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队的训练馆,比市队更大,更空旷,回声也更响。这里的“乒乒乓乓”声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合奏,而是融合成一种低沉而富有力量的整体轰鸣,像一台精密而冷酷的机器在持续运转。
王钦钦站在场边,感觉自己像一颗被扔进巨大滚筒里的小石子。周围的队员个个神情肃穆,眼神锐利,移动迅捷如风。他们的击球带着他从未感受过的旋转和爆发力,每一次扣杀都仿佛能撕裂空气。这里的竞争是赤裸裸的,排名、成绩、教练的评价,像无形的标尺,衡量着每一个人的价值。
他不再是那个在业余体校被称赞“有灵气”的孩子了。在这里,他几乎是垫底的。高强度的训练让他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在尖叫抗议,技术上的差距更是显而易见。老队员一个看似轻描淡写的调动的,就能让他疲于奔命,狼狈不堪。
夜晚,宿舍熄灯后,其他队员很快沉入梦乡,他却常常睁着眼睛,盯着上铺的床板。白天的画面一帧帧在脑海里回放:那个他无论如何也救不到的极限球,那个被对手轻易一板打穿的防守,教练微微皱起的眉头……挫败感像潮水一样涌来,几乎要将他淹没。他把头埋进带着消毒水味道的被子里,第一次对那条自己选择的路,产生了一丝怀疑和畏惧。
就在他几乎要被压力压垮的时候,一个消息像电流一样传遍了整个训练馆:国家青年队的教练要来选拔苗子了!
一瞬间,整个省队的气氛变得更加紧绷。空气里仿佛弥漫着看不见的火花。每个人,无论年龄大小,资历深浅,眼神里都燃起了一簇火。那是渴望的火,是孤注一掷的火。
国家青年队!那是通往梦想之巅的必经之门,是所有年轻运动员心目中的圣殿。只要踏进去,就意味着更广阔的舞台,更优秀的对手,更接近那面闪耀着五星红旗和世界冠军名字的荣誉墙。
王钦钦的心脏前所未有地剧烈跳动起来。之前所有的迷茫、疲惫、甚至那一丝畏惧,都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冲刷得干干净净。他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抓住它!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训练变得更加玩命。别人练一小时,他就练两小时。胳膊抬不起来了,就练习步伐;步伐沉重了,就对着发球机练习接发球。每一个球他都拼尽全力,仿佛那不是训练,而是真正的选拔赛。他仔细观察着那些尖子队员的技术动作,默默记在心里,然后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一遍遍模仿、练习。
他甚至开始注意一些以前忽略的细节:比赛前如何热身,赛后如何放松,甚至吃饭如何搭配营养。他像一块贪婪的海绵,吸收着一切可能让他变得更强的东西。
选拔赛的前夜,他失眠了。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冰冷的地板上。他悄悄爬下床,从柜子最深处拿出那只球拍,轻轻抚摸着。胶皮上已经有了细微的磨损,拍柄也被他的汗水浸得有些发暗。他看着它,仿佛能从中汲取力量。
他想起了离家时火车窗外的灯火,想起了父母送别时强忍泪水的眼睛,想起了第一次击中乒乓球时那单纯的狂喜。
“我能行。”他在心里对自己说,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那道通往国家队的门槛,如此之高,如此之难逾越,但它就在那里,散发着诱人的光芒。王钦钦知道,他必须用尽全身的力气,才有可能跨过去。他握紧了球拍,仿佛握住了自己的命运。明天的选拔场,将是他人生中第一个真正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