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固定在门框上,另一头扣进门板的凹槽里。
她用力推了推,门板纹丝不动。
做完这一切,系统提示任务五完成。
黄铜门环和加固木钉出现在门边,门环沉甸甸的,扣在门上发出“当”的轻响。
“家园建设系列任务已全部完成,累计奖励发放完毕。”
系统提示音落下,古芸萩看着焕然一新的院子,心里格外踏实。
她走到堂屋,坐在刚擦过的长凳上,借着月光打量这间属于自己的屋子。
这时,她才注意到系统奖励的生活用品已经堆在堂屋角落。
竹编筐、粗布抹布、高粱扫帚、木柄斧头、铁锨、陶瓢、铜漏斗、黄铜门环。
每一样都是过日子用得上的东西。
夜色彻底笼罩下来,古芸萩锁好院门,转身回屋。
刚点亮油灯,脑海里便响起系统提示音:
“空间作物已全部成熟,请宿主及时收割。触发任务‘物资变现’:将空间内成熟作物(含茄子二十斤、辣椒十五斤、豆子十斤、灵泉水一桶)带至镇上出售,换取不低于五十两银子。完成奖励:灵币300枚,解锁空间‘保鲜存储’功能。”
她心中一动,起身进入空间。
六丈见方的土地上,茄子紫得发亮,辣椒红得透熟,豆荚饱满地垂在藤蔓上,灵泉水在木桶里泛着微光。
她拿出镰刀,小心地将作物收割下来,分类装进竹筐,连同灵泉水一起搬到空间角落暂存。
次日天刚蒙蒙亮,古芸萩便挑着两筐作物出了村。
她没走大路,绕着田间小道往镇上赶。
到了镇上,集市已经热闹起来。
她找了个靠边的摊位,将作物摆开。
她刚摆好很快就吸引了几个妇人询问价格。
“这茄子怎么卖?”
一个穿蓝布衫的妇人拿起一只掂量着。
“茄子二十文一斤,辣椒二十五文,都是刚摘的,新鲜得很。”
古芸萩答道。
妇人讨价还价了几句,见她不肯降,便称了五斤茄子。
陆续又有几个主顾来买,不到一个时辰,茄子和辣椒就卖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豆子和灵泉水,她打算送到镇上最大的酒楼“聚福楼”试试。
刚走到酒楼后门,就见一个胖乎乎的厨子正在验货。
“你这豆子看着不错,怎么卖?”
厨子打量着竹筐里的豆子。
“豆子三十文一斤,还有些泉水,口感清甜,适合炖汤。”
古芸萩拧开陶罐盖子,一股清冽的气息散开。
厨子疑惑地舀了一勺尝了尝,眼睛一亮:
“这水确实特别,豆子我全要了,泉水……你有多少?”
“就这一桶,二十斤。”
“算你五两银子,以后有好东西直接送这儿来。”
厨子爽快地让人过秤付钱。
古芸萩收了银子,仔细点过,连同之前卖茄子辣椒的钱,已经超过五十两,心里松了口气。
她没立刻回村,而是在镇上转了转,打听房牙子的住处。
有人指了条路,说东街的“德顺记”就是做房屋买卖的,掌柜姓刘,是镇上出了名的靠谱。
她按指引找到铺子,门面不大,门口挂着“房屋田产”的木牌。
推门进去,一个戴瓜皮帽的中年男人正趴在柜台上算账,见有人进来,抬头笑道:
“姑娘要点什么?租房还是买地?”
“想看看镇上的房子。”
古芸萩开门见山。
“最好是带院子的,清静些,价钱公道就成。”
刘掌柜放下算盘,从抽屉里翻出几本簿子:
“巧了,前两天刚收了两处宅子。一处在西街,离集市近,三间瓦房带个小院,就是临街有点吵;另一处在北巷,离主街远,院子大些,有五间房,就是年头久了,得拾掇拾掇。”
他指着簿子上的字:
“西街那处要价一百二十两,北巷的一百五十两,都带地契,没纠纷。”
古芸萩想了想:
“能去看看吗?”
“当然。”
刘掌柜锁了铺子。
“我带您先去北巷瞧瞧,那边更合您说的清静。”
两人穿过两条街,到了北巷。
巷子不宽,两旁多是青砖灰瓦的老房子,行人不多。
刘掌柜指着一处带黑漆大门的宅子:
“就是这儿。”
他推开虚掩的门,院里铺着青石板,有些地方长了青苔。
正房三间,东西各有一间厢房。
屋顶的瓦看着还算齐整,只是窗纸大多破了洞。
“前房主搬去县里了,空了小半年。”
刘掌柜边走边说。
“你看这院子,能种些菜,后面还有口井,水质不错。屋里的梁柱都是好木料,就是墙皮掉了些,刷刷浆就能用。”
古芸萩转了一圈,正房铺着木地板,虽有些磨损,但还算结实。
厢房里堆着些旧家具,看着能凑合用。
院子角落有个柴棚,柴火还剩小半堆。
她敲了敲墙壁,是实心的,点了点头:
“另一处呢?”
刘掌柜又带她去西街。
这处宅子离集市确实近,隔着两条街就能听到叫卖声。
院子比北巷的小一半,只有两间正房,一间厢房,院墙也矮些。
“这儿胜在方便,买东西、上工都近。”
刘掌柜说。
“就是晚上热闹,睡浅的人可能不习惯。”
古芸萩没多犹豫:
“就北巷那处吧,什么时候能办手续?”
刘掌柜有些意外,没想到她这么快做决定:
“姑娘不讲讲价?”
“价钱公道,不用讲了。”
她拿出钱袋。
“我先付一半定金,办好地契再付另一半。”
刘掌柜见她爽快,也不含糊:
“今天就能办!您跟我回铺子写契约,我让人去衙门报备,傍晚就能拿新地契。”
回到德顺记,刘掌柜叫伙计磨墨铺纸,提笔写契约。
他写得仔细,把宅子的尺寸、间数、四至边界都一一列明,又让古芸萩核对。
她看了两遍,确认无误,在末尾按了手印。
付了七十两定金,刘掌柜给了张收据:
“姑娘放心,我这就去跑衙门,保准把手续办得妥妥的。您要是不急,先在镇上逛逛,傍晚来取地契就行。”
古芸萩应下,出了铺子,找了家茶馆坐下,点了碗茶慢慢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