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同人之三生劫,忘川烬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东华帝君与白凤九  原创女主CP东华帝君     

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同人之三生劫,忘川烬

碧海苍灵的秋日,带着一种清冽而丰饶的宁静。海风拂过,带来咸湿的气息,与石宫周遭盛放的玫瑰、向日葵、栀子花和菊花的馥郁芬芳交织在一起,竟不显冲突,反而奇异地和谐。那株参天的佛铃树,金色的花瓣偶尔簌簌飘落,如同碎金,洒在精心打理的花径上,也落在巍峨石宫的琉璃瓦顶。

众人随着东华帝君和墨渊步入石宫深处。寝宫内,灵气氤氲,榻上那只皮毛黯淡的红狐——白玥(白凤九)静静蜷卧,气息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东华帝君与墨渊方才又强行逼出赤金血滴入她口中,此刻脸色比之前更显苍白,若非折颜上神拼力阻拦,这两位曾叱咤洪荒的尊神,恐怕真会做出耗尽本源神血的决绝之事。

折颜看着他们,又是心疼又是无奈,叹道:“东华,墨渊,我知道你们心急如焚,但万事皆有法度,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你们修为初复,经不起这般折腾。若小六还未醒,你们先倒下了,让她醒来如何自处?”他仔细为凤九掖好软被,语气中带着长辈的关切与责备。

东华帝君抿紧薄唇,目光始终未离榻上爱侣,墨渊亦是沉默,但紧握的拳头显露出他们内心的焦灼与决不放弃的坚毅。最终,在折颜的催促下,他们才勉强起身,离开了寝宫。

石宫正殿,众人各自施展法术,化出石凳圆桌,依次落座。气氛凝重,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今日的不速之客——女娲娘娘身上。她容颜慈祥中带着亘古的威严,此刻却满眼怜惜地望着寝宫方向,仿佛能穿透石壁,看到那只受苦的小狐狸。

狐帝白止率先打破沉默,他身为凤九的父亲,忧心最甚,恭敬问道:“尊上驾临,提及小女之事,似乎另有隐情。敢请尊上明示,玥儿此番遭劫,究竟是何缘故?”

女娲娘娘收回目光,轻叹一声,那叹息仿佛承载了万古的岁月与因果。她端起茶杯,指尖在温热的杯壁上轻轻摩挲,缓缓开口,声音如同远古的溪流,清澈而深邃:“此事,说来话长,其源头,竟与在座的一位,有着莫大的关联。”

她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东华帝君,让后者眉头微蹙。墨渊也察觉到了什么,与东华交换了一个凝重的眼神。

“在座的诸位,有些是历经洪荒的老友,”女娲娘娘继续道,“皆知我素性喜静,不常行走于世间。但因掌天下生灵姻缘之权责,故择选了一块灵石,命名为‘三生石’,置于九重天诛仙台旁,借天地法则,为苍生定下姻缘轨迹。此石与我心神相连,若石有异动,我必感知。”

殿内落针可闻,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了。众人隐约感到,一个关乎天地秩序的巨大秘密即将被揭开。

“起初,一切井然有序,三生石运转如常。直到那一日……”女娲娘娘顿了顿,目光再次定格在东华帝君身上,一字一句道,“东华紫府少阳君,亲手抹去了他在三生石上的名字。”

“嗡——”仿佛有无形的钟鸣在每个人心中震响。所有目光瞬间齐刷刷投向那位银发紫袍的尊神。东华帝君面色不变,但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细微的波澜。他当年为斩断情缘,避免自身姻缘成为政敌攻讦的软肋,确曾做过此事。只是未曾想,此举竟有如此深远的影响。

女娲娘娘的声线依旧温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余悸:“事情便是这般巧合。那日,我正值闭关修炼的关键时刻,忽感三生石异动,心神立刻被牵引。修炼之人,最忌外扰,尤其是我与三生石本源相连,其动荡直接波及我的心神。东华自毁姻缘,并非简单抹去一个名字,而是强行逆乱了三生石既定的一部分法则轨迹。我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心神与修为,去对抗这股逆乱之力,试图稳住石体,维系姻缘秩序不至崩塌。”

她闭上眼,仿佛重回当日凶险之境:“然而,逆天而行,反噬何其巨大。我虽竭力维持,终究未能完全阻止法则的紊乱。非但如此,因强行分心对抗,我自身气息逆行,险些走火入魔。那时,我只觉心神激荡,气血翻涌,眼前尽是混乱的因果线……万般无奈之下,我只能先行自保,封住几处大穴,勉强给西天梵境的佛陀传去一道求救神念。我深知,若我当时彻底失控,以其时紊乱的心神引动的天地之力,恐将给苍生带来难以想象的浩劫。”

佛陀适时接过话头,面容悲悯:“阿弥陀佛。确如女娲娘娘所言。那日老衲恰巧新炼了几味静心凝神的丹丸,正欲送往女娲宫。忽闻娘娘传音,声息急促微弱,便知大事不好。待老衲赶到时,只见娘娘周身气息晦暗不定,唇色泛黑,嘴角隐有血迹,已是心魔入侵之相。幸得及时以佛法镇住其心神,辅以丹丸,才助娘娘缓缓压下魔障,脱离险境。”

女娲娘娘向佛陀投去感激的一瞥,续道:“佛陀及时相助,使我免于堕入魔道,也间接避免了因我之故可能引发的天地动荡。但三生石因东华之举造成的法则损伤,却已无法立刻复原。”

一直凝神倾听的连宋忍不住开口,他素来掌管四海之水,对天地秩序尤为敏感:“娘娘,如此说来,东华帝君抹去名字,动了三生石根本,那天下姻缘岂非自此大乱?”

女娲娘娘沉重地点点头:“正是。三生石维系的是天地间姻缘因果的平衡。一处逆乱,便如堤坝决口,影响会逐渐蔓延开来。最初受到影响的,确是凡世。许多本不该相遇、不该相守的男女,被错误地牵上了红线,导致孽缘丛生,怨偶频现,人间悲欢离合失了章法。长此以往,这种混乱的因果之力,会逐渐回溯,波及仙、魔、妖各界,最终扰乱整个六界的安宁与平衡。”

连宋急切追问:“难道就无解决之法?”

女娲娘娘将目光再次投向寝宫方向,眼中怜爱更甚:“有。但代价巨大。托白玥那丫头的福,如今,四海八荒乃至整个天下苍生的姻缘秩序,与三生石一道,总算重归正轨。只是……这一切,是以那孩子承受莫大痛苦和牺牲换来的。”

此言一出,众人心头俱是一震。东华帝君和墨渊更是猛地抬头,眼中射出锐利的光芒,紧紧盯住女娲娘娘,等待着她接下来的话语,那关乎他们挚爱之人为何会遭受天罚的真正答案。狐后凝裳已是眼眶泛红,紧紧握住丈夫白止的手。

女娲娘娘深吸一口气,开始了那段尘封已久,关乎命运、牺牲与深情的讲述……

“东华抹去名字之时,”女娲娘娘的声音将众人带回遥远的过去,“三生石产生的逆乱之力,虽被我与佛陀联手勉强压制,但其核心的一道裂痕已然生成。这道裂痕,意味着维系姻缘的天地法则出现了一个‘漏洞’。这个漏洞,需要极大的机缘和代价才能弥补。”

她顿了顿,继续道:“彼时,我因疗伤和稳定三生石,耗费了大量心神,暂时无法亲自修复此裂。只能将其暂时封印,期望随着岁月流转,天地灵气能自行将其滋养愈合。然而,我低估了东华此举带来的因果反噬之力。那道裂痕,非但没有愈合,反而在潜移默化中,吸收着因姻缘错乱而产生的怨气与孽力,逐渐扩大。”

“前世,白玥为救东华帝君与墨渊,不惜以身为媒,元神为介,三祭东皇钟,将翼君擎苍与魔尊沧溟封印。然而在她元神消散之际,本尊感应到天道传音,悄然现身于弱水河畔,截取了她一缕元神残魂,将其投入青丘狐帝白止次子白奕之妻腹中——那胎儿尚在孕育,便成为白玥沉睡的寄体。却不料,彼时正值东华帝君与魔尊缈落展开神魔大战,最终缈落败于东华帝君之手。东华以苍何剑贯穿其心,用自身大半修为为媒,锁魂玉为界,将缈落封印于妙义渊魔族禁地。然而,缈落心机深沉,早在封印之前留了一手,她的心头血化作三滴红气血泪,其中一滴竟径直落入青丘白奕之妻临盆前的胎腹之中。这正是白凤九出生后,额间会有一朵凤尾花胎记的缘由。而前世的青丘幺女白玥,则以白凤九的身份再度降临世间。”女娲娘娘的目光渐趋幽远,仿佛穿透了时间长河,凝视着那注定的命运纠葛。

狐帝白止与凝裳目光相接,那一瞬间,仿佛时间凝滞,两人的心头不约而同地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紧张。那情绪如风中的细羽,轻柔却无法忽视,令他们各自的神情都微微一动,似有所悟,又似有所隐忧。

“这小狐狸,天生仙胎,灵秀非凡,更为难得的是,她的命格特殊。情根深处,竟隐隐与三生石有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微弱联系。”女娲娘娘轻声解释,语气中透着些许感慨,“这并非我刻意安排,而是天地造化的巧妙所致。或许正因这一丝特殊联系,她日后与东华帝君和墨渊之间的缘分,才会显得如此深刻,却又如此坎坷。”

东华帝君与墨渊闻言,眸色渐深,仿佛有万千思绪在眼底流转。他们与白玥(白凤九)初遇时的种种巧合,那些难以言喻的吸引与莫名牵绊,似乎在这一刻都找到了答案。一切的机缘与宿命,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拨开迷雾,渐渐显露出它原本的模样。他们的沉默中,藏着复杂难辨的情绪,既有恍然,又似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震动。

女娲娘娘轻叹一声,继续说道:“凤九渐渐长大,因与三生石间那一缕微妙的牵系,她对情爱之事格外敏感,也愈发执着。后来,她遇到了东华与墨渊,一颗少女心悄然萌动,情根深埋心底。初时,这段缘分仿若晨曦初露,蕴含着美好与希冀。然而,只因东华之名已从三生石上被抹去,他们的姻缘便如同无根浮萍,从一开始便注定无法为天地规则所容。命运的轨迹之上,满是逆流而行的荆棘,每一步都注定坎坷难测。”

凤九对东华和墨渊的情意越是深切,她命格中与三生石的那丝微妙联系便愈发被激发出来。那种感觉,宛如飞蛾扑火般本能,驱使着她不由自主地靠近那份本应属于她却注定残缺的姻缘。而与此同时,三生石上的那道裂痕,也被这份强烈却不符规则的情愫所撼动,开始变得愈加不稳定。

“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女娲娘娘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忧虑,“凤九的情,无形中滋养了那道裂痕;而裂痕的扩大,又反过来让因东华逆乱姻缘引发的天下姻缘错乱更加剧变。”她的语调仿佛带着天地间某种无法抗拒的命运重量,令人听来心头一震。

“直到……”女娲娘娘语声一顿,眉目间浮现出一抹难以言喻的深意,似在权衡措辞的轻重,“直到那场决定性的变故降临。”她并未继续细说,只微微一叹,话锋含蓄却意味深长,“具体为何事,老身不便多言,想必东华帝君与墨渊上神心中,自是了然。”她的语气如清风掠过,却暗藏波澜,意有所指的正是东华和墨渊与凤九曾历经的重重生死劫难——诸如妙义慧明境之困,那场几乎令天地为之倾覆的宿命纠葛。

东华帝君与墨渊神色凝重,那些九死一生的时刻如刻痕般深深刻在他们的记忆中。凤九总是毫不迟疑地陪伴在他们身旁,无论多么凶险的境地,她都从未退缩,甚至数次不惜以性命相护,将自身安危抛诸脑后。那份决然与坚定,仿佛早已融入她的血脉,成为一种无声却撼人心魄的誓言。

女娲娘娘轻声道:“那场空前的浩劫之中,凤九为护东华与墨渊,几近魂飞魄散。她情深似火,意念纯粹,直撼天地。而这份至死不渝的挚爱,宛如最炽烈的净化之光,径直冲刷入三生石的核心。”

“濒死的凤九,其灵魂气息与三生石那丝微弱的联系,在那一刻被放大到了极致。她的牺牲之念,她的无悔之情,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共鸣,竟然开始主动‘修复’那道因东华而生的裂痕。”女娲娘娘的眼中流露出惊叹,“这并非她有意为之,而是其至情至性之本源,与维系姻缘的天地法则产生了最深层次的呼应。她在用自己的情、自己的命,去填补东华逆天而行所造成的空缺。”

佛陀此时也低诵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情之为物,有时是劫,有时却是最大的功德。白玥施主当时虽无知无觉,但其行为,实则是以自身情魄,行补天之功啊。”

众人听得心神震动,尤其是东华帝君和墨渊,他们终于明白,凤九每一次的受伤、每一次的濒死,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宏大的天地因果。他们只看到她为爱奋不顾身,却不知这奋不顾身,竟在无意中承担了修复天地秩序的重任。

狐后凝裳已是泪流满面,她的小女儿,竟在不知不觉中,承受了如此巨大的命运重量。

女娲娘娘叹息道:“然而,逆天修复法则,岂能没有代价?凤九的情魄与三生石裂痕共鸣修复的过程,等同于她以凡胎仙体,直接承受了部分天地法则反噬之力。这力量,远超她所能承受的极限。因此,她的魂魄受到了极重的创伤,表现为你们所见的天罚之象——气若游丝,生机流逝。”

“所谓‘天罚’,并非天道有意惩罚于她,”女娲娘娘澄清道,“而是她在承担‘补天’之责时,必然要承受的法则反噬。天道至公,她修复了姻缘秩序,功德无量;但她也因修复过程而伤及自身,此乃因果循环。”

东华帝君猛地站起身,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所以,她如今这般模样,是因为……替本君承受了逆乱三生石的因果反噬?”这个认知如同利剑,刺穿了他素来冷硬的心防。他一直以为是自己未能护她周全,却原来,她所受的苦,根源竟在于他当年决绝的一笔!

墨渊也握紧了拳,脸色铁青。他们视若珍宝的人,竟因他们曾经的抉择而遭受如此磨难。

女娲娘娘看着他,目光复杂:“可以这么理解,但亦不尽然。她并非被动承受,而是以其至情,主动化为了修复之力。东华,你抹去名字,是‘因’;天下姻缘乱,是‘果’;凤九以情补石,是新的‘因’;她身受重创,是此事的‘果’。其间因果纠缠,非一言可蔽之。但毫无疑问,若无凤九,三生石之乱至今未平,六界姻缘恐已不堪设想。”

连宋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所以娘娘说,是托了凤九殿下的福,天下姻缘才重归正轨。”

女娲娘娘点头:“正是。如今,三生石裂痕已由凤九之情魄根基为引,基本修复完成。天下错乱的姻缘线正在逐步回归正轨。假以时日,六界姻缘秩序将彻底恢复正常。只是凤九她……”她望向寝宫,充满担忧,“她能否熬过这反噬之力,醒来后情魄是否会受损,都是未知之数。”

殿内再次陷入沉寂。真相大白,带来的不是释然,而是更沉重的痛惜与责任。东华帝君和墨渊眼中燃烧起决然的火焰,无论付出何种代价,他们定要救回他们的妻子,弥补这因他们而起的劫难。

第三章:灵光一现,希望初显

真相如巨石投入心湖,激起千层浪。东华帝君缓缓坐回石凳,向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他,此刻指尖竟有些微不可察的颤抖。他想起凤九曾无数次在他身边笑靥如花,想起她不顾一切挡在他身前的决绝,原来那些深情背后,竟背负着如此沉重的天地因果。他以为是自己给了她庇护,却不想,最终是她以孱弱之躯,为他、为这四海八荒扛下了最大的劫难。

墨渊沉默良久,开口道:“娘娘,依您之见,如今该如何救治玥儿?既然根源在于三生石反噬及情魄之伤,寻常疗伤圣药恐怕效力有限。”

女娲娘娘赞许地看了墨渊一眼:“墨渊上神所言极是。凤九之伤,非寻常药石可医。其根本在于情魄受损,并与三生石法则之力纠缠过深。若要救她,需从滋养情魄、安抚法则反噬两方面入手。”

折颜插话道:“我桃林的忘忧泉及各类仙草,于滋养魂魄有奇效,或可一试。但若涉及天地法则……”他看向女娲娘娘和佛陀,这方面,这两位天地初开便存在的大神显然更有权威。

佛陀缓缓开口:“阿弥陀佛。老衲或有一法,可助白玥施主稳定神魂,减轻法则反噬之苦。”

众人精神一振,齐齐看向佛陀。

佛陀继续道:“西天梵境有一至宝,名曰‘净世莲心’,乃混沌初开时第一株金莲所结,蕴含最纯净的生机与净化之力。此莲心可涤荡神魂污秽,安抚因法则冲突而产生的灵魂震荡。若能将莲心之力引入白玥施主体内,或可护住其情魄本源,为后续疗伤争取时间。”

东华帝君立刻道:“请佛陀赐教,如何取得这净世莲心?”别说西天至宝,便是要闯九幽地狱,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佛陀却摇了摇头:“帝君稍安。净世莲心乃梵境根基之一,非轻易可取。其外有重重禁制,内有灵识守护,强取不仅徒劳,更可能惊扰莲心灵性,反损其效。需得以无边佛法与至诚愿力,方能与之沟通,请动一丝莲心本源之力。”

女娲娘娘接口道:“不仅如此,即便请得莲心之力,也需有与之匹配的载体,方能顺利导入凤九体内,而不至被其强大的净化之力所伤。这载体,须得是与凤九心意相通,且拥有至纯灵性之物。”

众人陷入思索。与凤九心意相通……至纯灵性……

这时,狐帝白止沉吟道:“小女生前……不,她最为珍视的,除了东华帝君与墨渊上神,便是她幼时在青丘玩耍时,偶然得来的一枚‘月凝石’。此石乃月华精华所聚,性极温润,能安魂定魄,小九一直贴身佩戴,视若珍宝。不知此石可否作为载体?”

女娲娘娘眼中一亮:“月凝石?此物确是温养魂魄的佳品,且与凤九气息相连多年,作为载体再合适不过。佛陀,您看?”

佛陀颔首:“月凝石性柔,与净世莲心的至阳至纯可成调和,确是一线生机。只是,引莲心入石,亦需耗费极大心力,且需在梵境莲池畔进行,借整个梵境佛力加持。”

东华帝君毫不犹豫:“本君即刻随佛陀前往西天梵境。”

墨渊亦起身:“我同去。”

女娲娘娘却道:“你二人刚损耗大量赤金血,元气未复,不宜远行,更不宜再耗费心神施展大法力。引莲心入石,由老身与佛陀联手,应可胜任。你二人当下首要之事,是稳住自身,方能以最佳状态迎接莲心之力归来,为凤九疗伤。”

折颜也劝道:“娘娘所言极是。东华,墨渊,你们若再倒下,即便取得莲心,谁来为小六引导疗伤?碧海苍灵灵气充沛,正是你们调息的好地方。我与白止上神可在此护法,照看小六。”

东华帝君与墨渊对视一眼,虽心系凤九,但也知女娲娘娘与折颜所言在理。他们必须保持力量,才能进行最关键的一步。强行压下立刻行动的冲动,东华帝君对女娲娘娘和佛陀深深一揖:“如此,有劳娘娘、佛陀了。”

墨渊亦郑重行礼。

女娲娘娘起身:“事不宜迟,我与佛陀这便动身前往梵境。尔等在此静候佳音。”她又看向榻上的凤九,柔声道,“丫头,坚持住,我们定会救你。”

佛陀也宣了一声佛号,与女娲娘娘化作两道流光,瞬间消失在碧海苍灵的天际。

石宫内,气氛依旧紧张,但总算有了一线明确的希望。东华帝君和墨渊强迫自己静下心来,盘膝坐于寝宫外,开始调息恢复。狐帝白止与狐后凝裳守在女儿榻边,寸步不离。连宋与折颜则负责警戒四周,确保无人打扰。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缓缓流逝。碧海苍灵的秋日美景依旧,但每个人的心头都悬着一块巨石,等待着来自西天梵境的消息,等待着拯救那只小狐狸的唯一希望。

西天梵境,佛光普照,梵音缭绕。女娲娘娘与佛陀现身在巨大的金色莲池之畔。池中莲花朵朵,形态各异,散发着宁静祥和的的气息。池心最深处,一株巨大的金色莲花尤为醒目,花瓣层层叠叠,莲心处散发着柔和却无比纯粹的光芒,那便是净世莲心所在。

莲池周围,金光闪烁的禁制如同水波般荡漾,无形的威压弥漫开来。寻常仙神根本无法靠近。

佛陀对女娲娘娘道:“娘娘,请助老衲一臂之力,以无上神力暂时安抚禁制,老衲便以佛法沟通莲心灵识。”

女娲娘娘点头,双手结印,周身散发出柔和而磅礴的创世神力,如同春风化雨,轻轻拂过莲池周围的禁制。那原本凌厉的禁制光芒,在女娲神力的浸润下,渐渐变得温顺平和。

佛陀则盘膝坐于莲池边,双手合十,口中诵念起古老而深奥的佛经。道道金色梵文自他口中飞出,如同有生命的蝴蝶,翩跹飞向池心的净世莲心。梵文触及莲心,莲心光芒微微波动,仿佛在回应。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神的过程。佛陀的诵经声越来越宏大,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女娲娘娘亦全神贯注,维持着神力的输出,确保禁制不会反弹。

不知过了多久,净世莲心的光芒逐渐收敛,最终凝聚成一缕细如发丝、却璀璨无比的金色流光,缓缓从莲心升起,如同拥有灵智一般,飘向佛陀。

佛陀小心翼翼地取出狐帝白止交付的那枚月凝石。月凝石通体莹白,散发着清冷的月华光辉。当那缕净世莲心的金色流光靠近时,月凝石仿佛有所感应,微微颤动起来。

佛陀引导着金色流光,缓缓注入月凝石中。起初,月凝石的莹白与莲心的金色相互排斥,发出细微的滋滋声。女娲娘娘见状,立刻催动神力,调和两种力量。她的神力中正平和,蕴含着造化万物之能,恰到好处地中和了排斥力。

渐渐地,金色流光完全融入了月凝石。原本莹白的石头,内部仿佛多了一缕流动的金色霞光,整体气息变得更加温润浩瀚,既保留了月华的清冷安魂之效,又增添了莲心的纯净生机与净化之力。

佛陀长舒一口气,收起月凝石,对女娲娘娘道:“幸不辱命。”

女娲娘娘也收起神力,面露欣慰之色:“有此石在,凤丫头便多了一分生机。我们速回碧海苍灵。”

二人不再耽搁,化作流光,疾速返回。

碧海苍灵,东华帝君与墨渊经过调息,脸色稍霁,但眼中的焦灼并未减少半分。当看到女娲娘娘与佛陀归来,手中托着那枚散发着奇异光华的月凝石时,所有人立刻围了上来。

“成功了?”东华帝君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女娲娘娘点头,将月凝石递给他:“净世莲心之力已成功融入此石。接下来,需你二人以自身本源之力为引,将此石送入凤九心脉深处,助其力量滋养情魄,化解法则反噬。切记,过程需极尽轻柔,不可有半分勉强,否则恐伤及她的根本。”

东华帝君郑重接过月凝石,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磅礴而温和的力量,心中升起希望。他与墨渊对视一眼,默契地走向寝宫榻边。

狐帝白止等人屏息凝神,守在门外,不敢打扰。

榻前,东华帝君轻轻扶起昏迷的凤九,让她靠在自己怀中。墨渊则坐在另一侧,指尖凝聚着精纯的神力。东华帝君将月凝石置于凤九心口位置,他与墨渊同时伸出手指,轻点石头两端。

两人闭目凝神,将恢复了不少的赤金神血之力,混合着自身对凤九最深沉的眷恋与守护之意,化为两股暖流,缓缓注入月凝石。石头内的金色流光受到激发,骤然亮起,变得更加活跃。

随后,在东华和墨渊小心翼翼的引导下,月凝石化作一道柔和的白金色光晕,缓缓没入凤九的心口。

刹那间,凤九苍白的面容似乎泛起一丝极淡的血色。她那微弱得几乎断绝的呼吸,仿佛也变得稍微有力了一点点。虽然变化极其细微,但在场诸位都是修为高深之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丝好转的迹象!

“有效!”折颜上神忍不住低呼一声,语气中充满了惊喜。

东华帝君和墨渊紧紧盯着凤九,感受着她体内那微弱但确实存在的生机正在被月凝石的力量一点点唤醒、滋养。他们不敢有丝毫松懈,继续维持着神力的输送,如同最耐心的工匠,呵护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女娲娘娘和佛陀在一旁默默护法,见状也松了口气。佛陀道:“莲心之力已开始发挥作用,稳定其神魂。但情魄之伤非一日可愈,后续仍需漫长时光的温养,以及……她自身强烈的求生意志。”

东华帝君低声道:“只要有一线希望,本君便会陪她到底。”他的目光温柔地落在凤九脸上,仿佛要将所有的力量与信念传递给她。

墨渊亦坚定点头。

寝宫内,温暖的力量缓缓流淌。寝宫外,众人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了一些。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榻上,为那只沉睡的红狐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虽然前路依旧漫长,但至少,希望的曙光已经穿透重重阴霾,照亮了碧海苍灵。所有人都相信,凭着东华帝君与墨渊上神的不离不弃,凭着诸位尊神的鼎力相助,更凭着白凤九自身坚韧的生命力与那份感天动地的深情,她终有一天会醒来,再次绽放笑颜。

我的创作说明:章节梗概:

时间设定:洪荒大战后的天界时代,神仙妖魔共存的世界,时间跨度以万年计。

地点设定:故事主要发生在天界九重天、青丘狐族领地、碧海苍灵等地,涵盖天宫、诛仙台等重要场景。

基本背景:女娲娘娘掌管三生石决定天下姻缘,东华帝君为天地共主曾抹去自己姻缘线,导致三生石紊乱。白凤九为修正错误自愿承受天罚,现处于濒死状态。

我的创作说明:章节梗概:

三生异变:东华帝君为避情劫抹去三生石上自己的名字,导致三生石紊乱,女娲娘娘因此走火入魔。

姻缘混乱:三生石异变导致六界姻缘错乱,凡人、仙魔姻缘皆受影响,天下姻缘秩序面临崩溃。

凤九献祭:白凤九得知真相后,自愿以九尾狐之身献祭三生石,承受天罚以修正姻缘线。

真相揭露:女娲娘娘亲临青丘,向众人揭示白凤九牺牲自己的真相,东华帝君与墨渊痛悔不已。

生死抉择:东华与墨渊不惜损耗修为救治凤九,面临自身再次陨落的风险。

一线生机:女娲娘娘暗示凤九的牺牲已修正三生石,但她的命运仍悬于一线。

本次写作部分将聚焦于女娲娘娘揭示三生石异变真相,以及白凤九为修正姻缘线而自愿承受天罚的感人故事。重点展现东华帝君与墨渊上神的悔恨与决心,以及众人为救凤九所做的努力。

上一章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同人之三生劫,忘川烬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百五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