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闺女张莲,刚十岁,心思细,跟着苏喻馨学做针线活,绣的帕子,已经能拿到镇上去换几个铜板了。
“娘,您看我绣的这个,像不像咱家屋檐下的燕子?我瞅着它飞了好几天才绣出来的。”
张莲举着手里的帕子,眼里满是期待。
苏喻馨凑过去看,帕子上的燕子,翅膀张开着,像要飞起来似的,活灵活现。
“像,太像了。”
她摸着女儿的头,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莲丫头,手真巧,比娘年轻时强多了。”
每天到了饭点,三个儿子家的人,就会拎着米菜,来到老宅。
老大媳妇烧火,老二媳妇切菜,老三媳妇淘米,苏喻馨就坐在灶门前,指挥着。
“这菜别切太碎,炒出来不香,块大点吃着过瘾。”
“火再大点,饭要焖透才好吃,不然夹生,伤胃。”
“油少放点,家里的油不多了,省着点用,下次赶集再打。”
孩子们就在院子里追跑打闹,小石头的笑声,龙凤胎的哭声,五娃和莲丫头的拌嘴声,混着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声,把个清冷的老宅,填得满满当当。
苏喻馨坐在灶门前,看着跳动的火苗,映着眼前这一片热闹,嘴角总会不自觉地上扬。
张由志,你看,这日子,真的撑下来了。
她在心里,默默地对那个沉默寡言的男人说。
就像当年,他说的那样,看着这一群娃,就有奔头。
如今,娃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娃,这奔头,就像老宅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一年比一年茂盛。
只是,偶尔夜深人静时,她摸着空荡荡的枕边,还是会想起那个说“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一口”的男人。
这时,她就会拿起放在床头的那支旧烟杆,那是张由志生前用了十几年的,杆身上,被他的手摩挲得发亮。
她把烟杆凑到鼻尖,仿佛还能闻到淡淡的烟草味,和着泥土的气息,那是属于张由志的味道,也是属于岁月的味道。
老宅的夜,很静。
只有窗外的虫鸣,和着她轻轻的叹息,一起,融进了月光里。
………
鸡叫头遍时,苏喻馨就醒了。
窗外的天刚泛出点鱼肚白,她摸索着穿上外衣,拐杖在地上磕了磕,发出轻响。
古芸萩睡得浅,一听见动静就睁开了眼,坐起身揉了揉眼睛:
“婆婆,您醒了?天还没亮呢。”
“嗯,老骨头了,觉少,躺不住。”
苏喻馨走到灶台边,拿起火柴点亮油灯,昏黄的光瞬间填满了小屋。
“你再睡会儿,天还早,多歇歇。”
“不睡了,我跟您一起干活吧,总躺着也不舒服。”
古芸萩掀开被子下床,脚刚沾地就打了个寒颤,山里的清晨果然凉得刺骨,比镇上的早风冷多了。
苏喻馨看她缩着脖子,双手往袖子里揣,笑了笑:
“等会儿让三媳妇送衣裳来,她那身粗布袄子,厚实,穿上准暖和。”
说话间,院门外传来脚步声,伴着粗声粗气的喊:
“娘,您起了没?我砍了柴来。”
是老三张老实,他肩上扛着捆柴火,额头上冒着细汗,看着是走得急了。
“进来吧,门没插。”
苏喻馨应着,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苗“噌”地窜高了些。
张老实推门进来,看到古芸萩时愣了一下,随即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姑娘也醒了?起这么早。”
“嗯,张大哥早。”
古芸萩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昨晚听婆婆说,这位张大哥是村里最实诚的人,就是话少,只会闷头干活。
“我砍了些干柴,够娘烧两天的,都是干透的,好烧。”
张老实把柴火靠在墙根,又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小心翼翼地递过来。
“这是我家那口子蒸的窝头,刚出锅的,让给娘和姑娘当早饭,热乎着呢。”
“你媳妇怀着孕,让她多吃点,别总想着我们。”
苏喻馨接过布包,摸了摸确实温热,又从灶台上拿起个昨晚剩下的野菜团子,往他手里塞:
“拿着,路上垫垫,去地里干活耗力气。”
张老实摆摆手,往后退了半步:
“不用娘,我不饿,这就去地里看看麦子,估摸着过阵子能收了,得提前准备农具。”
他说着就要走,又想起什么,转身道:
“对了娘,二河说今天去镇上换点盐,问您要不要带啥?针线啥的缺不缺?”
“不用,家里的线还有一小卷,等用完了再说。”
苏喻馨想了想,又道:
“让他给芸萩姑娘扯尺布,做件新衣裳,总穿旧的不像样,也让孩子体面点。”
“哎,我记下了,一定跟二河说。”
张老实应着,脚步噔噔地出了门,走得又快又稳。
古芸萩看着他的背影,小声道:
“张大哥真勤快,天还没亮就去砍柴,还要去地里。”
“他啊,就是个闷葫芦,嘴笨,只会干活,家里的重活累活都是他扛着。”
苏喻馨笑着揭开锅盖,往锅里添了瓢水,准备烧点热水。
“等会儿让他媳妇送衣裳来,你试试合不合身,不合身就让她改改。”
正说着,院门外又响起脚步声,这次是细碎的,伴着妇人温柔的声音:
“娘,您醒了没?我给姑娘送衣裳来了。”
是老三媳妇,她手里捧着个包袱,怀里还抱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粗布袄子,看着厚实暖和。
“进来吧,门敞着呢。”
苏喻馨招呼道,指了指古芸萩:
“把衣裳给姑娘试试,看合不合身。”
老三媳妇把袄子递给古芸萩,脸上带着腼腆的笑:
“姑娘别嫌弃,这是我前阵子做的,想着天冷了穿,还没上身呢。料子是镇上扯的粗布,看着普通,但耐穿,干活也方便。”
古芸萩接过袄子,触手厚实,还带着点阳光晒过的味道,心里暖暖的:
“谢谢您,嫂子,怎么会嫌弃呢,这衣裳看着就暖和,我正缺件厚的呢。”
“快穿上试试,看合身不,要是哪里不合适,我再给你改。”
苏喻馨催道,眼神里满是期待。
“不合身让她再改改,她的针线活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