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街灯次第亮起,将晏灯的影子在身后拉长、变形。他走在回“家”的路上——系统为他在这个世界安排的临时住所,一个离学校不远的老旧公寓单间。
周遭是下班放学的喧嚣,食物的香气从路边小店飘出,孩童嬉笑打闹着跑过。这一切充满生活气息的日常,却让晏灯感到一种格格不入的疏离。
他是一个没有过去的旁观者,嵌入这个世界执行冰冷的任务。那个哭泣的女孩林晓雨,那些逸散的心光,那个神秘的黑衣人…这些才是他此刻世界的真实组成部分。
【今日心光收获总结:共22点,当前总值25.5/100。进展显著,执行者。】
系统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一如既往的平稳机械,但晏灯却捕捉到了一丝极细微的…满意?
“系统,”晏灯在心中默问,脚步未停,“心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仅仅是情感能量?”
【心光是维持小世界稳定存在的关键性本源能量之一,通常源于智慧生命体强烈、纯粹的情感共鸣与信念凝聚。】
系统给出了一个标准化的解释。
“那么,收集心光的过程,是否会对提供者造成损害?”
晏灯想起了林晓雨痛哭后那疲惫却略显轻松的脸庞。
【不会。心光并非剥夺,更接近于‘共享’与‘见证’。高质量的心光产生于真诚的互动与深刻的理解,该过程通常对提供者具有正向意义,有助于其情绪疏导与自我认知。】
系统顿了顿,补充道,【反之,欺骗与掠夺所得的心光不仅质量低劣,且会对提供者造成不可逆的精神损伤,此行为严重违反系统核心准则。】
这解释让晏灯稍感安心。至少,他的任务并非建立在伤害的基础上。
回到那间陈设简单、几乎没有任何个人痕迹的公寓,晏灯关上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响。寂静瞬间涌来,包裹住他。
他坐在书桌前,打开台灯,昏黄的光线照亮了一小片区域。那个黑衣人的身影和最后那句低语,不断在他脑中回放。
“系统,关于那个异常数据源,黑衣人,是否有新的分析结果?”
【分析持续进行中。该数据源具有高维屏蔽特性,无法精确定位与识别。其行为模式与已知世界崩溃因素均不匹配。初步判断,其目标可能并非世界本身或‘锚点’林晓雨。】
“他的目标可能是我。”晏灯陈述了这个他早已猜到的可能性。
【可能性高达87.3%。执行者,请提高警惕。建议优先完成主线任务。世界稳定性提升后,系统功能将得到增强,或可应对该异常。】
系统的建议听起来合理,却带着一种程序化的回避。
晏灯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失去记忆,但直觉和逻辑思维能力并未受损。系统似乎在刻意引导他忽略那个黑衣人,专注于任务本身。为什么?
“系统,我的记忆丢失,与这个异常数据源是否有关?”
这一次,系统的回应出现了极其短暂的延迟,虽然微乎其微,但晏灯敏锐地捕捉到了。
【记忆清除为绑定系统前的初始状态,原因未知。无法确认与异常数据源是否存在关联。数据库中存在相关加密区域,需更高权限方可解锁。获取更多心光,提升执行者等级,是解锁更多信息的关键。】
又是权限。又是心光。一切都被导向同一个方向:完成任务。
晏灯不再追问。
他意识到,在获得足够筹码之前,系统不会给他真正的答案。他就像棋盘上的棋子,被无形的手推动,而执棋者似乎不止一位——系统,以及那个神秘的黑衣人。
他需要破局的信息。而目前唯一的信息来源,就是林晓雨。
第二天,天气放晴。阳光驱散了连日的阴霾,校园里的气氛也显得轻松了些。
晏灯注意到林晓雨似乎有了一点极其细微的变化。
她依旧独来独往,依旧沉默寡言,但当他走进教室时,她抬起头,目光与他对上后,没有像过去那样立刻惊慌地移开,而是犹豫了一下,极小幅度地、几乎难以察觉地,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心光值+0.5,当前26/100。目标友善度提升。】系统提示。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课间,晏灯拿着数学试卷,再次自然地走到林晓雨桌旁。这一次,他没等开口,林晓雨就主动小声问:
“是……是有题要问吗?”
“嗯,最后一题还是有点不明白。”晏灯将试卷递过去。
林晓雨接过试卷,开始讲解。她的声音依旧很轻,但比之前流畅了许多,偶尔还会抬头看晏灯一眼,确认他是否听懂。
讲解完毕,晏灯道谢后,并没有立刻离开。他状似随意地问:“昨天的手腕,还疼吗?”
林晓雨下意识地摸了摸包扎处,摇摇头:“好多了。谢谢。”
“那就好。”晏灯顿了顿,仿佛不经意地提起,“对了,昨天送你回去的那个槐安小区,看起来挺安静的,离学校也近。”
提到小区,林晓雨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刚刚放松的神经似乎又微微绷紧。“还…还好吧。是老小区了。”
“邻居们都挺好相处?”晏灯继续试探,语气尽量放松,像普通的闲聊。
林晓雨的嘴唇抿了一下,手指蜷缩起来。“……不太清楚。我……我不太和邻居打交道。”
她的反应明确传达出“不想谈论这个”的信号。家庭和周边环境,依然是她的敏感区。
晏灯见好就收,没有再追问,转而聊起了即将到来的月考。林晓雨明显松了口气,也顺着话题说了几句关于复习的事。
【心光值+1,当前27/100。目标对执行者的信任度持续缓慢增长。提示:避免触及明确排斥领域,以防信任倒退。】
晏灯明白这个道理。他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更巧妙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