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张凌赫:与你共赴星光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第三十八章:深夜连线的“专属智库”

张凌赫:与你共赴星光

苏玥改完民国剧最后一页角色标注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台灯暖黄的光落在剧本上,刚画完的“记者握笔姿势示意图”还泛着铅笔灰。她刚想合上笔记本,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上跳出“热巴”的名字,连带着一条语音:“玥玥,你睡了吗?没睡的话……想跟你聊聊。”

语音里的声音带着点犹豫,不像平时爽朗的样子。苏玥立刻点开通话,刚接通就听见热巴轻轻的叹气:“玥玥,我纠结到现在没睡着——经纪人推了两个本子,一个是S+仙侠剧的大女主,流量肯定稳,但角色跟我上次演的‘狐帝’太像;另一个是小众现实题材,讲新疆支教老师的,制作班底靠谱,可没流量,怕播了没人看……我该选哪个啊?”

苏玥没立刻回答,从抽屉里翻出个小本子——平时用来分析角色的,这会儿刚好用来记要点。“你先别急,”她声音放轻,像怕打断热巴的思路,“咱们一条一条捋——先说说仙侠剧,除了‘角色像’,还有没别的顾虑?比如制作方、播出平台、对手戏演员?”

“制作方是柠萌,平台是鹅厂,肯定靠谱,”热巴的声音顿了顿,“对手戏演员是刚火的小生,粉丝多,但我看了他的戏,怕搭戏时没默契……而且仙侠剧要拍五个月,刚好赶不上我妈生日,我本来想陪她回新疆的。”

苏玥笔尖在本子上划了道“仙侠剧劣势”:1. 角色重复(狐帝→仙尊,同质化风险);2. 拍摄周期长(5个月,错过家庭计划);3. 对手戏默契未知。接着问:“那现实题材呢?制作班底是谁?剧本你看了吗?最吸引你的点是什么?”

“导演是拍《山海情》的李导,编剧是写过《装台》的张老师,”热巴的声音亮了点,“剧本我看了前三集,支教老师不是‘圣母型’,是有脾气、会纠结的——比如她刚去新疆时,跟当地孩子语言不通,会急得哭,后来学维语,跟孩子一起跳麦西来甫,特别真实……但我怕观众不买账,毕竟现实题材受众没仙侠广,而且片酬只有仙侠剧的三分之一。”

苏玥又划了“现实题材优势”:1. 班底优质(李导+张编,口碑保障);2. 角色突破(支教老师≠古装美女,转型机会);3. 情感共鸣强(真实细节+新疆元素,个人联结深);劣势:1. 流量低;2. 片酬低。

“你记不记得去年咱们聊《九霄剑吟》时,你说‘想演点跟自己有关的角色’?”苏玥突然提了句,“这个支教老师的新疆背景,跟你自己的经历重合,演的时候是不是更有代入感?比如剧本里‘学维语’‘跳麦西来甫’的细节,你不用特意学,就能演得自然,这是别人比不了的优势。”

热巴没说话,苏玥听见电话那头传来翻本子的声音——应该是在看剧本。过了几秒,她轻声说:“你这么一说,我想起剧本里有段戏,支教老师给孩子唱新疆民歌,我小时候我妈也教过我……当时看的时候就鼻子酸,没敢跟经纪人说。”

“这就是核心啊,”苏玥笔尖点了点“情感联结”那四个字,“仙侠剧能给你流量,但流量是暂时的;现实题材能给你‘让观众记住的角色’,而且李导的戏,从来不会‘没人看’——《山海情》刚开始也没人看好,最后靠口碑爆了。你再想想,你最想让观众提起你时,说‘她是演仙侠剧的热巴’,还是‘她能演活支教老师的热巴’?”

电话那头静了会儿,传来热巴吸鼻子的声音——不是哭,是松了口气。“我刚才总想着‘流量’‘片酬’,把最要紧的忘了,”她笑了,“其实我纠结的不是‘选哪个’,是怕‘选了现实题材,万一没爆,以后没人找我演大女主’……你说我是不是太贪心了?”

“不是贪心,是正常顾虑,”苏玥合上本子,语气温柔,“但你得想——你已经有《三生三世》《烈火如歌》这些仙侠剧代表作了,就算现实题材没爆,也不会影响你的基本盘;可要是演好了,就是‘从流量演员到实力派’的关键一步,以后找你演的,就不只是‘古装美女’了。”

她顿了顿,又补充:“至于片酬和流量——李导的戏,就算首播流量低,后续肯定会在央视、地方台重播,业内认可度比仙侠剧高;而且你妈生日,现实题材拍摄周期只有两个月,刚好能赶回去陪她,这比片酬重要多了,对吧?”

“对!”热巴的声音彻底松了,“我刚才算错了,现实题材两个月就能拍完,刚好赶在我妈生日前杀青!而且片酬少点没关系,能演到喜欢的角色,比什么都强……玥玥,你怎么每次都能把我绕明白?跟你聊完,我心里亮堂多了。”

苏玥笑了,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别夸我,我就是帮你把纠结的点列出来,答案本来就在你心里——你只是需要个人帮你捋捋,别被‘流量’‘片酬’这些虚的困住。”

“才不是虚的,”热巴的声音带着点撒娇,“你就是我的专属智库!上次我纠结要不要接综艺,也是你帮我分析‘综艺吸粉但耗精力,不如留时间磨剧本’,结果我推了综艺,接了《烟火巷》,现在导演还夸我状态好……以后我每次纠结,都找你聊!”

“别总深夜找我,”苏玥调侃,“我黑眼圈都快赶上熊猫了——下次聚的时候,你得给我带新疆的奶疙瘩,甜口的,补偿我熬夜。”

“没问题!”热巴爽快答应,“等我定了剧本,就跟你报喜——快睡吧,别熬了,明天你还要拍民国剧的早戏呢。”

挂了电话,苏玥看着本子上的要点,笑了笑——其实她没什么“智库”本事,只是比别人多了点“把问题拆解开”的习惯,就像分析角色时标情绪节点、处理风波时找细节证据那样,帮热巴梳理时,不过是把“职业选择”当成另一个“角色分析”来做。

台灯下,本子上的字迹清晰——最后一行写着“热巴核心需求:角色突破+家庭兼顾”,而现实题材刚好贴合。苏玥合上本子,想起热巴刚才亮起来的声音,心里暖融融的——闺蜜间的帮忙,从来不是给“标准答案”,而是帮对方找到自己最想要的答案。

上一章 第三十七章:片场偶遇与球场友谊 张凌赫:与你共赴星光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掌镜下的爆笑友情v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