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纬度·星元 第三十三章
星城市第三中学,初二2413班的数学课。
林析站在讲台上,声音平稳无波,如同最精密的播报仪器,讲解着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她的板书一如既往地工整如印刷,逻辑严密,步骤清晰,将复杂的数学问题拆解成冰冷而绝对的序列。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种毫无情感渲染、纯粹理性堆叠的教学方式堪比催眠曲。课堂气氛沉闷,不少学生强打精神,眼皮却不住地打架。
迷龙坐在最后排,最初也和其他同学一样,努力跟上林析的节奏。但很快,她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林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甚至她下一步要引申的内容,都仿佛早已烙印在自己脑海里。那些公式和推导过程,她不仅理解,甚至能预见到更优的解法。
这种“早已熟知”的感觉,加上林析平稳单调的语调,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安抚效应。她紧绷了好几天的神经,在这种绝对理性、绝对安全、绝对“正确”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松弛下来。
窗外的阳光暖融融地照在她身上。讲台上,林析正在推导一个公式,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因此,将公式三代入公式二,消去变量Y,得到X等于...”
迷龙的视线开始模糊,林析清晰的身影和工整的板书渐渐晕染开。她努力想睁大眼睛,但眼皮沉重得像灌了铅。口袋里的晶体微微发着热,一种难以抗拒的困意如同潮水般涌上。
她的小脑袋一点一点,最终,轻轻地、完全地,趴在了摊开的数学练习册上,呼吸变得均匀而绵长。
她睡着了。
讲台上,林析的推导步骤刚好写完最后一个等号。她转过身,冷静的目光习惯性地扫视全班,精准地捕捉到了那个趴在桌上的身影。
她的话音几乎没有丝毫停顿,甚至连音调都没有变化:“...负B除以2A。以上就是配方法的标准步骤。现在,大家开始做练习第135页第3到5题。”
学生们如蒙大赦般松了口气,纷纷低下头开始做题,没人注意到后排睡着的迷龙——除了赵倩。她瞥了迷龙一眼,嘴角撇了撇,闪过一丝不屑。
林析放下粉笔,走下讲台,开始在过道间巡视。她的步伐轻盈而规律,像一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
她慢慢地、不动声色地靠近最后一排。
教室很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阳光透过窗户,勾勒出迷龙睡梦中恬静的侧脸和散落在练习册上的几缕发丝。她看起来那么普通,就像一个学习累了偷偷打盹的普通中学生。
林析在她桌边停下。她居高临下地看着熟睡的迷龙,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如同两台高精度扫描仪,冷静地记录着:呼吸频率、脉搏速率、轻微的眼球转动(处于快速眼动睡眠期)、以及...从她口袋裡隐隐透出的、极其微弱的、只有林析能检测到的能量波动。
数据流在林析的视界中无声地滚动:
【目标状态:进入睡眠】
【生理指标:平稳】
【能量波动:轻微活跃,与认知皮层休眠状态不符...疑似潜意识信息处理...】
【关联性:与讲师(本单元)声音频率及授课内容呈现高度正相关...结论:信任感建立,防御机制降低...】
林析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她静静地站了大约十秒钟,然后做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动作——她伸出手,不是去推醒迷龙,而是轻轻地将迷龙手边一支快要滚下桌子的笔扶正,避免了它落地惊醒主人。
这个动作自然得仿佛只是老师随手整理课桌,没有引起任何学生的注意。
做完这一切,她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迈着规律的步伐向前巡视,检查其他学生的练习情况。
直到下课铃声响起,迷龙才猛地惊醒,有些茫然地抬起头,嘴角还挂着一丝可疑的水痕。她慌乱地擦擦嘴,发现周围的同学已经开始收拾书包,而林老师已经回到了讲台上。
林析布置完作业,目光再次扫过迷龙,依旧没有任何表示,拿起教案离开了教室。
迷龙松了口气,同时又有点羞愧,赶紧收拾东西。她注意到那支原本快掉下去的笔好端端地放在桌子中央。
“奇怪...”她小声嘀咕,也没多想,背着书包匆匆离开。
而在遥远的维度,技术部里。
程隐的主屏幕上,一个子窗口正显示着来自林析的实时监控画面和同步数据报告。当看到林析不仅没有叫醒迷龙,反而为她扶正笔时,程隐的眉梢极其轻微地挑动了一下。
他调出加密通讯日志,上面记录着不久前其他老师得知迷龙下落后兴奋地发来的各种“建议”:
叶蘅:【给小迷龙加点“营养”!我新调了能量饮料配方!让林析找机会给她!】
蒋棠:【Tell her we miss her! Maybe sing her a song!(告诉她我们想她!也许给她唱首歌!)】
周墨雅:【可否以诗赋传递心意?或许能唤醒其深藏之灵犀。】
甚至沈墨都发来一条:【建议微量接触高维能量刺激,或可激活休眠神经通路。剂量需精确计算,附方案如下...】
程隐看着这些充满关切(虽然方式各异)的建议,又看了看屏幕上林析那冰冷精确的行为记录,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
他回复了一条简短的信息给所有人群:
【林析单元已接触目标。策略:观察为主,避免干预。目标状态稳定,信任感初步建立。重复:暂勿采取任何额外行动。】
发送完毕,他单独点开与林析的通讯窗口,沉默片刻,输入了一句纯粹的疑问:
【你刚才为何没有叫醒她?】
几分钟后,林析的回复传来,依旧是冰冷的数据风格:
【目标进入睡眠是信任建立的表征,且其能量波动显示潜意识活跃度高,可能正在进行有益的信息整合。打断非最优解。扶笔动作为避免不可控噪音干扰,符合“保护钥匙”优先指令。】
程隐看着这行解释,目光再次落回监控画面定格——那张熟睡的、毫无防备的侧脸。
信任建立的表征...
他靠在椅背上,脑海中浮现出林析那绝对理性的身影,站在熟睡的迷龙身边,无声地为她扶正一支笔。
某种难以用数据衡量的、微妙的情绪,在技术主管冷静的心湖中,投下了一颗小小的石子。
也许,最冰冷的逻辑背后,也藏着最不易察觉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