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天上,瑶池水波荡漾,映照着四周亭台楼阁的琉璃瓦,闪烁着七彩光芒。池畔一隅,一株青莲静静伫立,叶片虽翠绿欲滴,却无半点花苞迹象,仿佛只是普通的水生植物。
东华帝君修长的手指轻抚青莲叶片,眉宇间透着几许忧色。他身旁,墨渊上神手持玉净瓶,正小心翼翼地往青莲根部滴入一滴澄清甘露。
"三百年了。"东华微微叹息,声音如同远山古钟般低沉,"每日以精血浇灌,这青莲却始终不见苏醒迹象。"
墨渊放下玉净瓶,望向池中青莲,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青莲乃上古灵物,承载着玥儿最后一缕元神。若非她当年为救苍生散尽魂魄,也不会沦落至此。"
"我等与她是情比金坚的爱人,岂能坐视不理?"东华眼中金光微闪,帝君威严中透着罕见的柔情,"折颜可有办法?"
远处云雾缭绕间,一袭粉红衣的折颜上神踏空而来,手中羽扇轻摇。"东华,墨渊,你们这两位神尊日日操劳,我实在不忍。只是..."他停下脚步,眉头紧锁,"这青莲中的元神受损太重,唯有至爱之人的'真心泪'方能唤醒其中沉睡的灵魂。"
墨渊与东华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然。
"何为真心泪?"东华问道。
折颜叹息道:"即心甘情愿为对方流下的泪水,不含丝毫杂质与虚伪。然而,玥儿已散尽魂魄,如今仅存一缕微弱元神,感应之力极其微弱。即便有真心泪,唤醒的希望也渺茫。"
"我等愿下凡历劫,寻觅此泪。"东华与墨渊同时开口,语气坚定。
折颜深深看了二人一眼,似乎明白了什么,摇头轻叹:"情之一字,自古难解。既然你们二人心意已决,我也不便阻拦。只是..."他顿了顿,"玥儿元神脆弱,若感应不到至爱之情,恐会进一步消散。"
"我们明白。"墨渊沉声道,"折颜,请你指点迷津。"
折颜沉吟片刻,从袖中取出一枚晶莹剔透的玉简:"此乃追踪玥儿元神的灵器,可助你们感知她的存在。此外..."他看向池中青莲,指尖凝聚一缕红色光芒,轻轻注入青莲根部,"我以红莲业火为引,暂时稳固她的元神。"
东华见状,也从掌心取出一缕紫色光芒,那是他的本源紫气:"我的本源之力,可为青莲提供更稳固的根基。"
墨渊则取出轩辕剑,剑身微颤,发出清越龙吟。他将轩辕剑插入青莲周围地面,剑气流转间形成一道透明结界:"以轩辕剑结界护持,可保青莲不受外界干扰。"
三位上神合力施为,瑶池水面突然泛起奇异的涟漪,青莲叶片轻轻颤动,仿佛感应到了什么,却又无力回应。
"纵使轮回千世,我等定当寻得真心泪,唤醒玥儿。"东华与墨渊对视一眼,目光交汇处似有万千言语,最终化为无声的承诺。
折颜看着二人,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轻声笑道:"情之一字,果然玄妙。好了,下凡事宜已安排妥当,东华,墨渊,你们二人准备何时启程?"
"即刻。"东华与墨渊同时答道。
"好,本上神在此静候佳音。"折颜拱手告辞,红衣飘飘间消失在云端。
东华转身面对青莲,轻声道:"玥儿,我一定会找到唤醒你的方法。"墨渊站在一旁,目光同样专注地望着那株看似普通的青莲。
谁也没有注意到,青莲深处,一抹极淡的金色光芒微微闪烁,似有感应般轻轻颤动。
九重天上,时光静止;人间世间,沧海桑田。
北方雪国皇宫内,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回荡在宫殿之中。产房外,雪国帝姓皇族的帝皇(帝景天)欣喜地宣布:"此子乃天降祥瑞,取名帝宸华!"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一户书香门第也迎来了新生儿的诞生。婴儿眉目如画,啼声清脆,父亲欣然为其取名墨九渊,寓意学识渊博如渊。
两处新生,命运的齿轮已然开始转动。
十六年后,北方雪国。
帝宸华身着皇子华服,立于城楼之上,眺望远方被白雪覆盖的田野。今年北方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作为太子,他奉命前往灾区赈灾。
"殿下,前方村庄已连续三月无雨,百姓饮水困难,已有不少人染病。"身旁大臣忧心忡忡地禀报。
帝宸华眉头紧锁,目光坚定:"备车,我要亲自前往。"
与此同时,江南水乡的书院内。
墨九渊一袭青衫,正在与同窗探讨诗文。他眉目清朗,谈吐不凡,深得师长喜爱。
"九渊兄,近日听闻北方大旱,不知你有何看法?"同窗问道。
墨九渊放下手中竹简,若有所思:"天灾人祸,自古有之。然身为读书人,当以天下为己任,即使不能亲赴灾区,也应尽绵薄之力。"
就在此时,书院外传来一阵喧哗。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跌跌撞撞地闯入,跪倒在地:"求求各位大人,救救我们村子吧!已经三个月没下雨了,井水都干涸了,孩子们都快渴死了!"
墨九渊立即上前扶起老者:"老人家莫急,慢慢说来。"
老者颤抖着诉说村中惨状,墨渊听罢,立刻向院长请命:"学生愿前往灾区,看看能否帮上忙。"
院长点头允诺:"去吧,但要注意安全。"
就这样,两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怀着不同的身份与使命,踏上了前往灾区的路途。
北方灾区,帝宸华亲眼目睹了灾情的严重。干裂的土地上,农民们面黄肌瘦,眼神中满是绝望。他立即下令开仓放粮,并亲自监督水利工程的修建。
一天傍晚,帝宸华疲惫地坐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骚动。他走出帐篷,看见一位身着粗布衣裙的少女正在为几位伤员包扎伤口。
那少女约莫十六七岁,虽然衣着朴素,却掩不住清丽脱俗的气质。她手法娴熟地为伤员处理伤口,动作轻柔而准确。
"你是何人?"帝宸华走上前去询问。
少女抬头,露出一张清秀的脸庞,虽然略显疲惫,却依然明亮动人。她微微行礼:"民女元玥华,略通医理,见乡亲们受伤,便自告奋勇来帮忙。"
帝宸华注视着她认真工作的样子,心中莫名一动:"你为何会医术?"
元玥华微微一笑:"家父曾是村中郎中,我自幼耳濡目染,略知一二。"
帝宸华发现,每当他在场时,这位名叫元玥华的少女总会不自觉地投来关切的目光。更奇怪的是,他看到元玥华照顾伤员时那种忘我的投入,内心深处竟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触动。
与此同时,江南水乡的墨九渊也来到了北方灾区。他凭借自己的才学,帮助当地官员设计水利工程,引水灌溉。他的博学多才很快在当地传为佳话。
一日,墨九渊在书院旧址附近散步,偶然遇见一位正在作画的年轻女子。女子画技精湛,寥寥数笔便勾勒出灾区山川地貌,生动传神。
"姑娘画技高超,在下佩服。"墨九渊忍不住赞叹道。
女子抬头,露出一张清冷美丽的脸庞。她微微一愣,似乎对墨九渊的出现感到意外,随后礼貌地行礼:"公子过奖了,小女子只是随意涂鸦,不成气候。"
墨九渊注意到,这位名叫青凝的女子,画中常常出现一株青莲的图案,画技虽不同,却与元玥华有着说不出的相似之处。更奇怪的是,每当他与青凝谈论诗词画作时,总感觉心灵深处有什么东西被轻轻触动。
墨九渊不知道的是,元玥华与青凝常常在梦中见到对方,却不知缘由。有时元玥华会梦见自己身着青衣,站在水墨画前沉思;而青凝则梦见自己穿着粗布衣裙,在雪地中救助伤员。
折颜化作游方道人,暗中观察着这一切。他发现白玥(白凤九)的元神竟一分为二转世,一个温暖如阳,一个清冷似月,不禁忧心忡忡:"这会增加历劫难度啊..."
而在九重天瑶池畔,那株青莲在无人注意的夜晚,叶片会微微颤动,仿佛在回应着什么。瑶池水面泛起不寻常的涟漪,又很快恢复平静,仿佛只是一场幻觉。
北方灾区的一个春日清晨,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临时搭建的医疗帐篷上。帝宸华与元玥华并肩站在一处小山丘上,眺望着远处正在修建的水利工程。
"再过一个月,这些沟渠就能完工,到时候水源就能引到各个村庄了。"帝宸华指着远处的工地,语气中带着欣慰。
元玥华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百姓们终于不用再为饮水发愁了。殿下为此事操劳多日,实在辛苦。"
"不必叫我殿下。"帝宸华转头看向元玥华,温和地说,"在这里,我只是个想为百姓做点事情的普通人。倒是你,玥华,你为何对救治伤病如此上心?"
元玥华低头整理着手中的药草,轻声道:"我父亲曾说过,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是天职。我虽学艺不精,但也想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帝宸华注视着她认真的侧脸,心中某种情感悄然滋长。他发现自己越来越期待与元玥华相处的时光,她那双清澈的眼睛总能让他感到平静与安宁。
"对了,今晚山顶有难得一见的星辰,据说对着星辰祈雨最为灵验。"帝宸华忽然说道,"明日便是祈雨大典,我想今晚先去山顶看看。你可愿意一同前往?"
元玥华惊讶地抬头,对上帝宸华期待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好。"
夜幕降临,帝宸华与元玥华徒步登上附近的一座小山。山顶视野开阔,满天繁星在夜空中闪烁,美得令人屏息。
"真美。"元玥华轻声感叹,仰头望着星空。
帝宸华站在她身旁,沉默片刻后道:"元玥华,我时常在想,若能一直如此宁静该有多好。没有国事纷争,没有百姓疾苦..."
"殿下心系天下,这是大善。"元玥华转头看向他,眼中满是敬佩,"能为一方百姓谋福祉,是殿下的责任,也是百姓的幸运。"
帝宸华苦笑一声:"责任有时也是一种枷锁。有时候,我倒羡慕那些可以随心所欲的普通人。"
元玥华若有所思地看着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殿下承担的是天下重任,而我们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小小责任。重要的是,不辜负自己的本心。"
帝宸华深深看了她一眼,心中某处被轻轻触动。这一刻,他忽然很想知道,眼前这个女子是否也曾有过什么不为人知的梦想或遗憾。
祈雨大典当日,帝宸华带领百官与百姓在祭坛前虔诚祈求上天降雨。仪式进行到一半,帝宸华忽然感到一阵眩晕,眼前发黑,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前倒去。
"殿下!"元玥华冲上前去,接住了倒下的帝宸华。
帝宸华在昏迷中,隐约感觉到有人一直在他身边照料。他时而听到温柔的呼唤,时而感受到清凉的药液滴入口中。梦境中,他似乎回到了瑶池畔,看见一株青莲在池水中轻轻摇曳,有人在他耳边轻唤"青莲"...
当帝宸华醒来时,已是三天后。他发现自己躺在一间简陋却干净的房间里,而元玥华正趴在床边,手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碗药汤,似乎已经守候多时。
"你醒了!"元玥华惊喜地抬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太好了,你已经昏迷三天了。"
帝宸华虚弱地笑了笑:"我这是怎么了?"
"祈雨大典上你突然晕倒,把大家都吓坏了。"元玥华解释道,"大夫说是过度劳累加上忧思过重导致的。你已经昏迷三天了,滴水未进。"
帝宸华环顾四周,发现自己身处一处简陋的民房:"我怎么会在这里?"
"是大夫建议你换个清静的地方休养。"元玥华轻声道,"我自告奋勇留下来照顾你。"
帝宸华注视着元玥华疲惫却依然温柔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轻声问道:"这几天...辛苦你了。"
元玥华摇摇头,将药汤递到帝宸华唇边:"先喝药吧,大夫说你体内的余热还未完全清除。"
帝宸华接过药碗,一饮而尽。苦涩的药汁入口,却因元玥华的细心照料而变得容易接受许多。
"我做了一个梦。"帝宸华忽然说道,"梦见了一株青莲,还有...有人在呼唤我的名字,但不是帝宸华,而是...青莲。"
元玥华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或许...是殿下太累了,所以才会做这样的梦。"
帝宸华若有所思地看着元玥华,总觉得她似乎有什么心事未曾言明。而元玥华,也在心中暗自惊讶——那个在梦中呼唤"青莲"的人,与眼前这位太子,竟有如此奇特的联系。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江南,墨九渊与青凝之间的情谊也在悄然生长。
墨九渊发现,青凝虽然外表清冷,但内心却极为细腻。她常常在画作中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切,画中的百姓虽然衣衫褴褛,却总是面带希望的笑容。
"青凝姑娘的画作,总是能直击人心。"墨九渊站在一幅描绘灾区儿童得到救助的画作前,由衷赞叹道。
青凝微微一笑,那笑容如春日冰雪初融,美得惊心动魄:"我只是如实描绘所见所闻罢了。那些孩子们虽然遭遇不幸,但在大家的帮助下,眼中重新有了希望的光芒。"
墨九渊注视着青凝专注讲解画作的侧脸,心中某处被轻轻触动。他发现自己越来越欣赏这位看似清冷实则热心的女子。
一日,墨九渊偶感风寒,身体不适。青凝得知后,立即亲自熬制汤药,日夜守候在侧。
"你不必如此操劳。"墨九渊靠在床榻上,看着青凝为自己掖被角的身影,轻声说道。
青凝摇摇头:"公子为我等奔波劳碌,些许风寒不足挂齿。况且医者父母心,照顾病人本就是分内之事。"
墨九渊注视着她温柔的目光,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温暖。他忽然很想知道,这位清冷如月的女子,是否也曾期待过平凡的幸福。
风寒渐愈后,墨九渊鼓起勇气向青凝表白:"青凝,这段时日相处,我发现你不仅画技高超,更有一颗善良的心。我...我对姑娘心生爱慕,不知姑娘可愿..."
青凝闻言,脸色微微泛红,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低下头,轻声道:"九渊公子,能认识你是我之幸。只是...有些事情,冥冥中自有定数。我...我恐怕无法接受你的好意。"
墨九渊惊讶地看着她:"为何?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吗?"
"不,公子很好。"青凝抬起头,眼中含着泪光,"只是...有些缘分,注定无法圆满。请公子原谅我的自私。"
墨九渊还想再说什么,却被突然传来的消息打断——北方灾区突发疫情,需要他立即返回协助处理。
临行前,墨九渊再次找到青凝:"青凝,我必须回北方了。但我答应你,待一切安定,我定会回来找你。"
青凝眼中含泪,轻轻点头,却什么也没说。
然而,当墨九渊处理完疫情紧急情况返回时,却得知青凝已经不告而别,只留下一封信和一幅画——画中是一株在风雨中摇曳的青莲,旁边题着"纵使轮回千世,不忘初见初心"的字样。
墨九渊握着信和画,心中既震惊又失落。他不明白青凝为何突然离去,更不明白那幅画中蕴含的深意。
而在九重天上,瑶池畔的青莲突然微微颤动,池水泛起不寻常的涟漪。折颜站在池边,眉头紧锁:"不好,玥儿的元神因感应到凡间的情劫,开始出现不稳定的迹象。"
他急忙施展法术,加固青莲周围的封印:"东华,墨渊,这历劫之路,恐怕比想象中更加艰难..."
我的创作说明:章节梗概:
瑶池誓约:九重天瑶池畔,东华帝君与墨渊上神三百年来每日以精血浇灌一株青莲,折颜上神叹息告知唯有至爱之人的"真心泪"才能唤醒其中沉睡的元神。
青莲中沉睡着为救苍生而散尽魂魄的白玥(白凤九)最后一缕元神,两位神尊对视一眼,决定下凡历劫寻找真心泪。
下凡前夕,东华将本源紫气注入青莲根部,墨渊设下轩辕剑结界,两人立下"纵使轮回千世"的誓言。
白玥(白凤九)元神在青莲中微弱颤动,似有所感却无法回应,瑶池水泛起不寻常的涟漪
凡尘初遇:北方雪国皇子帝宸华(东华帝君)与江南书生墨九渊同时降生,带着残缺记忆开始凡间轮回
十六岁的帝宸华(东华帝君)在北方赈灾时遇见孤女元玥华(白玥/白凤九),被她救治灾民的执着所触动;同期墨九渊在书院偶遇画师青凝(白玥另一化身),为她的画技与气质所吸引
元玥华与青凝两人的容貌相同却性格迥异,一个温暖如阳一个清冷似月,两人时常在梦中见到对方却不知缘由
折颜化作游方道人暗中观察,发现白玥(白凤九)元神竟一分为二转世,担忧这会增加历劫难度
帝宸华与元玥华并肩治旱三年,在高山祈雨时帝宸华昏倒,元玥华三日不眠照料,听他梦中呼唤"青莲"而心生疑惑
墨九渊与青凝探讨画艺日久生情,一次风寒中青凝悉心照料,墨九渊发现她画中总有一株神秘青莲
帝宸华回京前向元玥华表白遭婉拒,墨九渊向青凝提亲前夕她突然失踪,两人各自带着遗憾分离
青莲结界突然波动,折颜发现白玥(白凤九)元神因凡间情劫开始不稳定,紧急加固封印
北方战事爆发,帝宸华出征前与元玥华约定归来后给她交代,元玥华暗中以医术助军队疗伤。
墨九渊发现青凝在古庙出家为尼,追问缘由得知她梦见自己会害死所爱之人,故选择远离。
帝宸华战场重伤时浮现东华记忆,回京却得知元玥华为救瘟疫百姓而死,在墓前悲痛欲绝却流不出泪
墨九渊在古庙外守候青凝一夜,晨露沾衣却无泪可流,两人首次历劫失败,元神回归九重天。
东华与墨渊元神归位,发现白玥(白凤九)仍沉睡,折颜告知需完全融入凡尘才能触及真心泪。
两人再次下凡,此世不留记忆:东华转世为江湖剑客凤苍华,墨渊成为书生墨子渊。
凤苍华受伤被医女元九歌所救,留在医馆帮忙;墨子渊赶考途中被女侠墨华笙相救,结伴同行。
元宵灯会四人相遇,虽不相识却莫名熟悉,命运之线再次交织,青莲在瑶池无风自动。
京城爆发瘟疫,凤苍华与元九歌日夜救治,墨子渊与墨华笙前来相助,四人共同抗疫。
元九歌为采药遇山崩,救孩童牺牲自己;凤苍华觉醒东华记忆,抱着元九歌遗体终于落下一滴真心泪。
同时墨子渊照顾染疫的墨华笙,在她弥留之际觉醒记忆,流下第二滴真心泪。
两滴泪水穿越云霄飞向瑶池,青莲绽放耀眼光芒,白玥(白凤九)元神归位却失去记忆。
苏醒的白玥(白凤九)不记得东华与墨渊,两人轮流陪伴讲述往事,她却只对瑶池青莲有模糊印象。
东华和墨渊二人发现白玥(白凤九)元神曾一分为二历劫,导致记忆残缺,需找到两滴真心泪中封存的记忆碎片。
墨渊提议重走凡间历劫之地,三人下凡寻找线索,在北方山村和江南书院触发片段回忆。
天族长老反对神君与狐族联姻,暗中阻挠,派人破坏记忆修复仪式,东华为保护白玥(白凤九)受伤。
三重觉醒:危机中东华与墨渊同时出手,法术共鸣触发白玥(白凤九)深层记忆,她想起前世某一世她与东华和墨渊三人拜在父神门下的往事。
记忆完整恢复:白玥原是父神义女星玥转世,与东华和墨渊、折颜三人情同兄妹,后为救苍生牺牲。
三人终于明白为何需要两滴真心泪——代表不同性质的挚爱之情才能唤醒完整元神。
天族发难指责违背天规,东华愿放弃帝君之位,墨渊以战神身份力保,折颜出面调停。
莲开永恒:经过协商,三人决定共同守护四海八荒,白玥(白凤九)以青丘九尾狐一族元神本体和净世青莲几缕魂魄修炼成新的上神,位列仙班。
在昔日昆仑虚水沼泽学堂旧址,三人重建居所,东华处理天族事务,墨渊教导弟子,白玥(白凤九)培育新净世青莲。
瑶池中新生青莲绽放之日,三人共同立下守护誓言,弥补前世今生遗憾。
每逢白玥(白凤九)牺牲纪念日,东华与墨渊都会陪她游历曾救助的苍生之地,见证太平盛世,三生三世的情缘终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