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青桔薇安
本书标签: 现代 

第14章 成为主治医生

青桔薇安

市医院外科的手术室指示灯终于从红色变成绿色时,林玉安摘下沾满汗水的口罩,长长舒了一口气。手术服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露出的手腕上,一道浅浅的疤痕在无影灯下若隐若现——那是三年前她刚当住院医师时,给一位肝破裂患者缝合时,不小心被手术针扎到留下的。

“林医生,辛苦了!”护士小陈递过一瓶温水,眼里满是敬佩,“这台心脏搭桥手术做了六个小时,您全程没歇过。”林玉安接过水,指尖还在微微发颤,不是因为累,而是因为手术成功后的松弛。她看着监护仪上平稳跳动的曲线,想起患者家属在术前签字时,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医生,求您一定要救救他,他是家里的顶梁柱。”

“病人生命体征稳定,接下来交给ICU的同事就行。”林玉安拍了拍小陈的肩膀,走出手术室。走廊里的灯光有些刺眼,她靠在墙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手机在白大褂口袋里震动起来,是周萌发来的消息:“佑安在科室门口等你,我给它喂了火腿肠,这家伙现在越来越挑食了。”

林玉安嘴角瞬间扬起笑意,疲惫仿佛被这一句话驱散了大半。她快步走向科室,远远就看到走廊尽头,佑安正趴在护士站旁边的垫子上,暖黄色的毛发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听到她的脚步声,佑安缓缓抬起头,耳朵轻轻晃了晃——它已经七岁了,听力不如从前,眼神却依旧清亮。

“佑安,我回来了。”林玉安蹲下身,佑安立刻凑过来,用鼻子蹭她的手心,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声,像是在抱怨她回来得太晚。林玉安摸了摸它的头,才发现它的前腿上沾了点泥土,想来是周萌带它在医院小花园散步时蹭到的。“调皮鬼。”她笑着刮了刮佑安的鼻子,佑安却顺势把头埋进她的怀里,像个撒娇的孩子。

护士站的李姐(以前儿科的护士长,去年调到了外科)笑着递过一份温热的盒饭:“知道你手术结束得晚,特意让食堂留的,是你爱吃的番茄炒蛋。”林玉安接过盒饭,心里暖暖的。从儿科到外科,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生,这五年里,医院的同事们见证了她的成长,也给了她太多温暖。

她坐在护士站旁边的椅子上,一边吃饭,一边看着佑安。小家伙趴在她的脚边,把头搁在她的鞋上,慢慢闭上了眼睛。林玉安的思绪不由得飘回了三年前——那时她刚从儿科转到外科,成了张教授手下的住院医师。

第一次跟着张教授查房时,她紧张得手里的病历本都快攥破了。有个胃癌术后的患者突然出现高热,张教授让她分析病因,她因为太紧张,漏说了术后感染的可能性,脸瞬间红得像番茄。张教授没有批评她,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玉安,当外科医生,最忌讳的就是慌。每个细节都可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你得沉下心来。”

那天下午,她留在病房,把患者的病历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都背得滚瓜烂熟。晚上回到出租屋,佑安看到她垂头丧气的样子,叼来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球,放在她的腿上。林玉安抱着佑安,把心里的委屈和挫败一股脑地说了出来,佑安只是静静地听着,用舌头舔掉她眼角的泪水。

从那以后,林玉安更加努力。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时到医院,熟悉当天的患者病情;晚上下班后,留在科室看手术视频,研究复杂病例。有一次,为了搞懂一台复杂的肝脏切除术,她在办公室看视频看到凌晨,趴在桌上睡着了。醒来时,发现身上盖着一件白大褂,旁边放着一杯温热的牛奶——是张教授早上来上班时看到她,特意给她留的。

“玉安,医学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学科,但也要注意身体。”张教授的话,她一直记在心里。后来,在张教授的指导下,她开始尝试独立完成一些小手术,从简单的外伤缝合,到阑尾切除,每一次手术前,她都会反复模拟操作流程,确保万无一失。

第一次独立主刀阑尾切除术时,她紧张得手心全是汗。手术进行到一半,患者突然出现血压下降,她的心跳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但她很快冷静下来,想起张教授说的“沉下心”,迅速排查原因,发现是麻醉深度不够导致的应激反应。她立刻调整麻醉方案,几分钟后,患者的血压恢复了正常。

手术结束后,她走出手术室,看到张教授站在门口,眼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错,临危不乱,有当外科医生的样子了。”那一刻,林玉安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她知道,这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努力,还有张教授的指导,佑安的陪伴,以及所有支持她的人。

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林玉安处理起复杂病例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去年冬天,医院接收了一位严重车祸患者,全身多处骨折,还伴有脾破裂。当时正好是林玉安值班,她第一时间组织抢救,给患者做了脾切除手术,又协调骨科医生进行骨折复位。手术持续了八个小时,当她走出手术室时,天已经亮了。

患者的女儿跪在地上,给她磕了一个头:“林医生,谢谢您救了我爸爸!”林玉安连忙扶起她,心里既沉重又温暖。她知道,医生这个职业,承载着太多人的希望和信任,容不得半点马虎。

但医生的工作,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一次,林玉安接诊了一位胰腺癌晚期患者,患者家属不愿意接受现实,认为是她诊断失误,在科室里大吵大闹,甚至还威胁要投诉她。林玉安没有生气,只是耐心地给家属解释病情,拿出各种检查报告,一点一点地分析。

那天晚上,她心情很沉重,回到出租屋时,看到佑安正趴在门口等她。她蹲下身,抱着佑安,把心里的委屈都说了出来。佑安像是听懂了,用舌头舔了舔她的脸颊,尾巴轻轻扫着她的后背,像是在安慰她。“佑安,有时候我真的觉得很累,”林玉安的声音带着哽咽,“但我不能放弃,因为还有很多人需要我。”

佑安蹭了蹭她的手,像是在说“我支持你”。那天晚上,林玉安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又回到了那个废弃的小巷,小橘还活着,正对着她喵喵叫。她走过去,抱起小橘,突然发现小橘变成了佑安,然后又变成了那些被她救治过的患者,他们都笑着对她说:“林医生,谢谢你。”

第二天早上,林玉安醒来时,佑安正趴在她的床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她摸了摸佑安的头,心里的阴霾一扫而空。她知道,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佑安在,她就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成为主治医生后,林玉安更忙了。每天要查病房、做手术、写病历,还要指导年轻的住院医师。有时候,她一天要做两三台手术,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有一次,她连续工作了二十四个小时,终于晕倒在办公室。同事们把她送到休息室,醒来时,看到佑安正趴在她的床边,嘴里叼着她的水杯,眼神里满是担忧。

“佑安,我没事。”林玉安虚弱地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它的头。这时,门被推开,父母走了进来。赵秀兰手里拎着一个保温桶,看到她苍白的脸色,眼泪立刻掉了下来:“玉安,你怎么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要是你出了什么事,我和你爸怎么办?”

林建军接过保温桶,把里面的鸡汤倒出来:“这是你妈早上五点起来炖的,你赶紧喝点补补。以后不许这么拼命了,工作再忙,也要吃饭睡觉。”林玉安接过鸡汤,喝了一口,温热的鸡汤顺着喉咙滑下去,暖到了心里。她看着父母担忧的眼神,心里满是愧疚:“爸,妈,对不起,让你们担心了。”

“傻孩子,说什么对不起。”赵秀兰坐在她的床边,给她擦了擦嘴角,“我们不求你当多大的医生,只希望你平平安安的。”那天,父母在医院陪了她一整天,赵秀兰帮她整理了办公室,林建军则去院子里给佑安修了修狗窝——佑安的窝有些旧了,木板都松动了。

下午的时候,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林玉安靠在床头,看着父亲给佑安修狗窝,母亲在旁边帮忙递工具,佑安则在院子里慢悠悠地散步,时不时停下来,回头看看他们。那一刻,林玉安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玉安的医术越来越精湛,得到了患者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有一次,一位八十岁的老奶奶因为肺癌晚期住院,家属已经放弃了治疗,只想让她安度余生。林玉安没有放弃,她根据老奶奶的身体状况,制定了保守治疗方案,每天都去病房陪老奶奶说话,给她读报纸。

老奶奶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甚至能自己下床走路了。出院那天,老奶奶拉着林玉安的手,给了她一个布包:“孩子,这是我亲手做的鞋垫,你穿着走路舒服。谢谢你这段时间的照顾,让我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林玉安接过布包,眼泪差点掉下来。她知道,这双鞋垫里,装着老奶奶沉甸甸的心意。

傍晚的时候,林玉安带着佑安在医院的小花园里散步。佑安走得很慢,它的腿不如从前利索了,耳朵也耷拉了下来,但依旧会在看到蝴蝶时,兴奋地追上去,虽然跑不了几步就会停下来喘气。林玉安跟在它后面,看着它笨拙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佑安,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来这个花园吗?”林玉安蹲下身,摸了摸它的头,“那时候你才三岁,跑得比谁都快,现在却成了小老头了。”佑安蹭了蹭她的手,发出温柔的“呜呜”声,像是在回忆过去的时光。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她们身上。林玉安牵着佑安的手,慢慢往家走。她看着远处的病房楼,灯火通明,心里满是感慨。从那个站在教学楼顶绝望无助的小女孩,到如今能独当一面的外科主治医生,她走过了太多艰难的路。但幸好,有佑安的陪伴,有父母的支持,有同事的帮助,还有那些患者的信任,让她一路坚持了下来。

回到出租屋,林玉安给佑安倒了一碗狗粮,又加了一个鸡蛋。佑安吃得很香,林玉安坐在旁边,翻开笔记本,写下今天的感受:“今天,老奶奶出院了,她给了我一双亲手做的鞋垫。看着她的笑容,我突然觉得,当医生最大的幸福,不是完成了多少台复杂的手术,而是能给患者带去希望和温暖。佑安,谢谢你,陪着我走过这么多风风雨雨。以后,我们还要一起,守护更多的生命。”

写完后,林玉安合上笔记本,摸了摸佑安的头。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林玉安心中的梦想。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但她不怕,因为她身边有佑安,有这份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她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辜负那些信任她的人,也不辜负曾经那个努力的自己。

上一章 第13章 佑安的“工作” 青桔薇安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5章 伤痕上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