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身稍微整理了一下凌乱了的头发,九月这才打开门走出去。
原主的父母都是有正式工作的职工,他们通过单位的分配,得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这套房子虽然不算很大,但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已经足够了。
父母住在其中一间卧室里,而另一间卧室则被隔开,变成了两个小房间,分别给哥哥和妹妹居住。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又不会让房间显得过于拥挤。
此时,听到开门声,客厅的三人齐齐转头看过来,这三人分别就是原主的爸爸妈妈和哥哥。
妈妈一头干练的短发,眼睛已经哭的红肿,爸爸则一脸愁容,哥哥眼眶也带着微红。看见他们这副模样,九月连忙走上前挽着李妈妈的手腕,“妈妈您别难过了,既然已经改变不了结局,那我们就勇敢面对好不好?”
“再说了,虽然同样是下乡,但是下乡的地方也有好有坏吧?”
“不如您跟爸爸想想办法,让我去稍微好一点儿的地方下乡嘛。”
李爸爸连忙点头应和道:“对啊,肯定不能让我们的宝贝女儿受委屈,我们还是先找关系运作一下给女儿找个好地方,至少不要那么辛苦。
再说了,我们家人都在上班,以后可以多给女儿寄些钱票,绝对不会委屈了我们的乖女儿。”
听到这话以后,李妈妈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仍然非常气愤,她的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到底是哪个没良心的家伙举报我们家啊!你本来根本就不需要遭受这种委屈的,不管再怎么好的地方,也绝对比不上咱们自己的家啊!我那可怜的女儿啊!”
眼看着李妈妈的眼泪又要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涌出来了,九月心里一阵焦急,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能无奈地将求助的目光投向爸爸和哥哥,希望他们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
李哥哥自然也很心疼这个妹妹,他实在不忍心让妹妹去乡下吃苦受累。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开口对爸爸妈妈说道:“爸爸妈妈,我有个想法,不如就让我代替妹妹去下乡吧!按照规定,只要我们家有一个孩子下乡就可以了。本来我就是家里最大的孩子,理应是我去的,而且妹妹年纪比我小,身体又比较虚弱。”
说到这里,李哥哥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再怎么说,我也是一个堂堂男子汉,力气肯定比妹妹大得多,干些农活对我来说也不算什么难事。”
李爸爸李妈妈还没说话,九月就先不干了,“哥哥你说什么呢?你好不容易在运输队站稳脚跟,怎么能说不干就不干。
而且你都那么大了,妈妈不是还说要给你找个好姑娘,让你早点结婚吗?你这如果下乡了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是打算在乡下结婚生子吗?”
九月肯定不能让哥哥替自己下乡的,她知道以后的发展,现在是七三年,只要再等四年就能恢复高考了,到时候自己才二十二岁,只要上大学就能回城了。
哥哥万一下乡了,哪怕有自己的提醒,可是有繁重的体力劳动压着,不一定能考上大学,万一在乡下结婚了那以后想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而且她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本事,只要自己想,哪怕在乡下也能过得很滋润,但是哥哥不一样啊!
“哎呀,哥哥你就别想了,爸爸妈妈你们也别光顾着伤心了,快去找找人看把我分配到哪里了,我们好根据当地的情况准备东西啊!
要知道一个星期以后我可就要下乡了,东西肯定要提前准备好的,不然到时候缺少什么在想买可就没有那么方便了。”为了不让他们再想七想八,九月只能让他们忙起来。
听到闺女这话,林爸爸和林妈妈也顾不得难过了,赶紧拿出两个水果罐头出门找关系去了,林哥哥也去找自己的同事朋友,看看能给自家妹妹换些什么东西。
自己下乡的事情已成定局,九月也在想着该怎么报复那人。说起来原主会死在乡下,也有那人的原因。
本来原主哪怕下乡,但是有父母的关系在也不会去那个犄角旮旯的地方,是那个人跟原主说下乡就是支援祖国,建设农村,既然这样就应该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原主说好听点是单纯,说难听点就是傻,被人一忽悠还真就去了。人家说去你就去,她自己咋不去呢?
九月正想着该怎么找她算账呢?这时候一阵敲门声响起。
九月缓缓地打开门,门轴发出“嘎吱”一声响。她定睛一看,不禁感叹道:“哟,还真是巧了,说曹操曹操就到了啊!”
站在门口的,正是九月心中所想的那个人——张玲玲。九月心里很清楚,这个人对她并无善意,但此刻她实在懒得去应付张玲玲,于是便随口敷衍道:“你怎么过来了?”
然而,张玲玲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九月语气中的不耐烦,她像往常一样,自顾自地走进房间,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然后,她面带微笑地看着九月,开口问道:“九月,听说你也要下乡了?”
张玲玲,这个名字对于九月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她不仅是原主的邻居,更是原主的同学。不过,与九月家相比,张玲玲家的条件要稍逊一筹。
张玲玲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双职工,父亲在钢铁厂当工人,母亲则是纺织厂的一名临时工。虽然这样的家庭条件在当时也不算差,但无奈他们家孩子众多,足足有五个孩子,其中四个是女孩,只有一个男孩。
张玲玲在这个家庭中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下面还有一对弟妹。由于处于这样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再加上孩子众多,她在家里自然得不到太多的重视。虽然不至于饿肚子,但想要吃好喝好,那简直就是一种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