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昭华惊鸿:清宫权谋录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八十六章:继后失势,禁足思过

昭华惊鸿:清宫权谋录

乾隆皇帝在养心殿东暖阁内,当着几位心腹重臣和昭华公主的面,以雷霆万钧之势,颁布废后诏书,将乌拉那拉氏打入万丈深渊。这道旨意,如同九天惊雷,瞬间劈开了紫禁城看似平静的天空,其引发的震动与余波,远超一场边疆大捷或任何一次朝堂争斗。

废后诏书颁布的当日,整个后宫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死寂。消息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却又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压抑着,无人敢高声议论,宫人们行走间都低着头,脚步匆匆,生怕触怒了哪位主子,或卷入这场滔天巨变之中。

坤宁宫,这座象征着后宫至高权力的殿宇,一夜之间从云端跌落泥沼。昔日门庭若市、巴结者络绎不绝的景象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侍卫森严的看守和死一般的沉寂。乌拉那拉氏被褫夺后服,除去钗环,以庶人身份,在几个被严格筛查后留下的、战战兢兢的老宫人监视下,迁入了偏僻破败的咸安宫一处偏殿,开始了名副其实的幽禁生涯。宫门深锁,非诏不得出,与外界彻底隔绝。往日里那些依附于她的妃嫔、管事,此刻避之唯恐不及,更有甚者,为了撇清关系,开始主动揭发其“过往劣迹”,墙倒众人推的戏码,在宫闱深处无声上演。

前朝的反应则更为复杂微妙。乌拉那拉家族在朝为官的子弟、姻亲故旧,顷刻间如大厦倾覆,或被罢黜,或被降职,或被勒令闭门思过,家族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一些原本与继后集团过从甚密的官员,惶惶不可终日,纷纷上表请罪,或急于寻找新的靠山。朝堂之上,一时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却又在乾隆的高压掌控下,保持着表面的稳定。这场清洗,既是对谋逆的惩罚,也是乾隆借机整顿朝纲、削弱勋贵旧势力的绝佳机会。

而在这场风暴的中心,最受瞩目、也最为微妙的人物,无疑是昭华公主。

废后诏书颁布后,乾隆单独留下了昭华。暖阁内只剩下父女二人,气氛凝重而复杂。

乾隆看着跪在面前的女儿,目光深邃,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感慨。他亲手扶起昭华,语气低沉:“昭华,此次……你受了大委屈。乌拉那拉氏罪有应得,朕已为你做主。你……可还怨朕?”

昭华垂首,声音平静而恭顺,带着恰到好处的哽咽:“皇阿玛为儿臣主持公道,儿臣感激涕零,岂敢有怨?只是……只是想起此事,心中仍然后怕。若非皇阿玛圣明烛照,儿臣恐怕早已……”她适时地停下,眼圈微红,显露出劫后余生的脆弱。

这番姿态,既表达了对乾隆的感激与依赖,又巧妙地将自己定位为受害者,而非咄咄逼人的胜利者,极大地满足了乾隆作为父亲和保护者的心理。

乾隆闻言,心中最后一丝因处置结发妻子(尽管感情早已淡漠)而产生的微妙情绪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女儿的疼惜与赞赏。他拍了拍昭华的手背,温言道:“好了,事情都过去了。经此一事,你也当明白,身处高位,步步惊心。日后更需谨言慎行,明辨忠奸。”

“儿臣谨记皇阿玛教诲!”昭华郑重应道。

“嗯。”乾隆沉吟片刻,又道,“后宫不可一日无主。然立后乃国之大事,需从长计议。眼下宫务……朕看,还是由你多费心,与你额娘(魏璎珞)一同协理,务必整肃风气,安稳人心。”

这等于将后宫的实际管理权,暂时交到了昭华和魏璎珞手中!虽然未正式册封皇后,但权力已然转移。

“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阿玛重托!”昭华心中明白,这是信任,更是考验。

退出养心殿,昭华回到长春宫。宫门一关,她脸上那恰到好处的悲戚与柔弱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的冷静与审慎。

“公主!”小桃、柳絮、文竹等人早已等候多时,脸上既有胜利的喜悦,更有深深的担忧。

“都听到了?”昭华坐下,端起一杯早已凉透的茶,抿了一口,语气平淡。

“是,公主。如今外面都传疯了……”小桃激动地说。

昭华抬手制止了她:“传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她目光扫过众人,“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乌拉那拉氏倒了,似乎是我们大获全胜。但你们要记住,打垮一个皇后,比对付一个普通妃嫔要复杂凶险万倍!她背后的势力虽遭重创,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盯着我们,等着我们得意忘形,犯错落井下石!”

她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有些兴奋的众人。

“柳絮,”昭华吩咐道,“让你的人,眼睛放亮一点。重点监视咸安宫那边,看有没有人试图与乌拉那拉氏联系,或者暗中搞小动作。另外,几位皇兄府上,尤其是四哥、六哥那边,更要加倍留意!他们的母亲倒了,心中岂能无恨?”

“奴婢明白!”柳絮神色一凛,立刻领命。

“文竹,”昭华继续道,“从今日起,长春宫所有用度,再减三成。对外就说,本宫因前番受惊,需静心休养,一切从简。所有送往各宫的节礼、赏赐,规格照旧,但务必公平,不得有任何偏颇,更不得有任何耀武扬威之举。尤其是对……那些昔日与坤宁宫走得近、如今失势的妃嫔,不得有丝毫怠慢,反而要适当安抚。”

“是,公主。奴婢会拟好章程。”文竹点头。

“小桃,”昭华看向自己的贴身侍女,“约束好宫里所有人,谨言慎行。若有人敢在外仗势欺人,口出狂言,一律重罚,绝不姑息!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昭华公主,赢了,但不骄横;得势,但不跋扈。”

“奴婢一定管好她们!”小桃郑重保证。

安排完内部事宜,昭华沉思片刻,又道:“准备一下,稍后随我去延禧宫给额娘请安。”

来到延禧宫,魏璎珞早已得知消息,屏退了左右,独自在殿内等候。见到女儿,她一把拉住昭华的手,眼中含泪,又是后怕又是激动:“我的儿!你可真是……吓死额娘了!没想到那毒妇竟如此狠毒!幸好皇上明察秋毫!”

昭华反握住母亲的手,安抚道:“额娘放心,都过去了。只是,如今我们更需小心。”

魏璎珞到底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很快冷静下来,点头道:“你说得对。乌拉那拉氏虽倒,但不知有多少人眼红我们母女如今的地位。皇上让你我协理宫务,是恩典,也是火堆。我们需得办得漂漂亮亮,不能出一丝差错。”

“女儿正是此意。”昭华将自己的安排细细说与魏璎珞听。母女二人商议良久,定下了“稳字当头,恩威并施,低调行事”的总体策略。

接下来的日子,昭华公主以其超越年龄的沉稳与智慧,完美地掌控着废后之后的局面。她与魏璎珞联手,一方面雷厉风行地整顿内务,将乌拉那拉氏的残余势力彻底清除出关键岗位,换上相对可靠之人;另一方面,对后宫妃嫔一视同仁,安抚人心,甚至对某些因继后倒台而惶惶不可终日的低位妃嫔加以抚慰,赏赐些绸缎药材,彰显仁德。她本人更是深居简出,除了必要的请安和处理宫务,几乎从不露面,谢绝一切不必要的宴请和拜访,将“静养”的姿态做足。

这种低调而有效的做法,很快赢得了乾隆的进一步赞许和后宫多数人的心。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有能力的公主,而非一个仗着功劳骄横跋扈的得势者。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从未停止。咸安宫偏殿内,乌拉那拉氏在最初的崩溃后,逐渐变得沉默而阴鸷,眼中时常闪烁着怨毒的光芒。几位年长皇子,对昭华这个“害”他们母亲失势的妹妹,敌意更深。朝堂之上,一些守旧势力对“公主权重”的非议也开始悄然抬头。

这一日,昭华在查阅内务府档案时,发现了一处关于往年宫中祭祀用度的小小纰漏,本可轻轻放过,但她却特意将其指出,并主动向乾隆请罪,称自己协理不力,请求处罚。乾隆览后,非但没有怪罪,反而对昭华的“认真负责”大加赞赏。

昭华退出养心殿时,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她深知,在权力的顶峰,适当的“示弱”和“请罪”,远比一味逞强更能保全自身。继后失势,禁足思过。但这紫禁城的斗争,永远不会结束。她只是赢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未来的路,依然漫长而险峻。而她,已然做好了准备。

上一章 第八十五章:证据确凿,御前发难 昭华惊鸿:清宫权谋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