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世界好坏……
本书标签: 现代 

世界好坏.

世界好坏……

第一章 归客

林砚的越野车碾过最后一截坑洼的山路时,挡风玻璃上突然蒙上了一层薄雾。他抬手抹了把玻璃,指尖触到的凉意让他想起十年前离开青川镇的那个清晨——也是这样的雾,浓得能把整个镇子吞进去。

车停在镇口那棵老槐树下时,王婶正挎着竹篮从杂货铺出来。竹篮里的鸡蛋磕碰出轻响,她抬头看见林砚,篮子晃了晃,鸡蛋滚出来两个,在柏油路上碎成金黄的溏心。“砚娃?你咋回来了?”王婶的声音发颤,伸手要去拍林砚的肩膀,又在半空缩了回去,“你爹……”

林砚喉结动了动,没接话。他从后备箱拎出两个行李箱,帆布面上印着的“青川中学”校徽已经褪色。十年前他就是背着这个牌子的书包离开的,那时爹站在老槐树下,手里攥着皱巴巴的五十块钱,说“别回来了,镇里没出息”。

镇子比记忆里更破了。临街的铺子一半关着门,卷闸门上喷着“旺铺转让”的红漆,被雨水冲得发花。唯一没变的是镇东头的青川河,河水还是绿得发暗,河面上飘着几只破渔船,像浮在水上的朽木。

林砚家在镇子最里头,是栋两层的砖房。院墙塌了一半,院里的石榴树枯得只剩几根枝桠,树干上还留着他小时候刻的“林砚到此一游”。他掏出钥匙开门,锁芯转了三圈才“咔嗒”一声开了,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屋里的摆设和十年前一模一样。堂屋的八仙桌上摆着爹的遗像,黑框里的人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嘴角抿得紧紧的,和他临走时的表情一模一样。遗像前的香炉里插着三根香,香灰已经落了一层,显然是有人定期来打理。

“回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里屋传来。林砚回头,看见张婆婆拄着拐杖走出来,她的头发全白了,眼睛却亮得很,“你爹走的前三天,还在这儿跟我念叨,说你在城里当大记者,肯定忙得没空回来。”

林砚的鼻子一酸,蹲下来给张婆婆搬椅子:“婆婆,我这次回来,想看看爹……也想看看镇里的情况。”

张婆婆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一张泛黄的报纸。“你爹一直留着这个,”她指着报纸上的标题,“你写的《青川河污染调查》,他逢人就说,这是我家砚娃写的。”

林砚看着那张报纸,指尖有些发颤。那是他三年前写的报道,揭露了青川河上游的化工厂偷排污水的事,可报道发出来后,化工厂没停,反而有更多的渔船停在了河面上——渔民们没了活计,只能靠捞河底的垃圾换钱。

“婆婆,这几年镇里……”

“还能咋样?”张婆婆打断他,声音低了下去,“年轻人都走了,剩下的都是老的老、小的小。上个月,你发小家的娃还因为喝了河里的水,上吐下泻住了院。”

林砚的心沉了下去。他这次回来,不只是为了爹的后事,更是因为半个月前收到的一封匿名信。信里只有一句话:“青川河要完了,你回来看看吧。”字迹歪歪扭扭,像是用左手写的,可信封上的邮戳,却是青川镇的。

傍晚的时候,雾又浓了起来。林砚站在院门口,看着青川河的方向,雾气里隐约传来渔船的马达声,断断续续的,像在哭。他掏出手机,想给编辑部打个电话,却发现这里连信号都没有——十年了,青川镇还是像被世界遗忘了一样,困在这片雾里。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争吵声。林砚循声走去,看见几个穿着西装的人正和一个渔民拉扯。渔民手里攥着渔网,脸涨得通红:“这河是我们的命!你们不能填!”

“这是上面批的项目,你懂不懂?”穿西装的人推了渔民一把,“填了河建工厂,给你们发补偿金,不比你打渔强?”

渔民摔倒在地上,渔网散了一地。林砚跑过去扶他,却看见渔民的脸——是发小柱子。柱子的脸上爬满了皱纹,手里的渔网破了好几个洞,指缝里还沾着河泥。

“砚娃?”柱子愣了愣,突然红了眼,“你可算回来了……他们要填河,要建化工厂,说能让镇子富起来,可这河没了,我们咋活啊?”

林砚看着那些穿西装的人,又看了看远处的青川河,雾气在他眼前晃来晃去,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他突然明白,那封匿名信是谁写的了——是青川镇里每一个不想失去家的人。

“柱子,”林砚握紧了拳头,“这河,不能填。”

第二章 迷雾

第二天清晨,林砚被一阵敲门声吵醒。他揉着眼睛开门,看见柱子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一个保温桶,桶里飘出鱼汤的香味。

“俺娘熬的鱼汤,你尝尝,”柱子把保温桶递过来,眼神有些躲闪,“昨天……谢谢你啊。”

林砚接过保温桶,邀柱子进屋坐。屋里的霉味还没散,柱子坐下后,目光落在爹的遗像上,沉默了半天,才开口:“叔走的时候,很安详。他说,等你回来,一定要带你去看看后山的那片林子,说那是你小时候最爱去的地方。”

林砚的心一紧。他小时候确实常跟爹去后山,林子里有很多野果子,爹会爬到树上摘给他吃。后来化工厂建起来,后山的树就开始枯了,他最后一次去的时候,林子里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像一排墓碑。

“柱子,昨天那些人,是哪个公司的?”林砚问。

柱子的脸色暗了下来:“是‘宏图集团’的,听说老板是咱省的大人物。他们上个月就来了,说要填了青川河,建一个大型化工厂,还说要给镇里每个人发五千块补偿金。”

“五千块?”林砚皱起眉头,“填了河,渔民们没了生计,五千块能顶什么用?”

“谁说不是呢,”柱子叹了口气,“可镇里有些人动心了,尤其是那些没了劳力的老人,他们觉得五千块不少了。昨天跟我吵架的那些人,就是镇政府派来的,说要是不同意,就强制填河。”

林砚沉默了。他知道,这种事在偏远小镇很常见,开发商和当地政府勾结,用一点点好处收买村民,然后毁掉他们的家园。他之前写过很多类似的报道,可每次报道发出来,能改变的都很少。

“对了,砚娃,”柱子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俺昨天在河边捡到的,上面写着一些数字,不知道是啥意思。”

林砚接过纸,上面用圆珠笔写着一串数字:“2024.5.12,排污口,3号泵。”字迹和他收到的匿名信很像,只是更工整了些。

“这是……”林砚的眼睛亮了起来,“这可能是化工厂偷排污水的时间和地点!”

柱子愣了愣:“偷排?可他们不是说要建新厂吗?老厂不是早就停了吗?”

“没停,”林砚摇了摇头,“我三年前写报道的时候,他们就说要停,可实际上一直在偷排。这些数字,应该是有人在监视他们的排污情况。”

林砚突然想起张婆婆昨天说的话,发小家的娃因为喝了河里的水住院。他掏出手机,想查一下青川镇最近的水质报告,可还是没信号。他决定,今天就去青川河上游看看,找到那个排污口。

吃过早饭,林砚和柱子背着背包,往青川河上游走。雾还没散,河面上飘着一层薄薄的水汽,呛得人嗓子疼。他们走了大约一个小时,来到一处河湾,河湾里的水泛着黑色的泡沫,岸边的草都枯了,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味。

“就是这儿,”柱子指着河湾里的一个管道,“这就是老厂的排污口,之前一直用土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挖开了。”

林砚蹲下来,用树枝拨开黑色的泡沫,水面下的水是墨绿色的,像一块腐烂的翡翠。他掏出相机,对着排污口拍了几张照片,又用矿泉水瓶灌了一瓶水,水灌进去后,瓶壁上立刻蒙上了一层油膜。

“这些水,要是流进青川河,整个镇子的水源都会被污染,”林砚的声音有些发抖,“柱子,我们必须阻止他们。”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汽车的马达声。林砚和柱子赶紧躲到旁边的草丛里,看见几辆黑色的轿车开了过来,停在排污口旁边。从车上下来几个穿西装的人,其中一个人,林砚认识——是宏图集团的总经理,李建国。

李建国走到排污口前,皱了皱眉头,对身边的人说:“怎么回事?不是让你们把排污口封了吗?要是被记者发现了,麻烦就大了。”

“李总,没办法,”身边的人说,“老厂的设备太旧了,不排污的话,机器就会停。新厂还没建好,只能先这样了。”

李建国骂了一句,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喂,王镇长,你赶紧派几个人过来,把这里守着,别让任何人靠近。另外,补偿金的事,你再跟村民们说说,多给他们加点钱,一定要让他们同意填河。”

挂了电话,李建国又看了一眼排污口,才上车离开。

林砚和柱子从草丛里出来,脸色都很难看。

“砚娃,现在咋办?”柱子问,声音有些发颤,“他们有镇政府撑腰,我们根本斗不过他们。”

林砚握紧了手里的矿泉水瓶,瓶里的水晃来晃去,像他此刻的心情。他知道,这次的对手比他之前遇到的都要强大,可他不能退缩——他是青川镇的人,他不能看着自己的家乡被毁掉。

“柱子,我们先回镇里,”林砚说,“我要把这些证据整理好,发给我的编辑部。另外,我们还要找更多的村民,让他们知道宏图集团的真面目,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就一定能阻止他们。”

柱子点了点头,眼里重新燃起了希望。他看着林砚,突然觉得,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还是像小时候一样,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会轻易放弃。

雾渐渐散了,太阳从云层里钻了出来,照在青川河上,河水泛着微弱的光。林砚看着远处的镇子,心里暗暗发誓:他一定要揭开这层迷雾,还青川镇一个干净的家园。

第三章 暗流

回到镇里,林砚第一件事就是找信号。他骑着柱子的摩托车,在镇里转了一圈,最后在镇口的老槐树下找到了一丝微弱的信号。他赶紧把相机里的照片和矿泉水瓶里的水样照片发给了编辑部,又写了一封邮件,详细说明了青川镇的情况,请求编辑部派记者过来支援。

发完邮件,林砚松了口气,刚要收起手机,就收到了一条短信,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小心王镇长,他和宏图集团勾结很深。”

林砚的心一沉。他之前就觉得王镇长有问题,现在看来,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他回复短信:“你是谁?为什么要帮我?”

过了几分钟,对方回复:“我是青川镇的人,不想看着家乡被毁。明天上午,你去镇政府旁边的茶馆,我有东西给你。”

林砚看着短信,心里有些犹豫。他不知道对方是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陷阱。可他没有别的选择,想要阻止宏图集团,就必须找到更多的证据,而这个人,可能是他唯一的机会。

第二天上午,林砚按照约定,来到镇政府旁边的茶馆。茶馆里很安静,只有几个老人在喝茶聊天。他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一杯茶,等着对方出现。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一个穿着灰色外套的男人走了进来。男人戴着帽子和口罩,看不清脸,他径直走到林砚对面,坐下后,才压低声音说:“林记者,我是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叫赵伟。”

林砚愣了愣:“你是镇政府的人?为什么要帮我?”

赵伟叹了口气,从包里掏出一个U盘,放在桌子上:“我在这里工作了五年,看着王镇长和宏图集团勾结,把青川镇搞得一团糟。我良心不安,可我一个人,什么也做不了。你是记者,只有你能帮我们。”

林砚拿起U盘,问:“这里面是什么?”

“是王镇长和李建国的通话录音,还有宏图集团行贿的证据,”赵伟的声音有些发抖,“昨天他们在排污口的谈话,我也录下来了。这些证据,足够让他们坐牢了。”

林砚的心里一阵激动。有了这些证据,他就能写出一篇重磅报道,揭露宏图集团和王镇长的罪行,阻止他们填河建厂。

“赵哥,谢谢你,”林砚握紧了U盘,“你放心,我一定会把这些证据交给有关部门,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

赵伟摇了摇头:“没用的,李建国在省里有关系,就算你把证据交上去,也不一定能扳倒他们。你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这些证据公之于众,让舆论压力迫使他们停止项目。”

林砚点了点头。他知道赵伟说的是对的,在这种偏远地区,权力往往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只有舆论,才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压力。

就在这时,茶馆的门被推开了,几个穿着黑色西装的人走了进来。为首的人看见赵伟,脸色一沉:“赵伟,你果然在这里!”

赵伟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站起来,对林砚说:“你快走,他们是宏图集团的人!”

林砚刚要起身,就被两个西装男按住了。为首的人走过来,一把夺过林砚手里的U盘,冷笑着说:“林记者,多管闲事,可是要付出代价的。”

赵伟想冲过来救林砚,却被一个西装男打倒在地。林砚挣扎着,大喊:“你们想干什么?我是记者,你们不能动我!”

“记者?”为首的人嗤笑一声,“在这里,我们想动谁,就动谁。把他们带出去!”

林砚和赵伟被拖出茶馆,塞进了一辆黑色的轿车。轿车发动起来,朝着青川河上游的方向开去。林砚看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心里有些绝望。他知道,这次可能真的要栽了。

轿车开了大约一个小时,停在了一处废弃的工厂里。林砚和赵伟被拖下车,带进了一间破旧的厂房。厂房里空荡荡的,只有几个灯泡挂在天花板上,发出昏暗的光。

李建国坐在一张椅子上,手里夹着一支烟,看见林砚,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林记者,我们又见面了。你是不是觉得,凭你一个人,就能阻止我的项目?”

林砚瞪着李建国:“李建国,你非法排污,行贿官员,还绑架记者,你就不怕法律的制裁吗?”

“法律?”李建国哈哈大笑,“在这里,我就是法律!你以为你写的那些报道,能奈我何?我告诉你,青川河,我填定了,化工厂,我也建定了!谁也拦不住我!”

赵伟挣扎着站起来,大喊:“李建国,你会遭报应的!青川镇的人不会放过你的!”

李建国的脸色沉了下来,他挥了挥手,两个西装男走过来,对着赵伟拳打脚踢。林砚想冲过去,却被按住了。他看着赵伟被打倒在地,嘴角流出血来,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

“李建国,你住手!”林砚大喊,“有什么事,冲我来!”

李建国停止了挥手,他走到林砚面前,拍了拍他的脸:“林记者,我给你一个机会。你把你相机里的照片删掉,再写一篇报道,说青川河的水质没有问题,宏图集团的项目是为了青川镇的发展,我就放了你和赵伟。否则,你们就永远留在这里吧。”

林砚看着李建国,心里犹豫了。他知道,如果他答应李建国,他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青川镇的人也会永远被蒙在鼓里。可如果他不答应,他和赵伟可能真的会死在这里。

就在这时,厂房的门突然被推开了,一群警察冲了进来,大喊:“不许动!”

李建国和他的手下都愣住了。为首的警察走过来,亮出证件:“李建国,我们接到举报,你涉嫌非法排污、行贿、绑架,现在正式逮捕你!”

李建国挣扎着:“你们搞错了!我是宏图集团的总经理,你们不能抓我!”

“少废话,带走!”警察说完,就把李建国和他的手下铐了起来,押了

全文完.

世界好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