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句】能够表达完整意义的简单句子。如“我爱学习”,结构虽然简单,单具备了主语和谓语两部分,表达了一种完整的意思,是单句。“我从小就特别爱学习”,比“我爱学习”增加了不少词语,但仍旧是只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也还是单句。单句的主要成分是主语和谓语。如果谓语是及物动词,还可以带上宾语。单句的附加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分析句子的目的是弄清句子的结构层次,了解各个句子成分的表意作用,以便深刻理解句子的思想内容,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分析句子的方法步骤是“一分为二抓骨干”(即分出主语和谓语两个部分,抓住主、谓、宾),“清理枝叶看虚词”(即进一步找出主、谓、宾的修饰成分定、状、补,句中的虚词表达了什么样的结构关系)。
【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单句可以直接组合成复句,如“我是北京人,你是山东人。”借助虚词构成的复句:“……或者……”是选择复句,“不但……而且……”是递进复句,“虽然……但是……”是转折复句,“因为……所以……”是因果复句,“如果……就……”是假设复句,“只有……才……”是条件复句。运用复句要重视条理性和逻辑关系。复句可以扩展,复句里的一个或每个分句本身又是一个复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叫作多重复句。例如:“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因为……所以……”是第一层,表示因果关系;“如果……就……”是第二层,表示假设关系。
【句群】亦称“句组”或“语段”。一组有明晰中心意思的,前后衔接的连贯句子。句群里的连贯的句子,有语义的联系,逻辑事理的联系,也有语法的联系。句群里的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跟复句里的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大体相同。例如:“大礼堂的体型如此完美,色调如此清新,我们不能不赞叹建设者杰出的创造和智慧。但是,在这样大的空间里,音响问题是怎样处理的呢?能保证坐在任何角落的人都听清主席台上的发言吗?”(《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一转折关系句群由三个句子组成,第一句是二重复句,第二第三句都是单句,是并列关系。句群和文章的段不是相同的概念,虽然形式上有时候重合。有的段只有一句话,有的段很大,很复杂,包含着不止一个句群。
【修辞】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有效的语言形式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在语言运用中,“修辞”一词的含义并不是单一的。常见的含义有以下三种:(1)指修辞事实,即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语言形式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的现象、情况。(2)指修辞活动。(3)指研究修辞的学问或著作,即修辞学和修辞书。修辞具有民族性、社会性和时代性。善于锤炼、斟酌、驾驭词句是修辞的基础。为了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采用的具有明显特点的修辞方式,叫做修辞格。汉语的修辞格很多,已被命名的就有好几十种。各种修辞格不是用同一个标准划分出来的。有的现象,从不同角度看,是不同的修辞格。例如:“他烧得像火炭一样。”既是比喻,又是夸张。标点符号也有一定的修辞作用。
【比喻】对于某种事物或某个道理,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的修辞格。比喻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个部分组成。“本体”是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喻体”是作比方的事物,“喻词”是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由于喻词不同,由于本体、喻体、喻词的隐现情况不同,比喻又可以分为明喻、暗喻(也叫隐喻)、借喻、讽喻等类型。明喻是在本体和喻体之间用“像、如、若”等喻词连接的比喻,如“春天像小姑娘。”暗喻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类喻词连接的比喻,如“鹰是无线的风筝。”借喻是不用喻词,而用喻体代替本体的一种比喻。如“敌人在大筑乌龟壳”,用“乌龟壳”比喻“碉堡”。讽喻是用一种事情来比另一种事情的道理的比喻。如“闭着眼睛捉麻雀,结果往往是麻雀捉不到,还要碰破头”,从反面说明熟悉情况、掌握材料的重要。
【比拟】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的修辞格。把动物、植物当作人来描写,一般叫“拟人”。作者把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动作附着在所描写的生物身上,如“鸟儿这个山林的主人,无论我登多么高,总听见它们在头顶的树林中歌唱,我不觉把它们当作我的引路人了。”把人当作物来写,一般叫“拟物”,使人具有物的情态动作。“假如我是落叶,我愿意很快的落在地上,又很快地被雨水溶化,然后有钻进又黑又香的泥土里,尽情地拥抱这些又大又小,又粗又细的树根。”以“落叶”比人,本是拟物,句中又间有拟人的写法(“尽情地拥抱”),交错在一起,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