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食谱惊魂:古代求生存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言情 

第二章 野菜粥香,绝境微光

食谱惊魂:古代求生存

林晓扶着斑驳黄泥墙,指尖抠着墙面泥块,好一会儿才勉强站稳。双腿沉如灌铅,每走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眩晕感袭来时,她不得不闭眼缓神。阿豆连忙伸手扶住她,声音发颤:“姐姐,还难受吗?要不歇会儿再找吃的?”

“没事,”林晓睁眼,强压眩晕,揉了揉阿豆的头发,挤出安抚的笑,“姐姐只是饿了,煮点热粥喝就有力气了。”她清楚,眼下根本没“歇着”的时间,空肚子只会让身体更虚弱。

挪到屋角豁口陶碗前,看着碗里剩的小半浑浊水,她转头打量破屋:灶台积着厚黑灰,铁锅歪斜架着,锅底沾着焦痕,旁边柴火受潮发胀,一捏就出水。想做饭,得先解决“能烧的火”和“能煮的锅”。

“阿豆,家里除了麦种,还有别的吃的吗?”林晓尽量让语气轻松,怕勾他想家。

阿豆眼神黯淡,绞着衣角摇头:“爹娘走后就剩灶台下的麦种了,爹娘说麦种要种地,我没敢动,每天就挖点草根……”声音越说越小,头也低了下去。

“那柴火呢?有松针、干草之类干燥的吗?”林晓追问。

“有!”阿豆突然抬头,眼睛亮了,“后山背阴石缝里有干松针,我昨天捡了藏在柴堆最下面,怕李大叔抢!”他拉着林晓跑向柴堆,小脸上满是藏得好的骄傲。

林晓点头,让阿豆翻出那包干松针——巴掌大的破布包裹着,干燥酥脆还带松木香,是绝佳引火物。她扶墙挪到灶台边,用石头刮掉锅上黑灰,想起原主记忆:这锅是阿禾爹娘结婚时打的,虽用了十几年、补过好几次,却厚实耐用,清理干净就能用。

“阿豆,你帮姐姐看着灶台,别让火星溅到衣服,我们先烧热水。”林晓把松针塞进灶膛,铺上枯叶,用两块石头摩擦生火。现代用惯了天然气,这种原始方式让她手忙脚乱,火星好几次刚燃就被吹灭,指尖也磨得发疼。但看着阿豆期待的眼神,她耐住性子调整呼吸,慢慢对着火星吹气。

许久,灶膛终于冒出青烟,松针和枯叶“噼啪”燃烧,橘红火苗舔舐锅底,铁锅渐渐温热。水烧开后,林晓先给两人各倒一碗,煮沸的浑水虽不清澈,却杀死了细菌,喝着安心。温水滑过喉咙,像暖流涌进胃里,身体渐渐有了力气,头晕也缓解不少。

“阿豆,你在家等着,我去后山找野菜,很快回来。”林晓把剩水倒进陶碗,背上破旧布篓,蹲下身叮嘱,“有人敲门先问是谁,不认识就说姐姐挖草药去了,让他们晚点来,知道吗?”饥荒年人心难测,村里已发生过抢粮的事,她不能让阿豆独自面对危险。

阿豆用力点头,跑到床边从枕头下掏出块磨亮的燧石,塞进林晓手里:“姐姐,这个能打火还能砸东西,遇到坏人就用它!”燧石温热光滑,显然是他常摩挲的宝贝。

林晓心头一暖,握紧燧石摸了摸他的头:“真乖,姐姐知道了,等我回来给你做好吃的。”

出门后,冷冽山风裹着泥土枯草气息吹来,林晓打了个哆嗦,裹紧单薄粗布衣。望向村子,家家户户烟囱都是冷的,田埂上几个面黄肌瘦的人影低头翻找,眼神麻木,见她路过也只是扫了一眼。

她不敢耽搁,沿记忆往后山走。山路崎岖,布满碎石枯枝,她走得慢,每步都踩稳,同时紧盯路边植物。虽研究过《野菜图谱》,但古代植物叶片纹路、茎秆颜色有细微差异,她必须谨慎,绝不能误食毒草。

走了约半个时辰,她在背阳山坳停下——几株嫩绿野菜从枯草堆里冒出来,叶片圆润带锯齿,茎秆沾着细密白绒毛,是蒲公英!她心中一喜,用燧石小心挖开泥土,蒲公英根须粗壮,带着清香。她知道,蒲公英嫩叶可煮汤凉拌,根煮水能清热解毒,正好缓解她和阿豆的内热,于是将整株挖起抖掉泥土,放进布篓继续搜寻。

很快,她又在石缝里找到灰灰菜——叶片卵形、背面泛紫,是常见救命野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干枯草丛下发现马齿苋,肥厚叶片储满水分,掐断茎秆能渗汁液,煮粥格外清甜。她将野菜分类放进布篓,盘算着用蒲公英根煮水,嫩叶和灰灰菜、马齿苋煮粥,加麦粉增稠,既能果腹又能补营养。

准备返回时,她瞥见灌木丛里几点红色果实,拨开一看是山楂——虽只有指甲盖大、表皮带褐斑、数量不多,但酸甜的山楂能开胃、补维生素C,缓解疲劳。她小心摘下放进布篓深处,刚转身,一阵急促脚步声和男人粗鲁的笑骂声传来:“他娘的,连只兔子都没有!再找不到吃的要饿死了!”“往前找,说不定能捡到野菜根,或抢到别人藏的粮食!”

林晓脸色一变,屏住呼吸躲到老槐树后,透过树叶缝隙看——三个穿破烂短打的男人拿着猎叉走过,为首的刀疤脸正是阿豆提过的地痞李大叔。她攥紧燧石,指节发白,直到几人身影消失、声音远去,才长长舒气,后背已惊出冷汗,衣服浸湿贴在身上冰凉。

她不敢停留,拎着布篓加快脚步赶回。到家时,阿豆正趴在门口石阶上,眼巴巴望着山路,见她回来立刻蹦起跑过来:“姐姐,你回来了!找到吃的了吗?”

“找到了,你看。”林晓晃了晃布篓,笑着拿出野菜和山楂,“今天有热粥喝,还能吃酸甜果子。”

阿豆瞪圆眼睛,想摸又不敢,怕是幻觉。林晓揉了揉他的头,进厨房准备做饭。她先挑出蒲公英根,反复冲洗干净切段煮水;再把蒲公英嫩叶、灰灰菜、马齿苋摘净去老茎,用清水淘洗到没有泥土杂质。

那点珍贵的麦种,她只取了一小把——这是姐弟俩未来的希望,绝不能一次吃完。她用石头将麦种碾成粗糙麦粉,虽混着细麦麸,却已是难得的“细粮”。

蒲公英根水烧开后,她放进野菜搅拌,等野菜煮软发蔫,再慢慢撒麦粉,边撒边用木棍快速搅拌防结块。白色麦粉让汤水变浓稠,野菜清香混着麦香渐渐弥漫开来。

林晓盛了两碗粥,吹凉后递给阿豆:“快尝尝,小心烫。”

阿豆捧着碗,先吸了吸鼻子,再小口喝起来。温热的粥带着野菜清爽和麦粉醇厚,没有草根苦涩和泥土腥味,他眼睛瞬间亮了,含糊道:“姐姐,好好吃!比草根好吃一百倍!”

林晓也端起碗喝,粥虽稀,只能稍微垫肚子,却是干净安全的热食,比原主吃的草根树皮强太多。

“以后姐姐每天给你做好吃的,等攒够力气,就把爹娘留下的地翻了种麦种,秋天收获了就能吃白面馒头了。”林晓放下碗摸了摸阿豆的头,眼神坚定。

一口热粥下肚,暖了胃,也让林晓在这陌生残酷的古代,找到一丝“家”的微光。她知道,这只是求生第一步,要带着阿豆好好活下去,还需用厨艺和知识找更多食材,创造更多“绝境食谱”。

上一章 第一章 魂断食谱,醒在破屋 食谱惊魂:古代求生存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 糖葫芦计,初遇猎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