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外的走廊里,阳光安静地流淌。可可扶着希宇,并没有立刻离开,她的心神还沉浸在刘晓晨道长那番逻辑严密、层层深入的剖析之中。她并非只是被动地聆听,而是在心里细细推敲着道长说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论证的环节。
她发现,刘晓晨道长的话语,不仅仅是在形式上拥有律师般无懈可击的逻辑链条——前提明确,推论合理,结论有力。更重要的是,他所说的内容,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经得起现实和更高层面策略的检验。
尤其是道长关于处理“同性恋小说”问题以及昨天建议她通过解决社区孤寡老人问题来间接消除噪音困扰的思路,让可可忽然联想起了她曾经在警队学习时接触到的一段精辟的论述。
那段话的大意是:“我们的方针再正确,如果不被群众理解,也难以贯彻施行。如果群众不听,你就先跟着群众走,群众跳火坑,你也跟着跳下去。群众觉悟了,从火坑里爬出来,最终还是要跟你走。群众跳,你不跳,干群关系就疏远了。你一起跳,感情上拉近了,工作就好做了。”
这段充满智慧的话,此刻在可可的脑海中与刘晓晨道长的做法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 面对小女孩阅读同性恋小说的问题,道长没有强行禁止,也没有空洞说教。他先是理解并肯定了小女孩拥有梦想(想当翻译),这是“跟着群众走”,站在她的立场上。然后,他巧妙地将阅读行为与她的梦想(国家形象、外事纪律)、甚至与公民法律责任、国家安全联系起来,引导她自己推导出“阅读可能危害自身前途和国家利益”的结论。这就是让“群众”(小女孩)自己从“火坑”(潜在危害)边醒悟过来,主动选择远离,最终“跟你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整个过程,没有强迫,只有引导和启发,真正做到了“感情上拉近了,工作就好做了”。
· 面对社区念经噪音问题,道长也没有简单地建议可可强行制止或报警了事(虽然那是合法权利)。他洞察到噪音背后是孤寡老人的精神空虚问题这个“火坑”。他建议可可和喵警队从解决社区养老、丰富老人精神生活这个根源入手,这就是“先跟着群众走”,理解并尝试解决他们的深层需求。当老人们的精神世界充实了,不再需要邪教诵经来填补空虚,噪音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老人们也得以从“火坑”(被邪说蛊惑)中爬出来,社区也更加和谐。这同样是更高明、更根本的“工作方法”。
想通了这一点,可可对刘晓晨道长的敬佩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智慧,不仅仅是口才便给、逻辑清晰,更在于他深谙“疏导”与“引领”的至高艺术,其思维模式竟然与治理层面的高超智慧隐隐相通。他善于找到问题的关键节点,用对方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引导其自行走向光明的方向,而非生硬地拉扯或对抗。
这种能力,远非普通律师的辩才可比,这是一种融合了深刻洞察、人性关怀与战略眼光的大智慧。
可可低头看了看依赖地靠着自己的希宇,心中更加坚定。她不仅要学习道长安抚希宇的具体方法,更要领悟这种着眼于根源、善于引导的思维方式。这对于她未来长久地守护希宇,乃至更好地履行喵警的职责,都将是无比宝贵的财富。道长今日所言所行,无异于给她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智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