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禹坤是被手机震醒的。
凌晨五点,屏幕上的消息提示像瀑布一样往下掉,微博APP卡得频频闪退。他揉着眼睛点进自己的同人连载页面,瞬间被评论区的盛况惊得清醒——最新章节的评论数在半小时内破了万,而最顶上那条热评,来自一个没头没尾的小号,ID叫“极想摘星星”。
“写得很像。”
底下跟着一串疯狂的“!!!”,有读者扒出这个小号的关注列表异常干净,只关注了两个账号:朱志鑫的官方大号,和张极的工作室账号。
童禹坤的心跳突然开始擂鼓,指尖颤抖着点开私信箱,最上面躺着一条未读消息,发送者正是“极想摘星星”:
“你好,我是张极。方便加个联系方式吗?有些细节想和你聊聊,比如……朱志鑫送的护身符,其实是檀香木的。”
下一秒,另一个陌生小号发来消息,ID是“鑫鑫的小极”:
“我是朱志鑫。张极说你写的颁奖礼那段很真实,其实他领奖时,口袋里的护身符确实硌到了手。”
童禹坤差点把手机扔出去。
他盯着那两行字看了三分钟,反复确认不是恶作剧——“极想摘星星”的头像,是张极去年在雪山拍外景时的侧影,角度刁钻,从未在任何公开平台发布过;“鑫鑫的小极”的背景图,是朱志鑫养的那只布偶猫,正趴在一本封面磨损的漫画上,那本书,童禹坤在朱志鑫的某次直播里见过。
手忙脚乱地加了微信,通过验证的瞬间,张极发来一张照片: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按在西装口袋上,口袋里隐约能看到个小小的方形轮廓,背景是璀璨的颁奖礼舞台。
“领奖时拍的,没发出去过。”张极的消息紧跟着进来,“你写‘他下意识按了按口袋’,很准。”
朱志鑫紧接着发来一张聊天记录截图,是他和张极的对话框:
“上台前记得把护身符揣好。”
“知道了,你比我妈还唠叨。”
“滚啊!”
童禹坤看着截图里熟悉的互怼语气,和自己文里写的如出一辙,突然觉得眼眶有点热。
“其实……”他斟酌着打字,“我只是凭着感觉写的。”
“你的感觉很准。”张极回得很快,“我们看了你的连载,从第一章追到现在。”
朱志鑫发来一个笑脸表情:“特别是写我躲在后台看他领奖那段,连我攥皱了应援牌都写出来了,你是不是在现场装了摄像头?”
童禹坤笑着摇头,刚想回消息,手机突然弹出两条推送——
【朱志鑫工作室】:是的,我们在一起了。@张极工作室 [图片]
【张极工作室】:嗯,很久了。@朱志鑫工作室 [图片]
两张图片是同一张:朱志鑫坐在化妆镜前,张极站在他身后替他戴项链,镜子里映出两人相视而笑的侧脸,朱志鑫的手指上,戴着一枚和张极同款的戒指。
配图的文案简单直接,却像颗炸弹,瞬间引爆了全网。
童禹坤的同人连载页面彻底卡死,私信箱被粉丝的祝福和惊叹塞满。他刷新微博时,看到张极用“极想摘星星”的小号,在他最新章节下又留了条评论:
“后续不用猜了,我们会亲自演下去。另外,谢谢你笔下的温柔。”
朱志鑫的小号紧跟着回复:“+1,顺便催个更,想看我们去漫展那段。”
余宇涵被客厅的动静吵醒,揉着眼睛走出来,看到童禹坤对着手机傻笑,凑过去一看,瞬间瞪大了眼睛:“他们……他们真的公开了?还翻牌了你的文?”
童禹坤点头,把手机递给他看,指尖划过屏幕上那两张笑脸,突然觉得鼻子发酸。
他写过朱志鑫在暴雨天给张极送伞,两人挤在一把伞下跑回公寓;写过张极在朱志鑫被黑粉攻击时,用大号下场怼人,说“我的人轮不到别人说三道四”;写过他们在跨年夜晚会的后台,借着烟火的掩护,偷偷牵了牵手。
原来那些他以为的虚构情节,全是真实发生过的温柔。
“他们说想看漫展那段。”童禹坤抬头看向余宇涵,眼睛亮得像星星,“你之前说想cos朱志鑫,现在要不要试试?”
余宇涵笑着点头,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好啊,那你得把张极写得帅一点,不然我不演。”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摊开的笔记本上,上面写着未完待续的漫展章节。童禹坤拿起笔,突然觉得文思泉涌——
原来最好的故事,从来不需要刻意编造。当笔下的人物走出纸张,带着真实的爱意站在你面前时,连文字都变得鲜活起来。
他想,这大概就是同人创作最动人的意义: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一份温柔,而这份温柔,恰好也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真实地存在着,并且,比他写的还要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