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夜晚,空气里带着白日残留的温热和植物蓬勃生长的气息。公寓的阳台成了避暑的好去处。凌霜搬了两把折叠椅出去,苏晓则抱来了半个冰镇好的西瓜。
没有城市的炫光干扰,深蓝色的天幕上,星星比平时清晰许多,像细碎的钻石,疏疏朗朗地散布着。两人并排坐着,分享着清甜多汁的西瓜,耳边是远处模糊的车流声和近处草丛里不知名虫子的鸣叫。
气氛安宁而惬意。项目顺利完成带来的经济缓冲,以及关系修复后的心灵契合,让这段时间成了她们同居以来最轻松、最温暖的时光。苏晓甚至有些飘飘然,觉得未来的道路会一直这样平坦下去。
她用小勺子挖着西瓜中心最甜的那块,满足地叹了口气,然后突发奇想,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旁边的凌霜。
“凌霜,你看那颗星星,好亮啊!”她指着天边一颗格外明亮的星,“你说,它上面会不会也有生命?”
凌霜顺着她指的方向看了一眼,语气平淡:“根据目前的天文观测数据和德雷克方程估算,银河系内存在地外生命的概率很高。但具体到单颗恒星,缺乏足够参数。”
苏晓:“……” 好吧,她不该指望凌霜能有什么浪漫的想象。
她不甘心,又换了个问题:“那……你小时候有没有想过,长大以后要做什么?比如,当个天文学家?”
凌霜沉默地吃了一口西瓜,然后说:“没有。童年时期的职业幻想缺乏现实依据,通常基于有限的认知和外部输入。我更早开始思考如何实现生存资源最大化。”
苏晓的心微微刺痛了一下。凌霜的童年,似乎从未有过天马行空的幻想,只有冰冷的现实。她赶紧岔开话题:“那……你现在呢?除了接项目,有没有想过……更长远一点的未来?比如,等我们都再稳定一些之后?”
她问得有些小心翼翼,带着试探。经历了之前的冲突,她不敢再轻易触碰关于“未来”的敏感神经,但心底的渴望却抑制不住。
凌霜没有立刻回答。她放下西瓜,仰头望着星空,侧脸在微光下显得沉静而遥远。夏夜的风吹动她额前的碎发。
苏晓屏住呼吸,等待着。
过了好一会儿,凌霜才缓缓开口,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长远未来,变量过多,无法精确规划。”
苏晓的心稍稍沉了下去。
但凌霜接下来的话,却让她愣住了。
“但有一个常量,可以确定。”凌霜转过头,目光落在苏晓脸上。星空的光辉落进她漆黑的眼底,仿佛也点燃了某种微小的火焰。
“什么常量?”苏晓下意识地问,心跳开始加速。
凌霜看着她,一字一句,清晰而平静地说:
“你。”
只有一个字。简单,直接,没有任何修饰。
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星辰,在苏晓心里激荡起万丈光芒。所有的试探、不安、小心翼翼,在这一刻都被这个字击得粉碎。
她不是变量,是常量。是凌霜那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蓝图中,唯一确定的坐标。
苏晓的鼻子一酸,眼眶瞬间就湿了。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自己哽咽得发不出声音。
凌霜似乎并不期待她的回应,说完后,便重新将目光投向浩瀚的星空,仿佛刚才只是陈述了一个像“地球是圆的”一样的基本事实。
但苏晓看到,她放在膝盖上的手,指尖微微蜷缩了一下。
虫鸣依旧,夏风温柔。
星空的提问,没有得到关于外星生命或童年幻想的答案,却得到了一个关于彼此的最坚定的回答。
苏晓悄悄伸出手,在椅子下面,轻轻握住了凌霜那只微凉的手。
凌霜的手指动了一下,然后,缓缓地,回握住了她。
星空之下,两个渺小的人,依靠着彼此手掌传来的温度,仿佛也能抵御整个宇宙的无常。而那个名为“未来”的宏大命题,似乎也因为一个“常量”的存在,变得不再那么令人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