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踏入第2舞蹈练习室,林星悦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四面巨大的镜子仿佛冰冷的监视者,倒映着每一个进入其中的人影。昨日的惊魂记忆犹新——镜中扭曲的影像、冰冷的体温、失控的关节,还有最后那个诡异的微笑。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规则已经读过,也亲身验证过一部分。现在要做的,就是更加小心地应用它们。
彩文老师已经站在练习室中央,依旧是那身干练的舞蹈服,表情严肃,目光如扫描仪般扫过陆续进来的学生。当她的目光掠过林星悦时,似乎微微停顿了半秒。
[她记得我?记得我昨天‘扭伤’的事?] 林星悦心里咯噔一下,连忙低下头,避开视线,快步走到队伍后排。
课程开始,依旧是严格到近乎苛刻的基本功训练。林星悦全神贯注,努力跟上节奏,同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她谨慎地使用着镜子的反射来纠正动作,但绝不敢长时间凝视任何一点,尤其是其他同学或者自己的影像。
规则B.6、B.7、C.11 像紧箍咒一样套在她的意识里。
也许是她的谨慎起了作用,前半节课虽然辛苦,但并未发生明显的异常。镜中的影像似乎都老老实实地跟随着本体,音乐也稳定播放。
然而,就在进行一组需要快速变换队形的练习时,林星悦注意到了一点不协调。
在她斜前方的宁雪艳,动作一如既往的精准有力,充满了表现欲。但林星悦敏锐地发现,宁雪艳在做一个连续的旋转动作时,她镜中的影像,旋转的圈数似乎比本体多出了半圈,并且定格时的面部表情,带着一种本体所没有的、近乎狞厉的决绝。
这差异极其细微,转瞬即逝,若非林星悦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几乎无法察觉。
[规则B.7……镜中影像出现差异……] 林星悦心头一紧,立刻移开目光,更加专注地模仿着彩文老师的标准动作,不敢有丝毫分心。她注意到,彩文老师的目光也似乎不经意地扫过宁雪艳的方向,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彩文老师也发现了?] 这个发现让林星悦心中微动。
课程进行到后半段,彩文老师让大家分组练习一段新教的组合。林星悦被分到和另外两个不太熟悉的练习生一组。练习了几遍后,彩文老师开始巡视指导。
当彩文老师走到林星悦这一组时,她停下了脚步,目光落在林星悦身上。
“你,”彩文老师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林星悦瞬间绷紧了神经,“昨天的‘伤’,好了?”
“好……好多了,谢谢老师关心。”林星悦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彩文老师没有说话,只是用一种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着她,那目光锐利得仿佛能穿透表象。过了几秒,她才缓缓说道:“你的身体协调性还有待提高,但……感知力不错。”
感知力?林星悦一愣。是指她对动作的领悟,还是……对“异常”的察觉?
彩文老师没有解释,转而指出了她们组动作的几个问题,语气依旧严厉。但在她转身离开,走向下一组之前,她用只有林星悦能听到的音量,极快地说了一句:
“镜子里的东西,看得越清,陷得越深。控制你的‘注意力’,比完成动作更重要。”
说完,她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林星悦僵在原地,心脏狂跳。
彩文老师这句话,几乎是直接印证了规则的核心,并且给出了超越规则的、更具主动性的建议!
她不是在简单地要求学生遵守规则,而是在教导她如何在这种诡异的环境下,更好地运用自身的能力(感知力)去“控制”局面,而不是被动地“规避”!
[她知道!她清楚地知道镜子的异常!而且她在……点拨我?] 这个认知让林星悦感到震惊。彩文老师严厉的外表下,似乎隐藏着另一种意图。
是因为她昨天果断“处理”了关节失控的问题,展现了一定的应变能力?还是因为她的“感知力”引起了老师的注意?
无论如何,彩文老师的这句警告,价值千金。它让林星悦意识到,在这个规则怪谈的世界里,或许除了死守规则,还存在一种更高级的生存方式——在理解规则本质的基础上,主动掌控自身与异常之间的界限。
剩下的练习时间,林星悦努力实践着彩文老师的建议。她依然借助镜子,但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影像,而是尝试着主动分配“注意力”——只将必要的、用于纠正动作的注意力投向镜子,一旦完成确认,立刻将视觉焦点和心神收回到自身的体感和彩文老师的示范上。
她发现,这样做虽然一开始有些别扭,需要极强的精神控制力,但确实有效地减少了她从镜子中接收到那些细微异常信息的频率,那种精神上的无形压力也似乎减轻了一些。
下课铃声响起时,林星悦感觉比昨天轻松了不少,不仅仅是身体上,更是精神上。
她随着人群走向门口,准备再次向镜子鞠躬。经过彩文老师身边时,她鼓起勇气,低声快速地说了一句:“谢谢老师。”
彩文老师没有看她,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前方,仿佛什么都没听到。但林星悦注意到,她紧绷的下颌线条,似乎微不可察地柔和了一瞬。
离开舞蹈室,林星悦的心情有些复杂。恐惧依旧存在,但多了一丝微弱的希望。她似乎……找到了一点在这个世界里,除了被动遵守规则之外,还能主动去做的事情。
控制注意力,控制感知的边界。
这或许会成为她接下来面对更多未知危险时,最重要的武器。而彩文老师这位看似冷酷严格的导师,其真实的立场和意图,也成为了她需要重新评估和关注的重点。
---
第十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