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立盟·新章
万影山外围,莽莽苍苍的原始林海边缘,有一处被世人遗忘的谷地。此地三面环山,唯有一条隐秘溪涧通往外界,谷中地势却意外平坦,芳草萋萋,野花星点,更有温泉泊泊,蒸腾着稀薄的白雾,仿佛一块被戾气时代遗漏的净土。
然而,此刻聚集在谷地中的三十余人,身上却带着与这片宁静格格不入的伤痕与风霜。他们衣衫褴褛,大多身上带伤,眼神中混杂着劫后余生的茫然、失去同伴的悲恸,以及对未来的深深忧虑。他们是风雅盟最后的火种。
顾云深站在众人之前,原本清俊的面容刻满了疲惫,连续多日的恶战与月瑶的消散,几乎抽干了他的心力。但他脊梁挺得笔直,那双曾描绘星月、承转众生的眼眸,虽布满血丝,深处却已重新燃起一丝不肯熄灭的火焰。他身旁,白芷依旧一袭素衣,脸色苍白如纸,额间那道束缚她多年的守护印记已然消失,眉心光洁,却平添了几分令人心碎的脆弱与一种奇异的、破而后立的宁静。林清客则靠在一块青石上,气息萎靡,昔日游戏风尘的洒脱被沉重取代,唯有眼神依旧锐利,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谷地中央,由林清客以残余画境之力稍加平整的一方青石平台,被清理出来。平台古朴粗糙,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
顾云深深吸一口气,那气息带着谷中草木的清新与泉水的湿意,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不高,甚至有些沙哑,却奇异地穿透了溪流的潺潺与风的呜咽,清晰地落在每个人心上:
“诸位同道,”他目光扫过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看到了他们眼中的痛苦与迷茫,“我们能站在这里,呼吸着未被浊气彻底污染的空气,是无数同伴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仙子……她为我们燃尽了最后的光。”
提到月瑶,人群中传来压抑的啜泣声,顾云深自己的心脏也如同被无形之手狠狠攥紧,但他强迫自己继续说下去:
“悲伤,是应该的。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仙子守护的,从来不是某一个人,而是这世间尚存的风雅,是人心深处不肯湮灭的光。她走了,但这风雅,这光,需要我们继续守护下去。”
他走到那青石平台前,动作缓慢而郑重地从怀中取出一样事物。那并非神兵利器,也非灵丹妙药,只是一枚巴掌大小、边缘带着些许焦融痕迹、却通体流转着温润青白色光华的瓷片。这是月瑶消散前,留给他的,承载着阿青最后守护意志与她自身一缕灵犀的碎片。
当顾云深将这枚瓷片轻轻安放于青石平台中央时,瓷片与石台接触,发出了一声极其微弱、却仿佛直接敲击在灵魂之上的清越鸣响。那声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悲悯与坚韧,瞬间抚平了场中不少人心头的躁动与绝望。
“此地,名为望瑶居。”顾云深的声音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此台,名为镜心台。它并非坟墓,而是灯塔。我们在此遥望的,不是逝去的背影,而是她指引的方向,是她未曾完成的志愿。”
他转向白芷。白芷微微颔首,将碧泉箫凑近唇边。这一次,她吹奏的并非激昂的战歌,也非悲怆的哀乐,而是一段极其舒缓、空灵的旋律。箫音如月下流泉,洗涤着尘埃;如清晨鸟鸣,唤起着生机。这箫音中,蕴含着她斩断枷锁后的新生意志,以及对未来一丝渺茫却坚定的希望。
与此同时,顾云深再次提起画笔。他没有蘸取任何颜料,而是并指如刀,在左手掌心轻轻一划——早已干涸的心头,竟再次被他逼出几滴带着淡金色光泽的、浓稠如墨的心血。他以指代笔,以血为墨,就在镜心台上方的虚空中,缓缓勾勒。
他画的并非具体的日月星辰,也非山川社稷,而是一种“意”。一种汇聚了在场所有人对月瑶的思念、对逝者的哀悼、对生存的渴望、以及对守护风雅之决心的——“共情”。
随着他的勾勒,与白芷箫音的流淌,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枚青色瓷片光芒微涨,仿佛被注入了活力。而顾云深以血描绘的那片虚无,开始有光影汇聚,有情念交织。渐渐地,一面模糊的、非金非玉、似真似幻的镜之虚影,在镜心台上方缓缓凝聚、浮现。
镜面并非光滑如鉴,而是如同窑变般,流淌着混沌初开般的色彩,其中仿佛有破碎的山河在重组,有黯淡的星辰在重新点亮,更隐约映照出下方每一张带着泪痕却目光渐趋坚定的面孔。镜影深处,一抹熟悉的紫衫倩影仿佛惊鸿一瞥,留下淡淡的梨涡浅笑,随即隐没于流转的光晕之中。
“此乃风雅镜!”顾云深收回手指,掌心伤口在金芒闪烁间缓缓愈合,他脸色更白,眼神却亮得惊人,“它无形无质,存于我等心间。它映照的,非仅是容颜,更是你我心中的风骨与雅意,是连接我等信念的桥梁!从今往后,它便是我新风雅盟之象征,指引我等前行之路!”
望着那面凝聚了逝者遗志与生者信念的镜影,幸存者们仿佛找到了主心骨。泪水依旧在流,但眼神中的迷茫已逐渐被一种新的、名为“责任”与“传承”的光芒所取代。他们自发地围拢过来,对着镜心台与风雅镜虚影,深深一揖。
星火,虽微弱,却在这名为“望瑶居”的谷地中,顽强地重新点燃。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充满艰难与希望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