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记忆展”开展那天,顾秋拾和江言戈提前半小时到了博物馆。展厅里已经布置妥当,正中央的展柜里,深棕色的日记本旁放着顾景明的信,玻璃上贴着一张小小的说明卡,写着“1998年的守护与牵挂”。
江言川也来了,穿着一件干净的白衬衫,手里拎着一个纸包。“这是我托人找的老配方,按林晚日记里写的桂花糕做的。”他把纸包递给顾秋拾,“开幕式结束后,我们一起去老槐树下分了吧,就当是……给他们的回信。”
顾秋拾捏着纸包,指尖能摸到桂花糕的温热,心里突然泛起一阵柔软。开幕式上,馆长请他上台讲日记的故事,他站在聚光灯下,看着台下满是期待的眼神,从发现日记本的那个雨天说起,讲到阁楼的相框、护城河边的遗书、城隍庙的陷阱,最后落在顾景明信里的三花猫和桂花糕上。
“他们从来不是想守护什么宝藏,只是想守住老城区的烟火气。”顾秋拾的声音有些发颤,“现在,我们替他们做到了。”
台下响起掌声时,顾秋拾看见展厅的角落,一个老太太正用手帕擦眼泪。散场后,老太太走过来,拉着他的手说:“我是林晚的邻居,当年她总给我送桂花糕,说等景明回来,就结婚。”老太太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旧照片,照片上林晚和顾景明站在老槐树下,手里捧着一个桂花糕模具,笑得格外灿烂,“这张照片,你们拿着吧,放在展柜里,让更多人看看他们的样子。”
顾秋拾接过照片,眼眶发热。江言戈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去老槐树下。”
三人走到老槐树下时,夕阳正好。顾秋拾把桂花糕放在铺好的油纸布上,江言川拿出三个小盘子,江言戈则从包里掏出一瓶桂花酒——是他特意从民俗研究所的老库房里找到的,标签上写着“1998年秋”。
“顾景明,林晚,我们来看你们了。”江言川倒了两杯酒,放在树根旁,“凤灵玉守好了,老城区也好好的,你们放心吧。”
顾秋拾拿起一块桂花糕,咬了一口,甜而不腻的桂花味在嘴里散开,和他想象中林晚做的味道一模一样。他抬头看向老槐树,枝叶间的夕阳像撒了把碎金,恍惚间好像看到两个年轻的身影站在树下,正朝着他们微笑。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老槐树上落下几片叶子,正好落在桂花糕的油纸布上。江言戈捡起一片叶子,发现叶子的背面竟有一道淡淡的纹路,像极了凤凰的翅膀——和凤灵玉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是他们在回应我们吧。”顾秋拾笑着说,把叶子夹进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
天色渐渐暗下来,三人收拾好东西,慢慢往回走。路过青简书屋时,顾秋拾看见橱窗里的画册旁,多了一个小小的桂花枝,是书店老板特意放的。“老板说,以后每周都要换新鲜的桂花枝,就当是替林晚守着这份喜欢。”顾秋拾跟江言川、江言戈解释。
江言川点了点头,突然说:“民俗研究所打算开一个‘老城区守护档案’,把顾景明、林晚的故事,还有我们这次的经历都记下来,以后再有人遇到类似的事,也能有个参考。”他看向顾秋拾,“想邀请你一起做档案整理,你愿意吗?”
顾秋拾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我愿意!”他早就把老城区当成了家,能为这里做些事,是他现在最想做的。
江言戈拍了拍他的肩膀,眼里满是笑意:“以后我们又能一起‘冒险’了,不过这次,是为了守护更多人的烟火气。”
顾秋拾看着身边的两人,又看了看窗外的老槐树和暖黄的路灯,心里突然格外踏实。他知道,那本陌生的日记本带来的故事,从来都不是结束。未来,他们会在老城区的烟火气里,继续书写新的守护故事,就像顾景明和林晚当年那样,用温柔和坚定,守住这里的每一缕风、每一片叶、每一个人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