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兰叹息:“正是此理。进退两难。”
纭兰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灵光:“姐姐,既然银子不够,我们何不换个法子?不拼金银,拼巧思与人心。”
她附在华兰耳边,细细道来:“我们可以向官家请旨,将此次花神节办成‘与民同乐’的盛事。减少宫中华丽装饰,改用各宫娘娘、京中才女们亲手制作的绢花、书画点缀。再邀请京中口碑良好的民间杂耍、舞乐班子入宫表演,所需费用远比请宫廷乐师舞姬要少。最后,将省下来的银钱,购买花种、农具,以‘花神赐福’之名,赏赐给京郊的贫苦农户。如此,既办了差事,又彰显了皇家仁德,更堵了那悠悠众口。”
华兰闻言,眼前一亮,紧紧握住纭兰的手:“好妹妹!此计大善!”
姐妹二人依计而行。华兰向赵祯禀明了想法,赵祯正提倡节俭,闻之大为赞赏,不仅准奏,还额外拨了一小笔银子用于购买农具。花神节当日,宫中虽无往日金碧辉煌,却别有一番雅致与生机。民间艺人的表演充满了生活气息,引得妃嫔宫人阵阵喝彩。最后“花神赐福”的环节,更是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皇后见状,也只得按下心中的不快,表面还要夸赞华兰“办事得力,心思灵巧”。
经此一事,华兰在宫中的地位不仅未受损,反而因这份“贤德”与“巧思”更得圣心。纭兰的聪慧稳妥,也初步显现。
二、侯府风波,明兰破局
忠靖侯府内,小秦氏的伎俩并未停止。她见散布谣言效果不大,便又生一计。她娘家有个远房侄女,名唤秦桑儿,生得颇有几分颜色,且性情“温婉”,擅诗词。小秦氏便时常召这秦桑儿过府陪伴,明里暗里暗示顾廷烨纳其为妾,甚至故意在一些公开场合,制造秦桑儿与顾廷烨“偶遇”的机会。
明兰心知肚明,却不动声色。她深知,对付这种手段,吵闹阻止反而落了下乘,显得善妒不容人。她先是更加周到地侍奉婆母,将侯府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人挑不出错处。同时,对那秦桑儿,她也以礼相待,甚至偶尔在顾廷烨面前夸赞其“才情”,反而让顾廷烨觉得明兰大度,对小秦氏的意图更加反感。
一日,小秦氏设家宴,故意让秦桑儿在席间弹琴助兴。琴音袅袅,秦桑儿眼波不时飘向顾廷烨。明兰看在眼里,待琴音落下,她微笑着对顾廷烨道:“侯爷,秦姑娘琴艺果然精湛。我记得母亲(王若弗)前日送来几匹上好的杭缎,颜色雅致,正配秦姑娘这般才女。不若赏了秦姑娘,也算全了母亲一片心意,更是侯府待客之道。”
她这话,既点出了秦桑儿是“客”,又抬出了王若弗,更显得自己大方得体。顾廷烨闻言,立刻点头:“夫人安排便是。” 看都未多看秦桑儿一眼。
小秦氏见状,知道此计难成,这明兰年纪不大,手段却圆融老辣,软硬不吃。她心中暗恨,却一时也找不到更好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