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我在现代给古人直播!
本书标签: 古代  天幕文  架空历史   

第二十四章 貂蝉

我在现代给古人直播!

洛阳皇城的天幕再次泛起玄青色波纹。继黄月英的才德佳话之后,这一次的光芒带着司徒府的奢华与凤仪亭的险峻,映照出一位在正史中无迹可寻、却在文学长河中光芒万丈的传奇女性。

【天幕画面展开】

"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闭月',唯一未被正史明确记载的绝代佳人。其形象雏形于《三国志》中'布与卓侍婢私通'的记载,丰满于元代《三国志平话》,最终在《三国演义》中成为不朽传奇。"

画面起始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的长安司徒府。夜色如水,貂蝉在后花园设香案祈愿:"苍天在上,若有用妾之处,虽万死亦不辞!" 月光映照她绝世容颜,竟羞入云中——这便是"闭月"典故的由来。

暗处观察的王允抚掌惊叹:"此女可救大汉!"

【天幕展现千古奇谋】

王允将貂蝉认为义女,授以密计。貂蝉跪地立誓:"女儿愿以身许国,诛除国贼!"

第一计:王允宴请吕布,让貂蝉隔帘献舞。吕布见其姿容,目眩神迷。王允顺势道:"愿将小女许配将军。" 吕布大喜过望。

第二计:王允转献貂蝉于董卓。太师府内,董卓见貂蝉翩跹起舞,当即纳为姬妾。"美人入怀,江山何足道哉!" 董卓沉醉不已。

最关键的时刻在凤仪亭上演。貂蝉假意对吕布哭诉:"妾身已许将军,奈何太师强占..." 恰逢董卓归来,见二人私会,怒掷画戟。吕布闪避而去,父子反目成仇。

【大夏朝堂激烈反响】

金殿之内,群臣为这出传奇大戏所震撼。

"此女竟是文学虚构?" 史官首先提出质疑,"然《三国志》确载吕布与董卓婢女私通之事。"

太傅沉吟道:"正史惜墨如金,文学补其血肉。貂蝉形象,实乃民间对复杂历史的一种诗意解读。"

兵部尚书拍案叫绝:"好一出声东击西!貂蝉周旋二虎之间,这份胆识,胜过十万雄兵!"

年轻言官却忧心忡忡:"以女子为诱饵,是否太过险恶?"

【神都街头巷尾】

茶馆中,说书人眉飞色舞:"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酒肆里,百姓议论纷纷:"貂蝉姑娘为国献身,这才是真巾帼!"

深闺中,小姐们既羡又叹:"闭月之貌,竟成救国利器..."

更有些文人题诗赞颂:"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碎玉喷阳春。丁香舌吐衠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

【天幕结语】

"貂蝉之传奇,在于她虽无史实之身,却有文化之魂。从元代话本到《三国演义》,她的形象不断丰富,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

天幕光芒渐隐,留给大夏王朝深深的思索。

夏詻皇帝沉默良久,下旨道:"貂蝉虽非史载,然其文学形象已深入人心。命翰林院辑录相关戏曲传说,探究其文化意涵。"

他走到殿外,仰望星空,心中暗忖:"虚构人物能如此鲜活,正说明文学之力可补史书之阙。"

【天幕展现不同传说】

关于貂蝉的结局,民间有多种说法:

一说她被关羽所斩,因红颜祸水;一说她出家为尼,青灯古佛了却余生;更有说她隐姓埋名,归隐山林。

最动人的传说是:吕布死后,貂蝉投湖自尽,湖中莲花竟一夜绽放,宛如她不朽的芳魂。

历代文人墨客对貂蝉形象不断艺术加工。元杂剧中,她被塑造成下凡仙女;明清戏曲里,她与吕布的爱情被浓墨重彩描绘。

现代更有人考证,貂蝉原型可能是董卓府中某个无名婢女,她的勇敢行为被民间不断传颂,最终升华为这个光彩照人的形象。

夜幕下的神都,因这位虚构却鲜活的传奇女子,掀起关于历史真实与文学价值的思考。貂蝉用她的"闭月"之姿,在中华文化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

上一章 第二十三章 黄月英 我在现代给古人直播!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大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