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离席后,王若弗将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冷笑。林噙霜母女的心思,她如何不知?只是她们那套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在真正的天潢贵胄面前,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回府的马车上,墨兰委屈得直掉眼泪,向林噙霜哭诉官家只看重大姐姐。林噙霜搂着女儿,眼神阴鸷:“兰儿莫哭,那是官家还没见识到你的好处!男人嘛,总是图个新鲜。华兰那般不解风情,日子久了,官家自然会腻。你且等着,娘定会为你寻到机会!”
而王若弗回到房中,屏退左右,独自沉思。官家对华兰的关注似乎越来越明显,这并非长久之计。要么,彻底断了官家的念头,为华兰另择佳婿;要么……就只能迎难而上,但必须为华兰铺好路,让她即便入宫,也有足够的资本立足。
她捻动着腕间的佛珠,眼神逐渐变得锐利。无论是为了华兰的幸福,还是为了盛家的安稳,她都必须尽快做出决断。而林噙霜和墨兰……若她们不识趣,非要在这潭水里搅浑,那就别怪她这个做大娘子的,不留情面了。
王若弗的决断下得很快。在确认了官家赵祯确有纳华兰入宫之意,且并非一时兴起后,她深知此事已无转圜余地。抗拒圣意,盛家承受不起;而若让华兰毫无准备地入宫,更是羊入虎口。她必须为女儿争取最大的保障。
她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人脉,包括王家、女学堂积攒的关系,甚至通过卫恕意娘家一些不为人知的清流关系,向宫中传递了盛家的态度:盛家愿送女入宫,但希望给予华兰足够的尊重和一定的起点。同时,王若弗也将华兰打理产业、协理女学堂的“贤能”之名,恰到好处地宣扬出去,塑造了一个既具才德、又有治事之能的未来妃嫔形象。
赵祯本就属意华兰,见盛家如此识趣,且华兰的“贤能”正合他想要一位能理解他政务、而非只知争宠的后妃的心思,龙心大悦。一道圣旨下达,华兰被册封为正五品嫔,赐号“端”,取“端庄贤明”之意,不日入宫。
以新晋官员之女初入宫廷便得封嫔位,且有赐号,这已是极大的恩宠。盛家上下与有荣焉,王若弗心中稍安,至少起点不低,华兰不必从最底层苦苦挣扎。
华兰入宫前夜,王若弗摒退众人,与女儿长谈。她不再教她后宅手段,而是分析前朝动向,提醒她宫中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叮嘱她谨言慎行,守住本心,银钱人手都已为她备妥,更要紧的是,“陛下来看你是恩宠,不来亦是本分。莫要将心思全系于一人之身,宫中亦有广阔天地,协理六宫、抚育皇嗣皆是责任,亦是立身之本。”华兰含泪记下,她知道,母亲已为她铺好了力所能及的路。
华兰风风光光入宫去了。她的端雅大气、处事公允,很快便在宫中站稳了脚跟,赵祯对她亦是敬爱有加,常与她谈论些朝堂琐事,华兰总能给出中肯却不逾矩的建议,帝后和谐,一时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