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和煦,可可小心翼翼地扶着刚刚适应假肢的希宇在小区花园里慢慢行走。希宇走得很慢,每一步都显得有些艰难,但脸上却带着努力和一点点成就感。可可全神贯注地护着他,生怕他摔倒。
这时,他们遇到了正好路过的林医生。林医生看到希宇的进步,笑着上前打招呼。
“希宇真棒!走得越来越稳了!”林医生温和地鼓励道。
希宇有些害羞地往可可身后缩了缩,但嘴角微微上扬。
寒暄几句后,林医生看着可可,语气带着几分感慨和钦佩,说道:“可可,说起来,上次能那么快解决那个邪教诵经的麻烦,多亏了刘宇道道长。你可能还不知道,晓晨他啊,可不单单是个会开方抓药的道医。”
可可好奇地抬起头:“哦?刘道长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林医生笑了笑,讲起了一桩旧事:“我记得前两年,有个挺让人头疼的案例。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不知怎么的,铁了心要出家当和尚,瞒着父母跑去了一个寺院,还剃了度。他父母都快急疯了,找到我这儿,又是哭又是求,说孩子中了邪,连爹妈都不认了,说什么‘已断红尘’,让他们别再去找他。常规的心理疏导根本没用,那孩子抵触情绪极强。”
“后来呢?”可可被故事吸引了,连希宇也似乎安静下来,像是在听。
“后来,我实在没辙了,就想到了晓晨。他跟那孩子的父母有点渊源,就主动提出去试试。”林医生回忆道,“他们约在一家素菜馆见面。那小伙子一开始还梗着脖子,一副看破红尘的倔样。”
林医生模仿着刘晓晨当时平静无波的语气:
“晓晨第一句就问:‘你确定你要出家?’
小伙子答:‘确定。’
‘你确定你理解透了佛法?确定你是真心向佛,不是一时冲动或者逃避什么?’
‘是的,我确定。’”
“然后,晓晨话锋一转,说了一番让我都印象深刻的话。”林医生顿了顿,仿佛在回味当时的场景,“晓晨说:‘我告诉你,出家的真谛,是让心离开世俗的羁绊,而不是简单地让身体住进庙里。如果你的身体仍在红尘中,但心能向着佛法,持戒修行,你甚至可能比许多身在空门却心系俗务的出家人都要厉害。’”
“他接着拿自己举例:‘你看我们道教,除了全真南派的大方丈和全真北派的住持、大方丈这些极高职位需要严格出家清修外,无论是全真还是正一,绝大多数道长都是可以结婚生子的,像我,就不是出家人。修行重在修心,形式是其次。’”
“他又把话题引回佛教:‘佛教里也一样,比丘(出家僧侣)和居士(在家信徒)除了出家与否、能否主持某些法会之外,在修行成佛的根本路径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居士一样可以精进修行,证悟讲经,就像已故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他就是一位著名的居士,但谁敢说他的修为不高?’”
林医生继续叙述,语气带着对刘晓晨机智的赞叹:“晓晨看着那小伙子,反问:‘所以,你执着于非要当个和尚,是图什么呢?’他观察到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犹豫,立刻趁热打铁:‘你看,你连眼前最基本的尘世责任——孝顺父母都还没处理好,连和父母沟通都做不到,就想着断离红尘,这像是真正明白佛法、发起菩提心的人吗?恐怕连一个合格的居士都做不好吧?’”
“然后,晓晨开始‘破灭’他对出家生活的幻想。”林医生笑道,“他问:‘你是不是觉得当了和尚就能清闲度日?现在可不行了。你不是喜欢王宝强吗?你去了解下,他当年在少林寺做武僧的时候,要是每天不刻苦练功,能不能有饭吃?’”
“接着,他又举了个更极端的例子:‘知道辽宁海城的大悲寺吗?那里的僧规极其严格:不允许碰手机、摸钱财,寺院里不设功德箱。每年,僧人们要有半年时间外出苦行,全程徒步,不乘坐任何交通工具,从海城走到山东,再折向四川、上海,最后绕回海城。途中不能住店,只能露宿路边,吃饭全靠化缘,而且不能挑剔,施主给什么吃什么。最关键的是,规定一天只能化缘三次,如果连续三户人家都不给,那当天就不能再化缘,只能饿肚子。而且,苦行期间,每天只准吃一顿饭。这样的清苦修行,你能承受得了吗?’”
林医生指了指虚空,模仿着刘晓晨当时略带调侃的语气:“晓晨还故意指着那小伙子手里的智能手机说:‘你看看你,现在还拿着手机刷视频呢,离那种生活差得太远了吧?’”
“那小伙子听到这里,明显动摇了,喃喃道:‘不能……’”
“最后,晓晨又给了他‘一击’。”林医生笑着说,“他说:‘你不要以为那些著名大寺里的僧人就能轻松。你知道新疆很有名的‘爱必克餐饮’是谁开的吗?是现任中国伊协副会长、新疆政协副主席、乌鲁木齐白大寺的阿訇阿布都许克尔大毛拉开的。他可是正规大学毕业,以前在做阿訇的时候还经营干果生意呢。我们道长也得靠给人做法事、看病来赚取生活所需。指望靠出家就能不劳而获、白吃饭?这念头本身就和正信修行背道而驰了。’”
“这一番连消带打,既有道理剖析,又有现实冲击,彻底把那个小伙子给说醒了。”林医生总结道,“他后来自己回了家,跟父母道了歉,现在好像一边工作一边作为居士学习佛法,状态反而踏实多了。”
听完这个故事,可可心中对那位年轻的刘宇道道长肃然起敬。她原本只以为他是一位精通医理的道医,没想到他在洞察人心、引导迷惘方面,有着如此深厚而犀利的功力,甚至远超许多专业的心理医生。他能巧妙地结合教义哲理与现实案例,直指问题核心,既不空洞说教,也不强行压制,而是引导对方自己思考、醒悟。
看着身边依赖着她的希宇,可可更加感激命运的安排,让她在守护希宇的路上,能遇到林医生、刘道长这样给予她巨大帮助的人。她也意识到,守护希宇这样特殊的心灵,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和耐心,有时还需要智慧和来自不同领域的支持。而这一切,都让她更加坚定地走在陪伴希宇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