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领着她往后院走,穿过一个栽着两棵老槐树的天井,就到了一间小偏房。房间不大,却收拾得干净,一张木板床铺着粗布褥子,床边放着一张旧桌凳,墙角堆着一捆干柴,还摆着个小小的陶盆,像是用来洗脸的。
“我是这里的东家,赵岚,你叫我赵婶就行。”妇人帮她把房门推开些,让光线透进来,“有什么需要的,直接去找前面的徐老要——他看着严肃,心却细。”她笑了笑,又补了句,“看你面相,就觉得咱俩有缘,不然也不会留你了。”
“你先歇会儿,旅途劳顿,养养精神。晚饭时我来叫你。”赵婶说完,轻轻带上了门,脚步声渐渐远了。
刘圆圆走到床边坐下,床板虽然硬,却让她觉得踏实。沾床的瞬间,倦意就涌了上来,眼皮重得像挂了铅,可脑子里忽然闪过“康启王朝”四个字——她猛地睁开眼,手忙脚乱地摸出藏在衣兜里的手机,按亮屏幕——还是熟悉的界面,却没有一丝信号,连时间都停在了她穿越过来的那一刻。
她对着黑屏里自己模糊的影子发呆,原来的生活像场快进的电影,闪过的全是加班到深夜的写字楼、空荡的出租屋,还有永远还不完的房租。倒真不如这陌生的朝代,能让她有个实实在在的落脚处,不用再慌慌张张地赶路。
不知过了多久,院外传来赵婶的呼唤声:“姑娘,醒醒,该吃晚饭了。”刘圆圆揉了揉眼睛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刚走出房门,就见天边已染成墨蓝,几颗疏星悄悄探了出来,挂在黛色的天幕上,亮得像碎钻。
她跟着赵婶去了后厨,帮着摘了一筐青菜,又把院子里的落叶扫干净。晚饭很简单,一碗糙米饭,一碟炒青菜,还浇了点肉汤,热气腾腾的,吃进胃里,暖得人浑身都舒服。
饭后,刘圆圆主动把碗筷洗刷干净,又帮着赵婶把灶台擦了一遍。稍作歇息后,和赵婶说了一声,出门去了。
按照赶驴婶的指引往主街尽头走。
夜色渐浓,街边的铺子大多关了门,只有零星几家还亮着灯笼,昏黄的光映在青石板路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拐过一个弯,街面上的景象却突然变了——红灯笼挂了一路,映得半边天都是红的,空气中飘着浓郁的香粉味,还夹杂着丝竹声和男子的笑语声。
“听风苑?”刘圆圆看着最前面那家铺子的招牌,心里咯噔一下。
可这阵仗,怎么看都不对劲,再想起现代那些古装剧里的场景,她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不会是那种地方吧?
她一个女子,怎么会来这种地方?是不是赶驴婶会错了意?
看着街上热闹的景色,刘圆圆站在原地,一时不知该进还是该退。
她想着就当自己路过,赶紧走过去,总不能真进去看看。
可刚低头走了两步,就发现更不对劲的事——街上招揽客人的,全是穿着花花绿绿衣衫的男子,有的摇着扇子,有的倚在门框上,看见路过的女子,就笑着招手:“姑娘,进来坐坐啊?”
刘圆圆心里一慌,只想赶紧穿过这条街,脚步不由得加快了些。
可刚走到“听风苑”门口,就被一个刚出门的男人拽住了胳膊。
那男人穿着件粉色的长衫,脸上涂着脂粉,说话时带着点刻意的柔媚,活像古装剧里的老鸨:“客官,瞧您面生,是刚来我们这儿的吧?里面请里面请,我们这儿的郎君个个俊俏!”
“啊?我不……不是……”刘圆圆赶紧想挣开,可那男人的手劲不小,她根本挣脱不开。还没等她把话说完,就被拽进了“听风苑”里。
一进门,好几双眼睛就看了过来,几个穿着轻薄衣衫的男子围了上来,有的递茶,有的笑着搭话。
鼻尖传来一阵阵的香粉味,有脂粉香、熏香,还有些说不出的甜香,混在一起,熏得她脑子晕晕胀胀的,连话都说不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