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墨韵织梦
月瑶离去已有三日,顾云深院中的那幅《星月绘卷》却依旧流光溢彩。墨迹不干,星子不落,引得镇上百姓纷纷前来围观,称其为"仙迹"。
但顾云深心中不安日渐浓重。他不仅重现光明,笔下更添灵韵,所作花鸟竟能引真蝶驻足,所绘溪流似有潺潺水声。这超乎常理的力量令他惶恐——尤其是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能听见极轻微的咳嗽声,若有若无,带着奇异的金玉之音。
第四日拂晓,他终于在画案边发现异样:一幅未完成的月瑶肖像旁,落着几点金彩,如凝固的琉璃,触之温润。
"仙子..."他心头一紧,想起那日她苍白的面色。
循着金彩断断续续的痕迹,他一路寻至城西废窑。窑洞深处有微光闪烁,异香萦绕。
顾云深放轻脚步,只见月瑶闭目跌坐在地,周身月华明灭不定。她左臂衣袖半卷,小臂以下竟透明如水晶,内中金光流转缓慢似凝滞的釉彩。那柄从不离手的蒲扇搁在一旁,扇面星纹黯淡。
"您受伤了!"顾云深脱口而出。
月瑶倏然睁眼,紫袖垂落遮住异状:"谁允你来的?"语气仍是清的,却带上一分罕见的急厉。
"您的伤因我而起。"顾云深跪坐在地,"我能做什么?"
月瑶沉默片刻,苦笑:"凡尘浊气反噬,非药石能医。"见他面色惨然,又放缓声音,"但有一法——需借人间至纯之情凝我仙根。只是..."
"只是什么?"
"需你以灵墨绘出众生真心,我从中汲取善念。但每绘一人,你便承其一段心绪,悲喜苦乐皆入你怀。"
顾云深毫不犹豫:"我愿一试。"
月瑶凝视他良久,轻叹:"痴儿。"
她以蒲扇引窑中积灰,虚划一圈:"既如此,明日此时,携画来见。"
灰圈落地成镜,映出万千红尘倒影。
---
顾云深归家即闭门作画。
他先画隔壁丧子的老妪。笔尖沾墨时,老妪半生悲苦汹涌而来:稚儿嬉笑、战火分离、白骨难认...顾云深泪落宣纸,笔下老妪却渐渐笑容慈祥,怀中虚抱的婴儿泛起柔光。
一幅既成,镜中老妪影像果然明亮几分。
他又画街头卖粥少女。那姑娘每日赠粥于孤老,自己常忍饥挨饿。笔触过处,暖意融融,顾云深只觉饥肠辘辘中升起奇异饱足感。
第三幅画镇西铁匠。汉子为护邻里断过恶霸一臂,自此夜夜惊梦。顾云深绘其举锤姿态时,惧与勇交织冲撞,几乎握不住笔。
待到月升中天,他已完成七幅肖像。案边金彩渐盛,体内却如沸水翻腾,众生情绪撕扯心神。
最后一笔落下,他伏案剧颤,忽闻轻笑。
抬头见月瑶倚门而立,气色稍复,左臂也已凝实如常。她指尖掠过画纸,点点金芒汇入袖中。
"滋味如何?"她眼含戏谑,"人间百味,比之仙酿如何?"
顾云深勉力开口:"若...若这便是众生日常,仙子何以独承?"
月瑶笑意微淡:"因我非人。"转身欲走。
"请仙子教我续画之法!"顾云深急道,"镇上心灯将灭者,何止七人!"
月瑶回首,眸中星月流转:"你可知长此以往,你将再非凡俗?承情太多,或成灵媒,或...沦为疯癫。"
"总比麻木求生强。"
四目相对,她终是颔首:"明日此时,再备七幅。"
夜风拂过,她身影散去。唯留异香袅袅,案上多了一盏琉璃皿——内盛金彩流转的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