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汇演的筹备如火如荼,而每日放学后的音乐教室,则成了岑宁和沈逾专属的“共鸣箱”。夕阳的余晖将这里渲染成一个与世隔绝的金色空间,唯有音乐是唯一的语言。
起初的磨合期,两人都带着几分小心翼翼。岑宁的钢琴基础扎实,乐感极佳,但面对沈逾这种级别的搭档,不免有些紧张,生怕自己的一个微小失误会破坏整体的和谐。而沈逾,虽然小提琴技艺精湛,却习惯了独奏的精确控制,在配合上反而需要调整,去倾听、去适应另一个声部的呼吸。最初的生涩过后,两人的合奏日渐默契。《卡农》的旋律在指尖与琴弦间流淌,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激昂澎湃。他们不需要过多言语,往往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停顿,便能领会彼此对乐曲处理的意图。
沈逾发现,沉浸在音乐中的岑宁,与平时那个安静、偶尔羞涩的女孩不同。她的脊背挺得笔直,眼神专注而明亮,当流畅的乐章从她指尖倾泻而出时,整个人仿佛在发光。而他,也在这日复一日的练习中,找到了久违的、与内心对话的宁静。
岑宁则看到了沈逾的另一面。那个平日里清冷少言的学霸,拉起琴来时,眉宇间会染上一种近乎虔诚的温柔。他对待音乐极其严谨,一个音符的时值、一个弓法的转换都力求精准,但这种严格并不让人窒息,反而带着一种引导她共同向上的力量。他偶尔会因为她的一个完美处理而微微颔首,那无声的赞许比任何夸奖都更让她心跳加速。然而,平静的练习之下,暗流悄然涌动。
这天练习,到了中段一个需要钢琴先行引领的乐句。岑宁没有像前几天那样等待沈逾细微的示意,她的指尖自然地流淌出旋律,力度由弱渐强,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叙事感,仿佛在诉说一个隐秘的故事开端。沈逾的琴声在恰当的瞬间切入,他没有试图压制或覆盖,而是让自己的声音如同回应般,缠绕着钢琴的旋律,将其推向更广阔的空间。那一刻,不再是简单的配合,而是真正的对话。一曲终了,余音在空旷的教室里回荡。两人都没有立刻说话,似乎还沉浸在刚才那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中。
沈逾放下琴弓,看向岑宁,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刚才那段处理,很好。你的理解给这段旋律赋予了新的生命。”
他的肯定直接而真诚,让岑宁的心像被温暖的泉水浸泡过。她抬起头,眼中闪着光:“是你跟得上,而且你的回应把情绪推上去了。” 这不是谦逊,而是她真实的感受。她发现,和沈逾合奏,自己的灵感仿佛更容易被激发,更大胆,因为知道无论她如何演绎,他总能精准地接住,并赋予更丰富的色彩。“是你的开头给得好。”沈逾坚持,嘴角牵起一个极淡却真实的弧度。这是一种高手过招后的惺惺相惜,建立在彼此专业能力的认可之上。
就在这时,音乐教室的门被“哐当”一声推开,林淮探进头来,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嘿!两位音乐家,还在用功呢?我们在隔壁打乒乓球,缺个人,沈逾,来不来活动下手脚?”
他身后还站着方楹和周晓芸,显然是一起过来的。周晓芸笑嘻嘻地补充:“就是,沈大神,劳逸结合啊!”
方楹则对岑宁笑了笑,算是打招呼。
岑宁有些无奈地看了林淮一眼:“我们在练习。”
“知道知道,”林淮大步走进来,顺手从岑宁的琴凳上拿起一颗装饰用的小绒球抛接着,“听了一会儿,不是练得挺好的嘛!简直完美!放松一下,效率更高。”他说话时,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安静站在门口的方楹,见她正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便又把视线移回沈逾身上,带着点赖皮的期待。
岑宁看着这一幕,心里觉得有些好笑,刚才沉浸在音乐中的紧绷感也松弛了不少。
沈逾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最后一遍,练完就结束。”
“得令!”林淮立刻把绒球放回原处,对着岑宁眨眨眼,“那你们继续,我们不吵你们了。宁宁,加油!”说完,便招呼着周晓芸和方楹离开了。临走前,方楹轻轻带上了门。这个小插曲像一阵轻松的风,吹散了练习的严肃。岑宁和沈逾相视一笑,再次拿起乐器。
就在气氛融洽之时,音乐教室的门再次被推开了。出现在门口并非是熟悉的林淮她们,而是教导主任和音乐教研组的李老师。“沈逾,岑宁,没打扰你们吧?”教导主任脸上带着惯有的严肃,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听说你们准备得不错,我和李老师过来看看进度。”无形的压力瞬间笼罩了岑宁。她放在琴键上的手微微出汗,下意识地看向沈逾。他依旧平静,只是放下琴弓,站起身:“主任,李老师。”
“继续,继续,就当我们是观众。”李老师和蔼地笑了笑,但眼神里的审视意味并未减少。岑宁深吸一口气,与沈逾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里不再是依赖或紧张,而是并肩作战的默契。
前奏响起。或许是刚才那种酣畅淋漓的演奏体验还留在身体里,或许是沈逾那份纯粹的认可给了她底气,岑宁这一次没有丝毫慌乱。她的手指稳健而富有表现力,每一个音符都清晰而充满情感。当进行到那个曾经让她有些犹豫的变奏部分时,她甚至加入了一点自己的 rubato(自由速度)处理,让音乐更富张力。
沈逾的琴声始终如影随形,时而与钢琴旋律并行,时而巧妙地对位呼应。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岑宁细微的速度变化,并立刻做出了完美适配的调整。他们的合奏,在“考官”面前,非但没有失色,反而因为一丝微妙的临场张力,迸发出比平日更耀眼的光芒。
一曲终了,教导主任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缓和:“不错,很有感染力。配合得很默契,继续努力。”
李老师更是赞不绝口:“非常好!岑宁,你的乐感和表现力非常突出!沈逾,你的技术和配合度无可挑剔。你们两个是真正的互相成就,保持这个状态,汇演上一定会非常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