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竹林偶遇之后,昭华与拉旺多尔济之间,仿佛达成了一种无声的默契。演武场的教导依旧继续,但气氛却悄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纯的师傅与弟子,更像是两个对等的棋手,在方寸之地,进行着无声的较量与试探。
这日,拉旺多尔济并未急于让昭华练习骑射,而是将她带到演武场旁一处临水的凉亭中。石桌上,早已备好一壶热气腾腾的奶茶和几样精致的蒙古点心。
“公主近日气色好了许多,想来是骑射强身颇有成效。”拉旺多尔济亲手为昭华斟上一碗奶茶,动作优雅自然,仿佛只是寻常闲谈。
昭华接过奶茶,道了声谢,并未立刻饮用,只是捧在手中感受着那份温热。“托殿下洪福,昭华确实觉得身子轻快了些许。”她语气平和,目光却不着痕迹地扫过对方。今日的拉旺多尔济,穿着一身藏蓝色暗纹常服,少了几分战场杀伐之气,多了几分贵族的雍容,但那双深邃眼眸中的锐利,却丝毫未减。
“强身健体固然重要,但心境的开阔,或许更为关键。”拉旺多尔济端起自己面前的茶碗,目光望向亭外波光粼粼的水面,似是无意地说道,“草原儿女,纵马驰骋,天地为家,心胸自然开阔。这紫禁城虽好,但四角天空,难免令人觉得……憋闷。”
昭华心中微动。他这是在暗示紫禁城的束缚?还是在试探她对宫廷生活的态度?
“殿下所言极是。”昭华浅浅啜了一口奶茶,奶香浓郁,带着一丝咸味,是她不太习惯的味道,但她面上却未露分毫,“天地广阔,确实令人向往。不过,紫禁城乃皇阿玛治下,四海升平之象征,宫规礼法,亦是维系秩序、教化万民之根本。昭华身为皇女,安守本分,亦是职责所在。”
她的话,滴水不漏,既承认了草原的自由,又强调了宫廷的规矩,将自己置于“安分守己”的位置上。
拉旺多尔济转过头,目光落在她沉静的脸上,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公主年纪轻轻,便能如此通透,实属难得。只是……小王有时在想,这‘本分’二字,究竟是何模样?是如金丝雀般困于笼中,吟唱他人所喜之曲?还是应如雏鹰,纵有金笼,亦不忘振翅之心?”
雏鹰振翅?昭华指尖微微收紧。他这话,几乎已是明示了!他在鼓动她不安于室?还是在暗示她应有更大的野心?
亭中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远处侍卫巡逻的脚步声依稀可闻,更衬得此处寂静。
昭华放下茶碗,抬起眼,直视着拉旺多尔济,目光清澈而坚定:“殿下比喻精妙。然,鹰击长空,亦需时机与力量。雏鹰羽翼未丰,若强行振翅,非但不能高飞,反而可能折翼坠地。昭华以为,无论金丝雀还是雏鹰,认清自身处境,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方是智者所为。不知殿下以为然否?”
她没有否认“振翅之心”,而是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时机”与“力量”,既表明了自己并非甘于平庸,又点出了现实的制约,更暗含了对他“时机未到便贸然鼓动”的轻微反击。
拉旺多尔济眼中闪过一丝激赏,朗声笑道:“好!好一个‘认清处境,积蓄力量’!公主果然见识不凡,是小王失言了。”他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却不知,在公主看来,何为积蓄力量?又该如何等待时机?”
问题更加尖锐,直指核心。
昭华心知这是关键考验,回答稍有差池,要么显得懦弱无能,要么暴露野心勃勃。她沉吟片刻,缓缓道:“积蓄力量,于昭华而言,首在强健体魄,明辨事理。其次,便是修身养性,谨言慎行,不授人以柄。至于时机……”她顿了顿,目光投向亭外一株在风中摇曳的秋海棠,“时机如风,无形无质,强求不得。唯有自身根基稳固,枝繁叶茂,待风起时,方能顺势而为,而非被连根拔起。”
她将“力量”定义为个人能力的提升和谨慎的处世之道,将“时机”归于不可强求的天意,既表达了自己的进取心,又充分强调了隐忍和策略的重要性,完美地契合了她目前“大病初愈”、“韬光养晦”的处境。
拉旺多尔济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石桌上轻轻敲击,节奏平稳。他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位年轻的公主,对权谋博弈的理解,远胜于许多浸淫官场多年的老臣。她的谨慎,她的智慧,她的定力,都让他感到惊讶,甚至……一丝忌惮。
“公主高见,小王受教。”他收敛了笑容,神色变得郑重了几分,“如此说来,公主是打算在这紫禁城中,静心‘修身养性’了?”
“修身养性,是终身之事,无论身处何地。”昭华淡然道,“至于紫禁城……既是昭华的家,亦是昭华的战场。心安处,便是吾乡。殿下以为呢?”
她再次将问题抛回,并且用“家”与“战场”点明了宫廷的双重属性,暗示自己早已有清醒的认识和准备。
拉旺多尔济深深地看着她,仿佛要透过她平静的外表,看进她内心深处。良久,他才缓缓道:“心安处便是吾乡……说得好。只是,公主可曾想过,这家与战场,界限有时并不分明。或许今日之友,便是明日之敌?或许看似稳固的靠山,转眼便会崩塌?”
这话几乎已是赤裸裸的警示和挑拨了!他在暗示乾隆的恩宠不可恃?魏璎珞的庇护未必长久?还是在指他自己这种“盟友”关系的脆弱性?
昭华的心脏猛地一跳,但脸上依旧波澜不惊:“殿下所言,确是世间常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昭华不敢奢求万事顺遂,只求问心无愧,尽力而为。至于友敌之分,靠山与否……”她微微扬起下巴,露出一抹极淡的、却带着傲然的笑容,“昭华更相信,求人不如求己。唯有自身强大,方能无惧风雨变迁。”
求人不如求己!自身强大!
这话掷地有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和力量,从一个看似柔弱的公主口中说出,竟有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拉旺多尔济瞳孔微缩,随即,一抹真正欣赏的光芒从他眼底迸发出来。他不再掩饰自己的赞叹,抚掌道:“好一个‘求人不如求己’!公主有此心胸气魄,他日成就,必不可限量!”
这一次,他的赞赏似乎发自内心。
昭华微微欠身:“殿下过奖。昭华不敢妄图成就,只愿能护佑身边之人平安,不负皇阿玛和额娘期许,便是矣。”
她适时地将话题拉回“孝道”和“责任”,再次给自己披上了一层保护色。
拉旺多尔济笑了笑,不再继续这个危险的话题。他转而谈起了一些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奇闻异事,语气轻松,仿佛刚才那番机锋暗藏的对话从未发生。
昭华也配合着,偶尔提问,表现出恰到好处的好奇。亭中的气氛重新变得缓和起来。
然而,两人心中都清楚,方才那番交锋,已经将彼此的底线和意图试探得七七八八。拉旺多尔济确认了昭华的野心和能力,也意识到了她的谨慎和难以掌控。而昭华,则更加明确了拉旺多尔济的拉拢之意和其背后的风险,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价值和不屈的意志。
临别时,拉旺多尔济忽然从怀中取出一枚用狼牙和绿松石编织成的、造型古朴的护身符,递给昭华。
“公主,”他的声音低沉,“草原儿女相信,真正的雄鹰,不仅需要强健的翅膀,更需要锐利的眼睛和指引方向的星辰。这枚护身符,算是我部族给朋友的一份心意,愿它能护佑公主,在这复杂的‘战场’上,看清前路。”
朋友?护身符?昭华看着那枚带着异域风情和原始力量的护身符,心中警铃再次作响。这不再是书籍或刀具那种可以解释为“文化交流”的礼物,这更像是一种带有私人色彩的、象征“友谊”甚至“盟约”的信物。
接受,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认可和靠近。拒绝,则可能让对方觉得疏远甚至羞辱。
电光火石间,昭华已有了决断。她伸出双手,郑重地接过护身符,指尖触碰到那冰凉狼牙的瞬间,感受到一股粗犷苍凉的气息。
“多谢殿下厚赠。”她将护身符握在掌心,抬头迎上拉旺多尔济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坦诚,“昭华会珍惜这份心意。也愿殿下如草原雄鹰,翱翔九天,前程万里。”
她没有承诺什么,但接受了“朋友”的定位,并回以祝福。姿态不卑不亢,既全了对方颜面,又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
拉旺多尔济看着她坦然的目光和得体的回应,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许。他知道,这枚护身符,她收下了,但那份“盟约”,还远未达成。不过,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借公主吉言。”他微微颔首,“时辰不早,小王告辞。”
看着拉旺多尔济挺拔的背影消失在宫道尽头,昭华才缓缓松开掌心,那枚狼牙护身符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与拉旺多尔济的博弈,凶险,却也让她的血液隐隐沸腾。这深宫之路,果然不会寂寞。
她收起护身符,转身走向长春宫。目光沉静,步伐坚定。
无论前路有多少机锋暗藏,多少风雨欲来,她都已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