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静,小院里只剩窗下的一盏灯。
陆屿把新陶盆又细细洗了一遍,倒扣在窗台边沥干。他拿起一片旧瓦片,摩挲着上面的苔痕,轻声说:“你先在下面垫着,等它醒了,我们再把它迎进来。”
苏晚坐在一旁,把今天挑来的土、沙和腐熟木屑分开放好,像在为一场小仪式做准备。她用指尖捏了一点土,感觉湿润却不粘手,满意地点点头。
“瓦片和土,明天要好好说话。”她抬头对陆屿笑,“你负责听。”
“我负责听。”陆屿点头,又把竹篮里的竹签、细绳整理好,放在窗台上,“它们也要各就各位。”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他们就开始忙碌。
陆屿把陶盆正过来,在盆底先铺了一层碎瓦片,又撒了一把细沙,作为排水层。苏晚则把土和木屑按比例拌匀,用手一点点捻细,再用筛子过了一遍,把石子和未腐熟的硬块都挑了出去。
“土要松,不要太肥。”她一边做,一边复述着集市老人的话,“桂子怕‘大荤’。”
“嗯。”陆屿应着,把筛好的土慢慢倒入陶盆,轻轻墩了两下,让土层自然沉实,“我们给它一个不喧哗的家。”
苏晚把“小春”的陶罐捧到桌边,用小铲子沿盆壁轻轻松土。她的动作很轻,像是在安抚一个还没睡醒的孩子。
“出来吧,新家在等你。”她低声说。
陆屿在一旁拿着竹签,准备在新土里扎几个透气孔。他忽然停住,问:“你说,土和瓦会说什么?”
苏晚想了想,笑着说:“瓦会说,别怕,水来我挡。土会说,放心,我会慢慢把你举起来。”
“那我们呢?”陆屿又问。
“我们就说,”苏晚看向窗外,“我们在。”
他们小心翼翼地把“小春”连土坨一起取出,放入新盆中央。陆屿扶着它,苏晚则用小勺一点点往四周填土,每填一层,就用竹签轻轻压实,再用喷雾器喷一圈细雾,让土与根须更好地贴合。
“它好像更精神了。”苏晚退后一步,端详着,“你看,叶片都亮了一点。”
“是因为它知道,自己有了可以呼吸的地方。”陆屿把最后一片瓦片压在盆面边缘,挡住一点强光,“先让它在阴处缓两天,别被太阳吓到。”
收拾停当,苏晚把竹篮提过来,从夹层里取出那只小香囊,放在盆边。淡淡的桂香缓缓散开,像一条看不见的丝带,把新与旧轻轻系在了一起。
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们坐在小院里,喝着热茶,静静地陪着“小春”。
“你说,它会不会做一个有桂花香的梦?”苏晚托着腮问。
“会的。”陆屿笑了,“等它醒了,我们就去河边试风。”
“好。”苏晚点头,目光落在窗台上的小纸鸢上,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夜色再次降临,风从巷子里走过,带着一丝凉意。他们把屋里屋外收拾妥当,心里像被什么轻轻填满了。
明天,他们要去河边,让新做的风筝,去认识新的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