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之后,生活似乎进入了一段相对平稳的时期。项目资金到位,我们团队租下了孵化器的一个小隔间,正式开始推进“易校园”平台的开发和内测。左航负责技术攻坚,苏新皓沉浸在设计的世界里,我则忙着联系第一批种子用户、完善运营方案,张泽禹也利用他的圈子帮忙做前期预热。
忙碌,却充实。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首先发难的是张泽禹。他对于我和左航因项目需要频繁单独讨论(在他眼里)表现得极其不满。一次,我和左航在孵化器加班核对数据到很晚,张泽禹直接找了过来,脸色黑得像锅底。
张泽禹喂!这都几点了?有什么话不能白天说?
他语气冲得很,眼神在我和左航之间来回扫视,带着毫不掩饰的敌意。
左航从电脑屏幕前抬起头,推了推眼镜,语气冷淡:
左航数据处理需要连续性和安静环境。你的存在会影响效率。
张泽禹你!
张泽禹拳头瞬间握紧。 我赶紧站起来打圆场
沈知遥数据部分马上就核对完了,泽禹你先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上课。
张泽禹瞪着我,眼神里充满了被“背叛”的委屈和愤怒,他猛地踹了一脚旁边的椅子
张泽禹行!你们忙!小爷不打扰了!
看着他怒气冲冲离开的背影,我叹了口气。安抚这只暴躁的大型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技巧。
左航看着门口,眉头微蹙
左航他的情绪会严重影响团队协作效率。
我无奈地看了他一眼。
朱志鑫的“关怀”则更加无孔不入。他似乎总能“恰好”在我遇到困难时出现。比如,当我们为寻找第一批愿意入驻平台的二手书店发愁时,他“无意间”提起他认识几家校园周边书店的老板,可以帮忙引荐。
我婉拒了他的帮助,坚持自己一家家去谈。虽然过程艰难,但当我最终凭借项目优势和诚恳态度拿下第一家合作协议时,那种成就感是任何捷径都无法比拟的。
朱志鑫得知后,发来一条信息:
朱志鑫【知遥,你总是这么要强。不过,这样的你,更让人移不开视线。】
后面附了一个微笑的表情。🙂
沈知遥(os我求你了吧,别怎么猎奇好不。看看自己说的啥😓)
前几天,我因为一个合同条款问题焦头烂额,张极让助理送来了一本厚厚的《创业公司法律实务指南》,里面用便签纸标注了几个相关章节。
没有多余的言语,却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我发信息向他道谢。
他回复得很简短
张极【嗯。】
过了一会,又补了一条
张极【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问我。】
我看着那条信息,心情复杂。
还挺善良的
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左航。
那天晚上加班后,他罕见地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等我收拾好东西。
一起走到孵化器楼下,夜风微凉。他沉默地走在我身边,路灯将我们的影子拉长。
左航张泽禹,
他忽然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有些突兀,
左航他……不适合你。
我愕然停住脚步,转头看他。
左航没有看我,目光落在前方的虚空,耳根在路灯下泛着明显的红晕,语气却依旧努力维持着冷静和客观
左航他的情绪不稳定,行为模式缺乏逻辑性和长远规划,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从最优选择的角度……
他居然在跟我分析这个?
我看着他那副认真又窘迫的样子,忽然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莫名的触动。
沈知遥左航,
我打断他,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柔和
沈知遥感情不是做数学题,没有最优解。
左航愣住了,转过头看我,镜片后的眼睛里充满了困惑,仿佛听到了什么颠覆他认知的理论。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只是耳根更红了。
我们沉默地继续往前走。快到地铁站时,他忽然低声说
左航那个跨界点子,我做了进一步的模型推演,可行性很高。资料发你了
沈知遥谢谢
左航不用谢。
他快速说完,几乎是逃也似的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我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笑了。这个冰山,似乎也在被什么一点点融化着坚硬的外壳。
然而,就在我以为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像惊雷般炸响——我母亲工作的那家小工厂,因为经营不善,即将倒闭,她面临失业。
母亲强装镇定,但眼里的焦虑和无助骗不了我。这个家,几乎全靠她那份微薄的薪水支撑。
巨大的压力瞬间袭来。项目刚起步,远水救不了近火。我甚至萌生了退学打工的念头。
那天晚上,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着电脑屏幕上“易校园”的蓝图,又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第一次感到了彷徨和无助。
沈知遥系统……
我在心里无声地呼唤,这个许久没有主动依赖的存在。
统统君【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面临重大生存压力。根据底层协议,可提供应急资金援助方案,但需要支付相应代价(未来收益分成或……情感能量抵扣)。请选择。】
我猛地清醒过来。不,我不能依赖这种不明不白的东西。一旦开口,或许就再也无法摆脱它的控制。
我拒绝了系统的“帮助”。
那一晚,我彻夜未眠。第二天,我顶着浓重的黑眼圈去了工作室。
左航看到我,眉头皱起
左航你怎么了
我勉强笑了笑
沈知遥没事
他盯着我看了几秒,没再说什么,转身去倒了杯热水放在我桌上。
中午,苏新皓默默把他那份没动过的、看起来就很贵的便当推到我面前。
连张泽禹都察觉到了我的异常,没有像往常一样吵吵嚷嚷,只是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嘟囔了一句
张泽禹……有事说话。
看着他们,我心里酸涩又温暖。
下午,我振作精神,联系了所有可能的人脉,询问是否有适合母亲的工作机会。回应寥寥。
傍晚,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走到巷口,却看到一辆熟悉的黑色轿车停在那里。
张极从车上下来,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袋。
他走到我面前,将文件袋递给我,语气一如既往的平淡
张极郊区新开的一个精品超市,在招品控经理。这是招聘信息和负责人联系方式。你母亲的经验,应该符合要求。
我怔住了,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他怎么会知道?他……在关注我家的情况?
张极没有解释,只是看着我说
张极机会给你了,能不能抓住,看你母亲自己。
说完,他转身上车,离开。
我站在原地,手里握着那个轻飘飘却又沉甸甸的文件袋,看着他车子消失的方向,久久无法回神。
这一次,他没有用钱砸,没有用权压,而是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尊重他人能力的……机会。
心底某个冰封的角落,似乎咔嚓一声,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一丝暖意,夹杂着更复杂的情绪,悄然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