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我站在薛府密室的檀木柜前,手指拂过积灰的卷宗。烛火摇曳,将我的影子拉得老长,在斑驳的墙面上忽明忽暗。
这是薛昭的书房暗格,只有他最信任的人才知道开启之法。我深吸一口气,指尖在木缝间摸索,终于触到那个熟悉的机关。"咔哒"一声轻响,暗格缓缓打开,一股陈旧的樟脑味扑面而来。
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几卷泛黄的信札,最上面那封的火漆印已经碎裂,露出半截素笺。我认得这字迹——与御书房那封信如出一辙。手指微微发抖,我轻轻抽出那张信纸。
"……此身已许东宫,唯愿腹中骨肉平安。若他日相见,当以母仪天下之姿……"
我猛地合上信纸,心跳如擂鼓。这字里行间的意思再清楚不过——苏婉君曾是太子的妃嫔,甚至可能为他生下过孩子。可为何从未听人提起?为何三年前选秀名单上只是简单地写着"待选"?
正当我出神时,门外传来脚步声。我迅速将信纸塞入袖中,转身看向门口。薛昭站在那里,手里提着灯笼,脸上带着几分疲惫。
"你在这儿?"他扫了眼我手中卷宗,眉头微皱,"这么晚了,找什么?"
我强作镇定:"只是想查些旧事。"顿了顿,又道,"你可知苏婉君是谁?"
他神色一变,随即恢复平静:"你怎么会问起她?"
"我收到了一封署名她的信。"我盯着他的眼睛,"而且,似乎有人在刻意模仿她的笔迹。"
薛昭沉默片刻,才道:"有些事情,知道得太多未必是好事。"
"可我已经知道了。"我上前一步,"她在信里提到'腹中骨肉',这是什么意思?"
他深深叹了口气:"有些真相,揭开了只会带来痛苦。"
我心头一紧:"你是说……"
"罢了。"他转身从书架上取下一个木匣,"既然你已经找到那封信,不妨看看这个。"他打开匣子,取出一叠信笺,"这些都是三年前从东宫传出来的消息,后来不知为何被压了下来。"
我接过信笺,手微微发抖。每一封信都提到了一个孩子,有男有女,但最后都被"夭折"二字划去。直到最后一封,赫然写着:"女,今岁三载,寄养江南。"
我猛地抬头:"太子有个女儿,现在江南?"
薛昭没有回答,只是默默收起木匣:"这些事,本不该让你知道。但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你要想清楚,接下来该怎么做。"
我攥紧手中的信笺,指节发白。原来如此,难怪苏婉君会突然消失,难怪太子对这件事讳莫如深。他不是不爱她,而是不得不放弃她。
"我要去江南。"我低声说道。
薛昭看着我:"你确定?"
"我必须去。"我抬头看他,"如果那个孩子还活着,她就有权知道自己真正的身份。"
他沉吟片刻,终是点头:"我安排人护送你去。"
我摇头:"不必。我不想让太子知道这件事。"
他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声道:"路上小心。"
次日清晨,我独自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马车穿过京城的青石板路,一路向南。沿途风景渐渐从萧瑟转向明媚,可我的心却越发沉重。
三日后,我抵达江南。这里水网密布,处处可见乌篷船来往。我按照信中所提,找到了城东的一家驿馆。
"客官,住店吗?"小二热情地迎上来。
我点头:"我想打听个人。"
"您说。"
"苏婉君。"
小二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这位姑娘,已经很久没人提这个名字了。"
"你知道她在哪儿?"
他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听说她在城外的梅林边上买了个小院子,带着个闺女过活。不过……"他看了眼四周,"这事最好别让官府知道。"
"为什么?"
"那闺女……"小二欲言又止,"有人说她爹是宫里的人。"
我心中一震:"你知道她闺女叫什么吗?"
"好像叫……阿宁。"
我心头一跳。阿宁,安宁之意,正是太子最爱用的名字。
离开驿馆后,我按小二说的方向,找到了那处小院。院门虚掩,我轻轻推开,院子里种满了梅花,香气扑鼻。
"谁?"
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妇人抱着一个小女孩站在廊下。妇人三十出头,眉眼间依稀能看到几分熟悉。而那个小女孩,眉目清秀,尤其是一双眼睛,竟与太子有七分相似。
"你是苏婉君?"我问道。
她警惕地看着我:"你是谁?"
我上前一步:"我是薛玥。"
她脸色骤变,怀中的小女孩也吓得缩了缩身子。
"你来做什么?"她声音发颤。
"我想确认一件事。"我看着那小女孩,"她是不是萧景珩的女儿?"
苏婉君紧紧抱住女儿,眼中闪过一丝惊慌:"这事与你无关。"
"可是与整个朝廷都有关。"我上前一步,"如果她真是太子的女儿,她就有权知道自己真正的身份。"
"不!"她突然提高声音,"我们娘俩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破坏我们的生活?"
我看着她,忽然明白了一切。她不是不想让孩子认祖归宗,而是害怕。害怕一旦真相大白,她们母女就会遭遇不测。
"我不是来破坏你们的生活。"我放缓语气,"我只是想知道真相。"
她沉默良久,才轻声道:"是。阿宁确实是他的女儿。"
我心头一震:"那三年前,你为何突然离开京城?"
她低头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因为他要娶你。"
我愣住了。
"他是真心想娶你。"她苦笑道,"为了你,他放弃了我,放弃了阿宁。他说这样做对大家都好。"
我感觉胸口一阵刺痛。原来如此,原来太子并非无情,而是为了成全我,才选择了放弃。
"那你现在呢?"我问。
"我已经放下了。"她看着我,"只希望阿宁能平安长大。"
我看着那个叫阿宁的小女孩,忽然觉得她像极了当年的自己。天真烂漫,却不知命运早已被人摆布。
天色渐晚,我起身告辞。临走前,苏婉君递给我一封信:"如果你觉得该告诉他,就给他看这个。"
我接过信,重若千钧。
回到驿馆,我点上灯,展开信纸。字迹娟秀,写着:
"景珩:见字如晤。阿宁已三岁,甚肖君貌。每每见她,便想起昔日共赏梅雪之情。然知君心属他人,不敢妄求。唯愿此生,汝安则安。"
我怔怔地看着信,眼泪不知不觉落下。原来爱情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有时候最深的爱,反而是放手。
夜深人静,我在灯下写了一封信给沈清如:
"清如,我已查明真相。苏婉君确有其人,且为太子育有一女。现居江南,母女平安。此事若传开,恐生波澜。望你多加留意宫中动静。另,我近日将返京,望见信勿忧。"
写完信,我望向窗外。月明星稀,江水悠悠。这一夜,注定无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