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言第一次看见星穹列车的那晚,风里还带着贝洛伯格旧城区特有的、混合着煤烟与冰雪的味道。
彼时她正蹲在齿轮镇的废弃机械堆旁,借着随身携带的荧光矿石,翻找能修好邻居家供暖阀门的零件。
指尖刚触到一枚还带着余温的铜制齿轮,头顶突然传来一阵不同于往常货运飞船的低鸣——不是那种笨重的、拖着黑烟的引擎声,而是像流星划破大气层时,裹着星光的温柔震颤。
她猛地抬头,看见银白色的列车正悬在夜空里,流线型的车身缀着淡蓝色的光带,像一条游弋在墨色天鹅绒上的星河。
车窗里透出暖黄的光,隐约能看见里面人影晃动,那一刻,上书言手里的齿轮“当啷”一声掉在雪地里,心里有个声音在疯狂叫嚣:她要上那辆车,要去看看列车之外的宇宙。
这个念头并非一时冲动。在贝洛伯格,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被困在永冬里,要么在上层区守着祖辈传下的爵位,要么在下层区为了一块压缩饼干挣扎。
可上书言不一样,她的父亲曾是一名星际探险家,在她七岁那年死于一场星舰事故,只留下一箱子写满宇宙坐标的笔记和一块能投影星图的旧怀表。
这些年,她靠着修理机械为生,却总在深夜里对着怀表上跳动的星点发呆,想象那些坐标背后藏着怎样的世界——是长满会发光藤蔓的丛林,还是漂浮着水晶碎片的星云?
为了登上星穹列车,上书言花了三个月时间。她帮列车员修好了故障的导航仪,又用攒了半年的积蓄换了一张“临时通行证”。
出发那天,她背着塞满工具和父亲笔记的背包,站在列车门口,看着检票员递来的、印着“星穹铁道”字样的车票,指尖都在发抖。
列车内部比她想象中更热闹。
餐车里,来自不同星球的乘客正围着一张桌子,争论着“仙舟罗浮的丹鼎司到底能不能炼制长生丹”;观景台旁,一个戴着护目镜的小男孩正举着望远镜,对着窗外掠过的小行星尖叫;就连走廊里,都能听见有人在用陌生的语言哼唱着轻快的歌谣。
上书言很快就和车厢里的人熟络起来——她帮香料商人修好了漏液的储存罐,又教来自雅利洛-VI的小女孩用荧光矿石做小摆件,几天下来,几乎半个车厢的人都知道,有个来自贝洛伯格的、手很巧的小姑娘叫上书言。
不过最让她兴奋的,还是列车停靠的每一个“补给站”。
在一颗被绿色海洋覆盖的星球上,她第一次摸到会随着声音摆动的海草;在一个漂浮着金属城邦的空间站里,她见识了能自动整理数据的智能书架。
而在一个以“机械文明”闻名的星球停靠时,她甚至还帮当地的工程师解决了机械臂的传动问题,对方为了感谢她,送了她一本记载着古老机械原理的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