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把暖风吹进扬州
小帅拖着行李箱走出扬州高铁站,雨丝斜织在青石板上。他攥紧拉杆,这触感比急诊室监护仪手柄软多了,巷口早茶铺子的蟹黄汤包甜香裹着雨雾飘来,连滚轮“咕噜”声都比心跳监护声更安心。
七年了。从美国医学院深夜批注的课本,到急诊室里握着患者冰凉的手说“再坚持一下”的日夜,他早不是荒唐少年。见多了生死边缘的挣扎,他总为当年浪费生命羞愧,后来每年年假,都要找个陌生城市给灵魂“放假”,喘口气。
前几天回哈城陪母亲吃饭,手机在桌上震了震,是司南的视频电话。刚接起,镜头就晃得厉害,司南举着手机,背景里是青灰色的砖墙,他一边往后躲,一边笑骂:“浩阳!你别挠我痒痒!” 镜头外传来浩阳低低的笑声:“谁让你刚才在东关街,盯着路上的人看看好一会,都没理我?”
司南好不容易稳住手机,对着屏幕里的小帅眨眨眼,把镜头转向旁边的巷子:“小帅你看!这就是扬州的老巷,地上的青石板都发亮,刚才下雨的时候,雨丝落在砖墙上,像画儿似的!” 说着又把镜头转回来,浩阳正好凑过来,从后面轻轻托住他的胳膊,帮他把晃歪的帽子扶正:“别光顾着拍,刚买的蟹黄汤包要凉了。” 司南拍开他的手,却偷偷往他身边靠了靠:“跟小帅说正事呢!你今年年假还没定吧?要不要来扬州找我们玩?我们准备后天晚上走,能带你去瘦西湖划船。”
小帅看着屏幕里晃过的汤包热气,握着手机的指尖悄悄松了松,他笑着摇头:“不了,我还想多陪我妈几天,你们先玩。”
“那太可惜啦!”司南垮了垮脸,又立刻眼睛一亮,“不过没关系,我们以后再约。”
“我大爷爷住这边,你若来我让我弟接你,让他给你当向导”昊阳在旁边说到。
“不用麻烦啦,我想自己转转。”小帅笑着拒绝。挂了电话,母亲正好端来一碗热粥,粥面上的热气模糊了眼镜。小帅低头吹粥时,指尖还留着手机壳的温度,刚才司南拍的青石板巷、冒热气的汤包,总在脑子里晃。
等母亲收拾碗筷时,他坐在沙发上翻手机,鬼使神差点开了扬州的攻略。屏幕里跳出瘦西湖的春景:柳丝垂在烟雨里,游船推开碧绿的水;还有东关街的红灯笼,挂在青砖墙上,底下是卖糖画的小摊。他没像刷其他城市那样划走,反而点进一条“三月扬州必做的事”,看着网友写“清晨去富春茶社喝早茶,午后在老巷听大爷讲旧事”,突然想起司南说“雨丝落在砖墙上像画儿”。
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又翻到几张游客拍的巷景:和司南视频里一样的青石板路,墙角爬着绿藤,一对老夫妻坐在门口择菜。他轻轻点了下高铁购票页,选了三天后的票,反正年假还没定去处,不如去看看司南口中“比东北风软”的扬州,看看那碗让司南抢着吃的蟹黄汤包。
他在老城区订了带窗台的民宿,青藤垂在木框边。清晨被“豆腐脑,热乎的”吆喝叫醒,像邻居大叔喊吃饭;傍晚闻着隔壁奶奶的小米粥香,混着江南小调,填满民宿的冷清。他不赶景点,跟着老人晃:富春茶社里,三丁包的甜鲜裹着烫干丝,听大爷讲“隋炀帝下扬州”,阳光落在茶碗里;瘦西湖边,看游船划开水痕,听撑船老人唱小调,柳丝轻晃;东关街的红灯笼下,买串糖画,甜丝丝的味道,像捡回小时候的快乐。
今天下雨,他借了把竹伞,握在手里温润。转进窄巷,一栋小楼撞进眼里。白墙沾着雨痕,木框落地窗,二楼退台爬着枯藤,门头“惠民超市”木牌褪色却规整。绕到侧面,后院木门虚掩,青石板泛着水光,旧竹竿堆在角落,像等有人添烟火气。
他盯着房子看,八角亭的大爷们停了话头。“后生仔,来旅游的?”一个大爷挥手。
“嗯,第一次来,比网上好看。”小帅把伞挪向亭边避雨。
“扬州不光景美,你可以多转转!”另一个大爷转着核桃笑。
小帅指着小楼:“叔叔,这房子以前是做什么的?看着规整,不像空很久。”
“以前是小夫妻开超市的!”大爷放下紫砂壶,指巷口,“那边是社区广场,老人带孩子玩完都来买东西,方便!”
“怎么关了?”
“老人生病,夫妻俩急着回去,空两年了。居民区深处做买卖不方便,可惜了格局!”大爷叹气。
听着这话,小帅心里一动,这格局正好改社区诊所!一楼放诊台、候诊区,二楼有退台。雨还下着,他心里却亮堂,像有光落在清净地。
当晚,他拨通母亲电话,难掩雀跃:“妈,我想留在,这儿的雨、巷子、人,都让我舒服,连呼吸都松。”
小帅没和母亲说的是他年初有回国的打算,看多了生死,他更喜欢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美国虽好但是每次新闻有些不好的事件,母亲总会给自己打电话,让自己保护好自己。以前为了读书后来为了学点本事在身上,虽然溺爱的母亲没提过,但是自己如果回国她肯定会安心不少吧!
“想留就留!”母亲笑,“明天让助理找你,看中房子妈买。”
“看中个超市小楼,想改诊所,您帮我盯这边,我明天回美国递离职,以后陪您。”
“放心,不用你操心。装修要帮忙吗?找靠谱团队。”
“我自己来,诊台高度、候诊区颜色、书架位置,想按自己的想法来,好好在这儿待着。”
“行,设计师我找,对接好发你。诊所不能住,我再找套三居室,像家一样,累了好歇。”
小帅鼻尖发酸,想说“不麻烦”,却被母亲打断:“我是你妈,操心你应该的。赶紧处理好美国的事,你回国,我也能踏实睡。”
挂了电话,他走到窗台,看外面的雨。路灯暖黄,雨丝落在青石板溅水花,江南的风带着湿意,吹在脸上凉丝丝的,不冷。
两周后,他从美国回来,取钥匙时,中介递来铜钥匙串:“您母亲特意配的,加了小铃铛怕丢。”攥着钥匙到巷口,太阳穿过云层,把“惠民超市”木牌照亮,墙根青苔沾着露珠,闪着光。
推开门,阳光透过玻璃射进来,暖暖的透着岁月沉静。一楼货架清空,只剩墙痕;大玻璃窗让阳光铺在地上,浮尘在光里跳舞。他沿墙根走,盘算着怎么布局。
木楼梯踩上去“吱呀”响,像老房子打招呼。二楼两个小房间,他想:一间当休息室,放单人床、书桌、台灯;一间做资料室,定制书架排病历和医书。最心动二楼退台,站在上面能看后院,风带湖水水汽,舒服,夏天能晾衣服、吹风、泡菊花茶看书。
下到一楼,推开后院门,青石板长青苔,得处理免得老人摔;旧竹竿能搭葡萄架;墙根狗洞边缘光滑,该是以前老板家的狗进出,透着暖意。
小帅锁门往回走,偶然听到几声微弱的“喵喵”声,找了半天才在草丛找到三只刚满月的小橘猫,软软的,萌萌的甚是可爱。小帅看到后,心立刻软了下来,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他猜猫妈妈可能去找食去了,几个小家伙饿了吧,他起身走向便利店。巷子里很静,几个爷爷奶奶在唠嗑,水果摊贩在吆喝。买了火腿肠和温羊奶回来,他蹲在地上,把火腿肠撕成碎末,用瓶盖盛羊奶,指尖碰小猫绒毛时,轻得像给老人夹体温计,呼吸都放柔。看着小猫舔羊奶,他忍不住笑,眼角弯起,阳光落在发梢,也跟着软了。
郭晨宇刚从工地出来,包工头为了多接活,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让施工队同时干两家活,导致进度比计划慢了一天,要不是自己始终盯着,现在就不是晚一天,工程结束也不会说晚几天那么简单了。面对对方“不就差一天”的嬉皮笑脸,他没多余废话,直接翻开合同标红违约条款:“要么现在加人赶工,要么走程序,你选。”语气没起伏,却压得对方立刻收了侥幸,忙打电话调人。
处理完包工头,他准备顺路绕到附近的“惠民超市”小楼。他习惯和客户沟通前先来踩下点,至少要先看一眼外围和大致户型,路上开车的功夫可以构思下细节,这样初见客户不至于被动。虽然没钥匙进门,他依然趴在落地窗外往里扫:能看见一楼立着两根承重柱,空间够隔出接诊区和候诊区;二楼有光,从外面看感觉有房间有退台。他绕着房子走了一圈,大致房型结构已在脑中,前面小楼后面有院子,上下两层,承重柱有两根方位不好,其他立柱很规整。在手绘的平面图下面记录好关键信息。
画完收起本子,他走向巷口的车,拉开车门准备离开,刚起步看到前方蹲着个少年,夕阳把光铺在地上,一个穿白衬衫的少年蹲在那儿,正低头喂小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的皮肤透着玉似的润,连握着火腿肠的指尖都透着细白。
他本没在意,刚要打方向盘,少年突然抬头,大概是听见了引擎声。这一抬眼,郭晨宇的手顿了半秒,少年额前的发梢微卷,沾着点夕阳的金,刘海下的眉骨很立体,却没半点凌厉;眼睛亮得像浸了光,笑起来时眼尾会轻轻弯一下;鼻梁挺直,唇形软乎乎的,连下颌线都透着干净的柔和。整个人站在暖光里,让他瞬间想到一个词粉雕玉琢,远远看着像放了假来旅游的大学生。
郭晨宇没多停留,踩下油门让车子慢慢驶出巷子。驶出没几米,他又鬼使神差地瞥了眼后视镜,少年已经重新蹲下去,抬手揉了揉小猫,不知道跟小猫说了句什么,自己先笑了,肩膀轻轻晃着,白衬衫的衣角也跟着扫过青石板。郭晨宇看着那道暖融融的影子,嘴角竟无意识地跟着勾了下。等反应过来时,他自己都愣了愣,随即收回目光,平稳地把车开向了公司——还有没改完的方案,没空想这些“无关紧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