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离京后的朝局,果然如仁宗所预料的那般,保守势力气焰更炽。新政条款被逐一搁置、废除,曾经积极推行新政的官员或遭贬斥,或明哲保身,噤若寒蝉。朝堂之上,又恢复了往昔那种暮气沉沉的局面。
柳永在崇文院的日子,也变得愈发艰难。王拱辰等人虽因仁宗的隐约回护,未敢直接罢黜他的官职,但各种刁难与排挤却接踵而至。他被调离了《地理志》编修的核心工作,转而负责一些无关紧要的古籍整理,甚至被派去核对宫中陈旧无用的档案库藏,明显是要将他边缘化,消磨其志气。
然而,柳永并未如他们所愿般消沉。他利用这段“闲置”时光,一方面将范仲淹所赠札记细细研读,结合自身见闻,对朝政积弊有了更深的理解;另一方面,他借着核对陈旧档案的机会,系统性地查阅了更多过往的漕运、盐铁记录,试图从中找到“永丰号”及其背后势力更确凿的罪证。他行事愈发谨慎,所有关键的发现都只记于心,或通过绝对安全的渠道传递给极少数可信之人。
这一日,柳永接到吏部文书,召他前往铨选。他知道,决定自己下一步去向的时刻到了。
主持铨选的正是吏部侍郎,一位以圆滑著称的官员。他翻阅着柳永的履历,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吏部侍郎“柳校勘在馆阁年余,勤勉王事,卓有劳绩。如今地方多有员缺,不知柳校勘可愿为朝廷分忧,外放历练一番?”
这话说得客气,实则是要将他逐出京城。
柳永心中早有准备,神色平静:
柳永“但凭朝廷安排,臣无有不从。”
那侍郎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故作沉吟道:
吏部侍郎“嗯……淮南路转运司下属,有一处盐铁转运副使的缺分,虽是佐贰官,却也职司紧要,正需柳校勘这般干练之才。不知意下如何?”
淮南路?盐铁转运副使?柳永心中冷笑。这地方正是“永丰号”活动猖獗的区域,盐铁事务更是错综复杂,水深无比。将他派往此地,名为任用,实则是想借刀杀人,要么让他同流合污,要么让地方势力将他这个“不识时务”的京官彻底收拾掉。
若在以往,柳永或许会断然拒绝,或设法周旋留在京师。但此刻,他想起范仲淹“相机行事”的嘱托,想起仁宗那句“有些事,急不得”,心中忽然有了决断。
与其留在汴京束手束脚,被逐渐磨去锋芒,不如主动投身于那漩涡之中!越是危险的地方,或许越能找到突破口。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
柳永“臣,愿往。”
那侍郎没料到他答应得如此爽快,愣了一下,随即堆起笑容:
吏部侍郎“好!好!柳校勘果然深明大义,勇于任事!本官即刻便为你办理文书!”
消息传出,有人讥笑他“不识时务,自寻死路”,也有人暗中佩服他的胆魄。欧阳修闻讯,特意赶来送行,握着他的手,忧心忡忡:
欧阳修“三变,淮南那是龙潭虎穴!永丰号根基深厚,与地方官员盘根错节,你此去,凶险异常!”
柳永淡然一笑:
柳永“永叔兄,若非龙潭虎穴,又何须我去?在京中,我不过是一支被束之高阁的笔;到了地方,或许才能成为一把能劈荆斩棘的剑。”
离京前,柳永秘密去了一趟城南的流云绣庄,与谢玉英见了一面。
谢玉英“此去淮南,危机四伏,你要万事小心。”
谢玉英眼中满是担忧,递给他一个信封,
谢玉英“这里面是淮南几位可靠商号的联络方式,以及……我安插在永丰号内部的一个眼线信息,非到万不得已,切勿动用。”
柳永郑重收下:
柳永“玉英,多谢。”
柳永“你我之间,何须言谢。”
谢玉英看着他,轻声道,
柳永“保重自己。汴京这边,我会替你留意着。若有变故,即刻传讯于我。”
离开汴京那日,天空飘着细雪。没有隆重的送别仪式,只有刘成和几个忠心耿耿的旧部随行。马车驶出城门,柳永回头望了一眼那座巍峨的帝都。它曾经承载着他的屈辱与奋起,也见证了他的荣耀与失落。
如今,他主动离开了这座权力的中心,踏向一条更为凶险莫测的道路。
【系统】界面在他脑海中展开,新的任务提示浮现:
系统【主线任务更新:潜龙入渊】
系统【任务要求:在淮南路站稳脚跟,查明并打击精铁走私网络,积累政绩与力量。】
系统【奖励:根据任务完成度,解锁相应的地方治理权限与特殊能力。】
系统【当前逆命值:735】
雪越下越大,覆盖了来时的车辙。柳永放下车帘,目光投向南方。
他知道,此去并非退却,而是战略的转移。在地方扎下根来,掌握实权,积累力量,或许才能真正拥有改变时局的能力。
汴京的舞台暂时落幕,淮南的风云,正等待他去搅动。
守初心,入险地。这一次,他将以地方亲民官的身份,继续他那未竟的“补天”之业。前路漫漫,但他步履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