘近日体寒,找太医院要了些当归、枸杞,说要给娘娘熬汤喝。
话里带着刻意的强调,仿佛在提醒如懿,甄玉的“殷勤”太过刻意。
如懿没听出阿箬的弦外之音,只是点了点头。
如懿·皇后她倒是细心。
阿箬见如懿没接话,咬了咬唇,又往前凑了凑,声音压得更低。
阿箬·慎贵人娘娘,不是奴婢多嘴,只是……
阿箬·慎贵人这几日奴婢总听见宫里的小太监小宫女议论,说这次朱砂事件,全是甄玉姑娘的功劳,还说……
阿箬·慎贵人还说娘娘全靠她才能洗清冤屈。
如懿握着茶杯的手顿了顿,眉头微蹙。
如懿·皇后不过是些闲言碎语,不必理会。
阿箬·慎贵人可奴婢怕这些话传出去,对娘娘名声不好啊。
阿箬连忙补充,语气里带着急切。
阿箬·慎贵人甄玉姑娘是聪明,可她未免太张扬了些。
阿箬·慎贵人那日在坤宁宫,她直接打断您的话。
阿箬·慎贵人当着皇后和贵妃的面说您该‘提前查内务府的人’,好像只有她最懂,把娘娘您置于何地呢?
这话正好戳中如懿心里的那根刺。
三日前在坤宁宫,甄玉的话虽句句在理,却也让她在众人面前落了面子。
如懿是主子,却要靠一个宫女提醒“证据比清白重要”,说出去确实不好听。
如懿沉默了片刻,指尖在茶杯壁上轻轻摩挲着,没再反驳。
阿箬见如懿神色松动,心里暗喜,又加了把火。
阿箬·慎贵人娘娘,您待甄玉姑娘不薄,可她……她心思太重了。
阿箬·慎贵人奴婢前日看见她跟李玉公公在御膳房附近说话,不知道在谋划什么,还特意避开了人……
阿箬·慎贵人您说,她会不会背着您跟内务府的人打交道啊?
这话纯属捏造,可阿箬算准了如懿性子软,又看重“忠心”,故意用“背着您”“谋划”这些词勾起她的疑心。
如懿的脸色果然沉了沉。
如懿不是不信甄玉,可阿箬是从潜邸就跟着她的人,一路患难与共,她的话总有几分分量。
再者,甄玉确实聪明得有些“出格”,一个宫女能跟内务府的李玉说上话,还特意避开人,难免不让人多想。
如懿合上书卷,语气带着几分疲惫。
如懿·皇后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让我一个人静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