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两位竹马,一个叫“学校”,一个叫“假期”。
说来你可能不信,在我三四岁情窦初开的人生初级阶段,我的心,是偏向“学校”的。
那时的他,如我最初所言,是座闪着金光的童话城堡,口袋里揣着星星糖,笑容比滑梯还要灿烂。
他代表秩序、新奇和一群可以一起撒欢的小伙伴。
而“假期”?哦,那个叫“假期”的家伙,当时在我眼里就是个无所事事的闲汉。
他漫长得让人不知所措,把我从城堡的喧嚣中拽回家庭的日常,除了能把动画片从头看到尾,似乎别无长处。
那时候,我觉得“学校”才是正经的归宿。
可谁能想到,岁月这把杀猪刀,最先改变的不是容貌,而是人心。
“学校”他,变了。
随着我年岁渐长,他对我那炽热的“爱”,逐渐演变成一种令人窒息的占有欲。
他不再满足于给我糖果和欢笑,他想要我的一切:我的时间,我的精力,我的思想,甚至我做梦的自由。他给我套上统一的情侣装(校服),把我的每一天切割成45分钟一块的标准化模块,用永无止境的试卷来表达他的“关怀”。
他像个疑心极重的伴侣,用排名和分数来衡量我对他的“忠诚度”。
在他身边,我像个被输入了固定程序的机器人,每一个动作都必须符合他的预期。
而就在我对“学校”的控制欲感到腻味甚至厌恶时,我重新审视了我的另一位竹马——“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