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短篇小说(合集)
本书标签: 脑洞  双男主 

月影双星:宿命之交

短篇小说(合集)

永熙十七年的江南,梅雨淅沥,青石板路上泛着水光。姑苏城外的寒山寺隐在雨雾中,飞檐翘角若隐若现,钟声穿透雨幕,悠远空灵。

寺内禅房,檀香袅袅。青年将领萧煜负手立于窗前,玄色常服衬得身姿挺拔如松。他刚从北境归来,眉宇间还带着边关风沙的凛冽。

“王爷,谢公子到了。”侍卫低声禀报。

萧煜转身,见一人撑伞立于廊下。月白长衫,玉冠束发,面容清俊如画,唯有一双眸子沉静似水,仿佛看尽世间悲欢。

“谢清辞。”来人拱手,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

萧煜微微颔首:“谢公子远道而来,有劳了。”

二人分宾主落座,小沙弥奉上清茶。窗外雨声潺潺,更衬得禅房寂静。

“王爷信中所提之事,恕在下难以从命。”谢清辞轻抿茶汤,语气平和却坚定。

萧煜握杯的手微微一滞:“谢公子可知,若得你相助,北境将士能少死多少人?”

“王爷可知,若开此先例,天下将有多少人因术法而家破人亡?”谢清辞抬眼,目光如镜,照见人心。

三日前,萧煜得知江南谢氏嫡子游历至寒山寺,立即修书相约。谢家世代研习术法,能窥天机,改命数。北境战事吃紧,若有谢家相助,必能扭转战局。

然而谢家祖训:术法不得干政,不得涉军。

“边关将士浴血奋战,谢家坐视不理,便是仁义?”萧煜语气转冷。

谢清辞放下茶盏:“王爷以为,谢家为何立此祖训?”他望向窗外雨幕,“百年前,谢家先祖以术法助太祖皇帝得天下,却导致阴阳失衡,灾祸频发。自此立誓,术法只济苍生,不涉朝堂。”

萧煜默然。他听过那个传说,只当是戏言。

雨声渐密,谈话陷入僵局。

忽然,寺外传来喧哗声。侍卫匆忙来报:“王爷,有流民冲击寺门,欲抢夺粮草!”

萧煜蹙眉起身。近日江南水患,流民四起,没想到竟敢冲击皇家寺院。

寺门外,百余流民与官兵对峙,老少妇孺跪倒一片,哀声震天。

“求大人赏口饭吃!”

“孩子已经三天没米下锅了...”

萧煜正要下令驱散,谢清辞却已步入雨中,不顾泥泞,扶起一位老妪。

“老人家,寺中存粮不多,但可救急。”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还请各位有序等候,莫要惊扰佛门清净。”

流民渐渐平静下来。谢清辞转身对萧煜道:“王爷,可否开仓放粮?”

萧煜凝视他片刻,终于点头。

放粮过程中,谢清辞一直站在雨中,亲自为流民盛粥。月白长衫沾满泥泞,他却毫不在意。萧煜在一旁看着,目光渐深。

是夜,流民暂时安置于寺中厢房。萧煜与谢清辞对坐禅房,灯花噼啪。

“今日多谢王爷。”谢清辞道。

“是本王该谢你。”萧煜语气缓和,“若非你出面,恐生暴乱。”

烛光摇曳,二人竟聊起边关风物、江南山水。抛开立场之争,倒是颇为投契。

忽然,谢清辞咳嗽起来,脸色苍白如纸。

“谢公子?”萧煜蹙眉。

“无妨,旧疾而已。”谢清辞勉力一笑,却咳得更凶,指尖渗出鲜血。

萧煜立即唤来随军太医。诊脉后,太医面色凝重:“公子这是心脉受损,若再劳神,恐有性命之忧。”

谢清辞淡然道:“生死有命。”

萧煜却道:“可能治?”

“需以金针度穴,辅以内力温养,或可缓解。”

萧煜毫不犹豫:“本王为你运功。”

谢清辞怔住:“王爷...”

“不必多言。”萧煜已盘坐于他身后,掌心抵住背心,“今日你救流民,本王救你,公平。”

温热内力涌入经脉,谢清辞苍白的脸渐渐恢复血色。他闭上眼,长睫轻颤。

自此,萧煜每日为谢清辞运功疗伤。二人关系微妙起来,虽仍各持己见,却多了几分惺惺相惜。

十日后,谢清辞病情好转。二人于寺中漫步,月色如水。

“王爷可知,我为何来寒山寺?”谢清辞忽然问。

萧煜摇头。

“为寻一人。”谢清辞望向远处钟楼,“家师圆寂前说,我的生机在寒山寺。”

萧煜目光微动,未再接话。

又过三日,京城急报传来:北狄大军压境,边关告急!萧煜即日便要启程返北。

临行前,他最后一次为谢清辞运功。

“此去不知何时再见。”萧煜收功,语气平静,“谢公子保重。”

谢清辞沉默片刻,忽然取出一枚玉符:“此物赠予王爷。危难时捏碎,或可救急。”

萧煜怔住:“这岂非违背祖训?”

“祖训是死的,人是活的。”谢清辞微微一笑,“王爷若战败,北境百姓遭殃,岂不更违谢家济世之本?”

萧煜郑重接过玉符:“多谢。”

“愿王爷早日凯旋。”谢清辞拱手相送。

马蹄声远,谢清辞独立山门,久久凝望。

北境战事惨烈。萧煜虽用兵如神,但北狄此次有备而来,连破三城。深秋时节,萧煜被困孤城,粮草将尽,援兵无望。

雪夜,城外狄营连绵如海。萧煜抚摸着那枚玉符,犹豫不决。

副将匆匆进来:“王爷,擒获一狄人细作,却声称是王爷故人!”

帐帘掀开,一人披雪而入,月白狐裘,面容清俊。

“谢清辞?”萧煜愕然起身,“你怎会在此?”

“来助王爷破敌。”谢清辞解下狐裘,露出内里戎装。

原来,谢清辞得知北境危局,毅然北上。他精通狄语,混入狄营三日,探得机密。

“狄军主力三日后将分兵偷袭雁门关,此时大营空虚。”谢清辞铺开地图,“若王爷趁夜突袭,可断其粮草,乱其军心。”

萧煜凝视他:“你可知这般插手,必遭术法反噬?”

谢清辞淡然一笑:“但求问心无愧。”

是夜,风雪大作。萧煜率精兵突袭狄营,谢清辞以术法布雾,掩护行军。狄军果然防备空虚,粮草被焚,大乱。

然而撤退时,谢清辞为救一士卒,中了暗箭。萧煜冒死将他救回,但箭上淬毒,军医束手。

帐中灯火昏黄,谢清辞面色青紫,气若游丝。

“为何如此傻...”萧煜握着他冰冷的手,声音沙哑。

谢清辞勉力一笑:“王爷可记得...寒山寺流民?若北境失守...那样的百姓...会更多...”

萧煜眼眶发热:“我不准你死。”

他忽然想起什么,取出那枚玉符。玉符温热,似有生机。

“此物如何用?”他急问。

谢清辞微微摇头:“没用的...这是通讯玉符,非救命之物...”

萧煜却不放弃,将内力源源不断输入玉符。玉符越来越烫,忽然绽放青光,笼罩谢清辞。

奇迹般,毒气渐渐消退,伤口开始愈合。

谢清辞昏睡三日方醒。见萧煜守在床边,胡茬青黑,眼下深陷。

“王爷...”

“你醒了!”萧煜惊喜交集,竟一把将他抱住,“幸好...幸好...”

谢清辞怔住,随即微微一笑。

经此一事,二人默契更深。谢清辞虽仍不用术法直接对敌,却为萧煜出谋划策,屡建奇功。军中皆传,王爷得一天人相助,必能凯旋。

然而术法反噬终究到来。那日谢清辞正在观星,忽然吐血昏厥,脉象紊乱,生机飞速流逝。

萧煜遍请名医,皆摇头叹息。最后一位老医者道:“公子这是逆天改命之罚,除非有至亲之人以血脉为引,施展谢家秘术,或有一线生机。”

萧煜立即修书谢家,却得知谢清辞是谢家独子,父母早逝。

眼看谢清辞日渐虚弱,萧煜竟做出惊人决定:以自身皇族血脉为引,强施秘术!

“王爷不可!”副将跪地苦劝,“此术凶险,稍有不慎,王爷也会殒命!”

萧煜却道:“他为我涉险,我岂能坐视?”

是夜,萧煜按古籍记载,布阵施术。以血为媒,以心为祭,将自身生机渡给谢清辞。

术成之时,金光冲天。谢清辞悠悠醒转,却见萧煜白发如雪,昏倒在地。

“王爷!”他扑过去,泪如雨下。

萧煜昏迷七日,谢清辞不眠不休地守候。第八日黎明,萧煜终于睁眼。

“你...”他见谢清辞憔悴模样,心疼不已。

谢清辞握住他的手,声音哽咽:“为何如此傻...”

战后,北狄求和。萧煜凯旋还朝,皇帝欲重赏,他却辞去所有封赏,只求一旨。

三月后,江南春暖花开。寒山寺桃李芳菲,如霞似锦。

寺后竹林深处,新起一座草庐。庐前溪水潺潺,一人白衣白发,正在抚琴。琴声清越,惊起落花纷纷。

另一人月白长衫,端坐烹茶。茶香与琴音交融,恬淡安然。

“今日之曲,似乎格外欢欣。”谢清辞递过茶盏。

萧煜接茶,唇角微扬:“故人归来,自然欢欣。”

昨日谢清辞回谢家处理族务,今日方归。分别虽短,却似三秋。

“族中可好?”萧煜问。

“一切安好。”谢清辞微笑,“他们让我问王爷,何时回去看看?”

萧煜但笑不语。自那日施术,他皇族血脉尽失,再也回不去朝堂。皇帝准他辞官,赐婚他与谢清辞——不是寻常姻亲,而是“生死之交”,史无前例。

夕阳西下,二人对坐饮茶。影子被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

“可曾后悔?”谢清辞忽然问。

萧煜看向他:“悔什么?”

“弃王位,舍荣华,换这清贫相守。”

萧煜轻笑,握住他的手:“得一人心,胜得天下。”

谢清辞耳根微红,反手握紧他。

暮色渐浓,钟声悠扬。两只白鹤掠过天际,比翼双飞。

“该回去了。”谢清辞起身。

“好。”萧煜与他并肩而行。

竹影婆娑,将二人身影融为一体,再不分彼此。

山河万里,岁月悠长,有琴剑相伴,便是最好人间。

(完),宝贝们明天见。

上一章 无题 短篇小说(合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心跳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