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思钧第一次见到颜竹,是在他刚入行的那年春天。彼时的他还是个攥着台本,连镜头角度都要反复确认的新人,常躲在电视台附近的咖啡馆背流程。
傍晚的风带着暖意,他蹲在咖啡馆门口的台阶上摆弄脚本,笔尖却突然扯断了墨水。备用笔又不知被塞在了哪个角落里,急得指尖冒汗。就在这时,一只小巧却骨节分明的手递过了一支黑色水墨笔,笔身上还印着小小的警徽图案。
他抬头,撞进一双温和的眼睛——穿浅蓝色警服的女生站在面前,胸前的警徽被夕阳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她手里攥着张没填完的社区住户登记表,显然刚结束外勤。
颜竹看你找得着急,如果不嫌弃的话,可以先用我的。
声音轻柔得像微风拂过耳畔,恰似齐思钧初见她时留下的印象:一种若有若无、温柔的存在感。语音刚落,齐思钧伸手接过了笔,低声向她道谢。眉宇间流露出专注的神情,随即埋头认真撰写起来。
她没有多做停留,只是轻声“嗯”了一声,便转身朝巷子深处走去。步履轻快而从容,似乎还有下一户人家等着她前去登记。齐思钧握着笔改完了脚本,一抬头,台阶上只剩一颗遗落的水果味薄荷糖。这一次的偶遇像一阵短暂的风,他没问名字,她也没过多停留。但有人记住了笔尖上的警徽和薄荷糖的清甜。
---
又一次见面,是他刚结束凌晨早班录制,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后,想到难得的空闲时间,决定去市图书馆找些好看的推理小说。全副武装出了门,在悬疑类书架前,他听到身后传来压低的争执声。
一个穿花衬衫的男人拽着五六岁的小男孩,男孩眼圈泛红,攥着衣角却不肯跟他走。正当齐思钧犹豫是否上前询问时,一个女生已经走了过去。她手拿一本《治安管理处罚法》,另一只手悄悄按着对讲机打开了记录仪,语气平静却有分量地开口:
颜竹你好,先生。这是您家的孩子吗?我刚才在书店入口登记访客信息时,没见您跟着孩子一起进来。
那天她的任务是排查书店及附近人员流动异常情况,而这名男孩与男人神情慌张的模样早就被她记入观察笔记。男人强装镇定地说:“我是他舅舅,带他来买书的。”
她看了一眼面前的男人,并未说话,而是蹲下来与小男孩平视。笑容温和,声音也放软了些。
颜竹小朋友,你舅舅平时会带你来看悬疑小说吗?我刚才登记时,好像听见你说想找妈妈去买块草莓蛋糕呀。
他们刚到书店的时候,其实里面已有不少游客。而这对母子也是刚来的,在排查过程中,她无意间听到了小男孩与妈妈的对话。
小男孩立刻点头回答:“对!妈妈说买完蛋糕还要去公园玩!”
听到这里,男人脸色骤白,转身就要跑。她瞬间扣住他的手腕将他按在书架旁,对着对讲机报出位置。
颜竹这里是0715号警员,呼叫指挥中心,在长沙开福区北辰三角洲大悦城5楼星穹书店发现涉嫌拐骗儿童的嫌犯,现已将其控制在书架旁,请求支援!完毕。
对讲机即刻回复:“指挥中心收到,立刻调度附近警力前往星穹书店支援。注意控制现场秩序,保护好儿童安全。完毕。”
颜竹0517收到。完毕。
等到民警赶来交接,她转身时对上了齐思钧的目光,随后带着男孩去找妈妈。排查任务尚未完成,她却顺手拦下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意外。
---
再见面已是2022年的深秋。齐思钧已能独立主持节目,却依旧遇上了棘手麻烦。那天深夜,他刚结束外地直播,在高铁站外等待助理和保姆车时,几个私生突然围了上来,举着相机往他脸上凑,甚至有人伸手拽住他的背包。他下意识后退,却被推得踉跄了一下。
就在这时,熟悉的声音响起。
颜竹麻烦让一让,请注意,这里是公共场合,请注意言行举止。
那天遇到的民警,手里拿着《治安管理手册》的她,这次齐思钧不知道她是来干什么的,但他本能觉得她是来替自己解围的。女生上前一步,拦在他面前,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可抗拒的力量。
齐思钧「齐思钧内心:又是她……每次都像从天而降的光。可她连我是谁都未必记得,我却在这一次次的相遇里,心跳乱得不像话……」
颜竹你们的行为已经涉嫌骚扰,如果再纠缠,我会联系车站安保和民警。
几个女生看着她独自挡在齐思钧身前,满脸质问甚至嘲讽:“就凭你?有什么资格护他?明星本来就应该被这样对待!”
话语夹杂着不屑,但当她们举起手机准备拍摄时,她从容从口袋掏出证件,全场瞬间寂静。
颜竹我是市公安局的颜竹,如果你们再继续骚扰他人,我不建议送你们进去几日游。
几个私生骂骂咧咧地退开,等周围恢复安静,她正准备离开,身后的齐思钧忽然开口。
齐思钧颜警官,您是不是在二零年春天电视台附近的咖啡馆借过别人笔?
试探性地问出这句话,他也不明白为何会脱口而出。她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眼里带着歉意。
颜竹抱歉啊,我每天要走访很多社区处理纠纷,帮过的人太多,实在记不清楚了。
声音轻柔,与记忆中的那份熟悉悄然重合。夕阳余晖里,那只骨节分明的手曾递过来一支笔,带着难以言喻的从容;此刻明亮刺眼的灯光下,她将他护在身后。
他怔怔地看着她微笑的样子,终于看清了她的模样,但她似乎并不记得他。她的语调依旧轻缓,高铁站检票提醒音突兀响起,清脆却不突兀。她低头看了一眼腕间手表,随即对上他的视线。
颜竹不好意思,我要赶车了。你也赶紧找个安全的地方等车吧,别让那些人再围着你。
她的声音消失在检票口,也消失在他的眼前。这一次,他知道了她的名字,而她依然不记得他。但他更加清晰地记住了她,以及她说话时认真的模样,带着歉意却干净的眼神。
---
真正让他们“熟悉”起来的,是在齐思钧26岁那年。当时他已成为业内知名主持人,却在结束录制后遭遇私生围堵。
司机平稳行驶在老城区窄路上,后方两束刺眼远光灯始终追随车尾,紧接是一阵急促鸣笛声。私生车不顾路窄强行变道,险些蹭上车身。司机被迫停下,车内的人都往前倾斜了一下。
私生们瞬间围上来,拍打车窗高喊着“哥哥下车呀!”“哥哥我们来见你了,你不开心吗?”甚至有人想推开车门。齐思钧心下一沉,想拉开车门沟通,却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颜竹麻烦后退。
颜竹这里是交通要道,围堵车辆涉嫌扰乱秩序。
有些私生焦躁不安,伸手想把她推开,却被她迅速反制,干净利落地扣住手腕。女孩吃痛叫出声,声音在寂静夜色中尤为刺耳。
尽管她裹着臃肿的大衣,身形显得瘦小单薄,可动作却果断坚定,声音带着冷冽严肃,不容置疑。
颜竹我是市公安局颜竹,刚才闯红灯追车的两位,我已拍下车牌号。
颜竹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闯红灯加妨碍他人行车安全,现在需要你跟我去旁边的警务站做个记录。
颜竹我已联系附近交警,请稍后跟我们走一趟,谢谢,麻烦配合。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他们的手机上。
颜竹另外未经他人允许拍摄肖像,已涉嫌侵犯隐私权。请删除拍摄内容。
那些女孩虽舍不得删掉好不容易拍到的视频,但在民警面前仍心生惧意,乖乖当面删除。有人试图开车逃跑,但看到监控时僵在原地,不敢动弹,直到民警到来完成交接。
私生们的车被警车夹在中间缓缓驶离,齐思钧这才敢下车走到她身边。
齐思钧谢谢你,刚才……如果不是你,他们可能不会走。
#颜竹不用谢,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齐思钧点点头,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有很多话想问,庆幸的是此时她正站在自己面前。可他迟迟开不了口……
齐思钧你是不是……
#颜竹怎么了?
其实齐思钧很想问她是不是那个帮助过自己的人。其实他知道是她,他也早已认出她。但他仍希望亲口听到她承认。然而,当她的目光轻轻投来时,他忽然觉得答案不再重要了。
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是冥冥中的缘分。曾经无数次不经意的相遇注定未来还会有更多交集。
想到这里,他默默铭刻这份情愫,决定某一天正式站在她面前告诉她——“我叫齐思钧,很高兴认识你。”
这时,颜竹轻轻取下耳机。他恍然意识到,“不用谢”并非对自己而言,而是对耳机另一端的人所说。此刻她的目光才真正落在他身上,清透而专注。
她站在灯光一侧,他隐匿于阴影之中。仿佛每次出现都为他带来某种救赎,像一抹温暖却不过分耀眼的光,坚定地照亮周遭暗沉与迷茫。
齐思钧「齐思钧内心:从咖啡馆的笔,到图书馆的男孩,再到高铁和公路…她每次出现都像在我混乱的世界里劈开一道清明的缝隙。我好像…不止是感激了。」
齐思钧没事。
她点了点头。
#颜竹不好意思,同志,我现在还有事,先走一步。快回车上吧,下次注意安全。
齐思钧目送她骑着摩托车像一阵风般消失在路的尽头。四次擦肩,她未曾认出他;而每一次,她不动声色地帮助别人。
或许这只是举手之劳,他本不必放在心上。但齐思钧却在四次见面中每次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惊艳。这种感觉如同平静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涟漪虽浅,却久久不能散去。每次相遇都在他心中刻下印记,而这惊艳终如风掠过心尖,留下痕迹,却没有回响。
回到车里,齐思钧拿出手机翻出那张尘封已久的照片。那是他在图书馆偷拍的画面:阳光洒在她身上,她蹲在地上安抚小男孩,侧脸柔和,嘴角带着淡淡的笑。
齐思钧「齐思钧内心:这些照片…我什么时候拍的自己都忘了。只是每次看到,心里就暖暖的,又有点涩涩的。她那么好,我却连正式跟她打个招呼都没做到。」
车窗外雪悄然落下,天地渐渐被素白覆盖。齐思钧凝视她离去的方向,尽管声音早已消失。他的目光久久未移,心底某个柔软角落被触动。
那些跨越数年的寥寥交集,如同画卷般徐徐展开:青涩少年惊鸿一瞥,像命运埋下的伏笔;混沌之际,她像一道温暖光将他从深渊边缘拉回;再到而立前夕,这些不算正式的对话添了几分厚重与温度。
每次相遇都恰到好处,如星辰点缀夜空般自然珍贵。如今,他开始期待未来岁月里能有更多交集,而这一次,他希望他们之间不仅是彼此的帮助,而是融入更多平凡而深刻的陪伴,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渴望的不仅是帮助,而是一种平等且双向的同行。尽管没有交换联系方式,也没有正式介绍自己,他心底却悄然生出一丝期待。
或许下次再相逢时,对方能真正记住他。不再是那个仅被施以援手的陌生人,而是可以带着笑意打招呼、彼此熟稔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