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的巨石仍在缓缓闭合,齿轮咬合的声音沉闷而规律。姜姝靠在祭坛缺口下方的凹槽里,呼吸压得极低。她能感觉到左肩的灼伤正不断渗出液体,顺着锁骨滑进衣领,黏腻冰冷。
三名守卫呈三角阵型逼近,脚步落点精准,每一次踏地都让穹顶震动半分。她闭了闭眼,脑海中浮现出接下来两秒的画面——左侧虚影将率先出手,刀锋斜劈,目标是她的右膝;右侧那具会稍作延迟,但会在她闪避时封锁退路;第三名则始终游走背后,等待合围一击。
她动了。
在预判画面成型的瞬间,她已屈身前冲,左手撑地借力翻滚,恰好躲过第一道斩击。刀锋擦过原本身体所在的位置,石面留下一道焦黑裂痕。她顺势将一块碎石踢向右侧守卫预定落脚点,干扰其节奏。
那虚影脚步微滞,动作出现一丝不连贯。
就是现在。
她猛地扑向祭坛核心区域,将两名受伤护卫拖进墙角死角。防护罩碎片被她撕成条状,缠住两人手腕固定在石柱上,防止他们因昏迷滑落。做完这些,她喘了口气,视线扫过头顶——齿轮闭合进度已过七成,剩余时间不足四分钟。
不能再等。
她盯着其中一名守卫猛踏地面的动作,在它发力前半秒侧身闪避,同时抬起右腿蹬向其膝盖关节。撞击传来熟悉的阻力感,和昨夜测试时共振圆盘反馈的数据一致——这些实体化守卫并非完全由能量构成,关节连接处存在物理结构弱点。
她记下了这个位置。
紧接着,她故意后撤一步,引诱另一名守卫追击。对方果然加速突进,她借着预判提前跃起,在空中扭转身体,将最后一截冰刃狠狠插入穹顶齿轮的衔接缝中。
金属崩裂声刺耳响起。
齿轮运转骤然卡顿,局部结构停转,上方闭合速度明显减缓。她落地时膝盖一软,右手腕传来钻心疼痛——刚才那一掷用了全力,骨头已经错位。
但她没停下。
迅速取出共振圆盘,她将其反向接入祭坛底部的能量通道。原本用于稳定聚灵珠的装置,在超载模式下开始抽取地下残余灵流。蓝光剧烈闪烁,空气中泛起轻微波纹。
三名守卫的动作几乎同时迟缓了半拍。
这是她要的效果。
系统紊乱造成的短暂真空期只有不到一秒,但她看得清楚:就在右侧墙体靠近地面的一块石板边缘,有细微尘屑落下——那是震动引发的松动迹象。
她爬过去,用未受伤的左手撬动石板。缝隙扩大,露出一条狭窄竖井,内壁刻有古老攀爬凹槽,显然是当年建造者留下的维修通道。
没有犹豫。
她解开战术腰带,将绳索一端固定在石柱上,另一端绑住其中一名伤员的腰部。聚灵珠被她贴身收好,紧贴胸口,隔着湿透的布料仍能感受到那股搏动般的凉意。
她背起另一人,咬牙攀入竖井。
向上爬了不到五米,脚下一块凹槽突然碎裂。她本能地扭身,左手抓住上方凸起的石棱,整个人悬在半空晃荡。肩伤撕裂,冷汗顺着额角滑下。
预判能力再次启动。
她看到接下来两秒内,自己右脚将踩中下一阶凹槽,但该处石质疏松,承重不足零点八秒便会崩塌。她立刻调整姿势,在落脚前用脚尖轻点试探,确认支撑力后才将重心移上。
继续往上。
身后传来异响,抬头望去,一只泛着白光的长刃从井口探入,直刺而来。她猛地低头,刀锋擦过发丝,钉入井壁。守卫正在追击。
她加快速度,每一步都依赖预判规避风险。中途一次失手滑落,全靠提前感知到下方横梁的存在,才得以翻身挂住。
终于,前方出现微弱光亮。
她撞开出口盖板,滚出洞外,重重摔在溪边泥地上。身后两名护卫也被绳索拉出,跌落在旁。她顾不上喘息,立刻翻滚避开——下一瞬,井口炸开一团黑雾,守卫的攻击落空,打在岩石上溅起火星。
她瘫坐在地,胸腔剧烈起伏。右手垂在一旁,指节扭曲变形。左肩的伤口已经浸透整片衣料,血混着冷汗往下淌。
但她还清醒。
她摸出手机,屏幕 cracked,但信号尚存。解锁后按下紧急通讯键,频道接通的提示音响起。
“接应组,B7坐标,三人脱困,两名重伤,我还能行动。”她的声音沙哑,却稳定,“目标已回收。”
远处林间传来引擎启动的声响,应该是厉云泽的人收到了信号。
她靠着一块岩石坐下,溪水从高处流下,打湿了她的发尾。她低头看向怀中的聚灵珠,它安静地躺在掌心,表面纹路缓慢明灭,像某种生物的呼吸。
手指微微发抖。
她把珠子塞进内袋,拉紧外套遮住。然后抬起左手,检查腕表时间。凌晨两点十七分,距离签到刷新还有四十多分钟。
「危机预判」的能力仍在生效,但她知道不能依赖太久。这种高强度的精神负荷,已经在消耗她的神经韧性。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目光清冷。
忽然,她察觉到一丝异常。
溪水流动的方向本该朝南,可眼下几片落叶却打着旋儿往东偏移。她盯着水面看了两秒,伸手探入水中——温度比正常山溪高出近五度。
这不是自然现象。
她慢慢站起身,尽管右腿发软,仍一步步走向上游。走了十几步,在一块半淹没的岩石背面,她发现了一道细小的金属反光。
弯腰捞起。
是一枚微型追踪器,外壳印着极浅的编号段,尾部天线已被水流冲断。不是她队伍里的设备。
有人在她们抵达前就布置了监控。
她捏紧追踪器,指缝渗出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