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总部的裁撤刀锋终于精准地落到了海口零售公司。
正式命令要求:即刻裁减三分之一员工,削减所有非必要运营成本,为最终的“业务清算”做准备。
命令冰冷而强硬,没有回旋余地。一时间,公司里人心惶惶,谁都知道,被选中离开的人,在这个时间点,几乎意味着失业。
陈末看着这份命令,沉默了整整一个下午。他知道,这不仅是裁人,更是要让他亲手斩断自己刚刚凝聚起来的那点人心和希望,彻底沦为总部的清算工具。
但他也看到了命令之外的缝隙。
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
他没有动那些混日子的老油条,也没有动那些关系盘根错节的本地员工。他第一个裁掉的,竟是他自己一手搭建、最为倚重的核心小团队——林薇、老赵,以及其他几位在近期表现出色、被他委以重任的员工。
名单公示时,一片哗然。所有人都认为陈末疯了,或者终于向总部屈服,开始挥刀向自己人表忠心。
林薇愣住了,眼圈发红,难以置信。老赵则沉默地低着头,猛抽着烟,背影佝偻了许多。
陈末没有过多解释,只是高效地为他们办理了离职手续,并按最高标准支付了补偿金。
然而,就在裁员手续办完的第二天。
一家名为“椰风生活”的新公司在海口悄然注册成立。法人代表是赵德柱,运营总监是林薇。公司的业务范围,与原来的海口零售高度重合,但更轻量化,更聚焦本地社区和线上渠道。
被陈末“裁掉”的所有员工,一个不少,全都在“椰风生活”拿到了新的聘书,薪资待遇甚至略有提升。
原来,在这一个月里,陈末暗中推动这个小团队尝试的业务新模式——社区团购、精准批发、临期品特卖——已经跑通了闭环,产生了微利,具备了自我造血的能力。陈末早就预见到总部的裁撤不可避免,他利用最后的时间,秘密协助他们完成了新公司的所有法律和财务架构搭建。
“椰风生活”成立的当天下午,陈末代表宏海集团海口零售公司,与“椰风生活”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
协议规定:宏海零售将其滞销库存、本地渠道维护以及部分末端物流业务,以优惠价格外包给“椰风生活”运营。宏海降低了成本,盘活了资产,而新成立的“椰风生活”则获得了稳定的启动业务和收入来源。
一举两得。
没有人失业,反而焕发了新生。原本沉重的包袱,通过这种奇特的“外科手术”,被剥离出去,变成了一个轻盈且有活力的合作方。
林薇和老赵这才明白陈末的深意。他不是抛弃,而是用另一种更彻底的方式保护了他们,并给了他们真正的自主权。
老赵握着新公司的公章,手有些抖,对陈末说:“陈总,这……这恩情太大了……”
陈末拍了拍他的肩膀:“赵总,以后是合作伙伴了。好好干。”
他转头看向眼眶还红着却精神焕发的林薇:“林总监,线上推广方案这周我要看到数据反馈。”
他用自己的方式,既执行了总部的裁撤命令(确实减少了海口公司的在编人员和成本),又保住了所有人的饭碗,甚至为这个濒死的公司找到了一条潜在的出路。
消息传回总部,刘伟等人哑口无言,他们挑不出任何程序上的毛病,却仿佛一拳打在了空处,浑身难受。苏曼得知后,对着电脑屏幕,忍不住轻笑出声,低声骂了句:“这小子……真是够贼的。”
陈末站在海口公司简陋的办公室里,窗外是蔚蓝的大海。他知道,这场仗,他暂时赢了半步。但和总部的博弈,还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