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审计制度推行后的第一个贺岁档,成了检验娱乐圈新风气的试金石。没有了“幽灵场”的虚假繁荣,没有了买水军刷出的虚高口碑,几部影片靠着真实质量厮杀,最终一部小成本现实题材电影凭借扎实的剧情和演员的真诚表演逆袭夺冠,票房和口碑双丰收。
沈知夏带着工作室的人去影院看了这部电影。散场时,听到后排的观众说:“好久没看到这么踏实的电影了,不用猜有没有水分,看得真舒服。”
她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大概就是她一直追求的“清朗”——不是没有竞争,而是竞争回归到作品本身;不是没有热度,而是热度源于真实的喜爱。
【系统提示:检测到行业生态持续优化,公众满意度达85%,触发“阶段性总结”。宿主自绑定系统以来,累计揭露人设造假案例37起,推动行业规范文件5项,协助建立监管机制2套,获得“国民监督官”称号。】
“国民监督官?”沈知夏看着系统面板上的新称号,笑了笑。这个称呼比任何积分奖励都让她觉得沉甸甸。
这天,她接到了一个特殊的邀请——去参加全国影视行业规范发展大会,作为唯一的“民间代表”发言。
大会现场星光熠熠,却少了往日的浮华。台下坐着的,有资深导演,有头部艺人,有影视公司老板,还有来自各地的监管部门代表。沈知夏走上发言台,看着台下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想起了这一路遇到的人和事。
“大家好,我是沈知夏。”她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很多人认识我,是因为我拆穿过不少‘人设’,扒出过不少黑幕。但今天我想说,‘鉴渣’从来不是目的,我们真正要做的,是重建娱乐圈的‘信任’——观众对作品的信任,行业对规则的信任,每个人对真实的信任。”
她没有列举数据,也没有控诉过往,只是讲了赵晓雅为父追凶的坚持,讲了江辰退圈后踏实生活的平静,讲了那位亏损股民发来的感谢短信。“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娱乐圈从来不是孤立的名利场,它连接着无数人的情感和生活。我们在这里创造的,应该是能给人力量的作品,而不是欺骗;我们追求的,应该是配得上热爱的成就,而不是捷径。”
发言结束后,台下响起了长久的掌声。导演协会的老会长站起来,对着她深深鞠了一躬:“谢谢你,让我们这些老家伙看到,这个圈子还有救。”
散会后,一个年轻的编剧拦住她,递过来一个剧本:“沈老师,这是我写的剧本,讲的是一群记者追查真相的故事。以前总觉得没人会拍这种题材,现在……我想试试。”
沈知夏接过剧本,封面上写着四个字:《追光者》。
她抬头看向那个年轻编剧,眼里有光。“一定会有人拍的。”
回到工作室,林姐正对着电脑欢呼:“知夏,你看!‘星途合规档案库’的用户突破一个亿了!”
屏幕上,那个代表着“合规”的图标亮得耀眼。沈知夏走过去,看着档案库里不断更新的艺人动态——有人因为扎实的作品提升了评分,有人因为公益善举获得了加分,有人因为坦诚道歉被公众原谅……这里不再只有“鉴渣”的冰冷,更多的是成长的温度。
【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已完成“娱乐圈清朗”核心使命,系统功能将全面升级为“社会信任体系辅助”,持续服务于更广泛的领域。】
沈知夏看着系统提示,没有惊讶,反而觉得理所当然。信任的建立,本就不止于娱乐圈。
傍晚,她收到了江辰的消息,是一张照片——他的小饭馆门口挂着新招牌,上面写着“追光小馆”,照片里,他抱着孩子,妻子站在旁边,一家三口笑得灿烂。配文是:“听说有人在讲追光者的故事,我们也算一个。”
沈知夏笑着回复:“算,都算。”
她走到窗边,夕阳正缓缓落下,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柔的橙红。城市的灯光开始亮起,像无数盏灯,照亮了回家的路。
她想起刚穿越时,只想完成任务回到原世界;而现在,她庆幸自己留了下来。因为她终于明白,所谓的“事业”,从来不是完成某个目标,而是找到一件值得用一生去守护的事。
娱乐圈的清朗之路还在继续,或许永远没有真正的终点。但只要还有人愿意举起光,愿意相信真实的力量,这条路就会一直延伸下去。
沈知夏拿起桌上的《追光者》剧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光在哪里?在每个不放弃寻找的人眼里。”
她的故事,也是所有追光者的故事。
未完待续,却已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