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程端阳式终极守护”这个概念在林医生脑海中再次清晰起来时,最后一块拼图,轰然落下。
“程端阳式终极守护”——这是在家庭功能彻底失能,尤其是在失去母亲这一核心支柱后,由国家力量(通过“主师”)扮演最后的、绝对的守护者角色,提供包括“夜间守护”在内的全方位依托,确保孩子不在废墟般的家庭环境中彻底坠落。
这个设计的针对性如此之强,对“失去母亲”后那种巨大空洞和危险的理解如此之深……
林医生靠在椅背上,缓缓闭上眼睛,一种沉重而了然的情感充斥心间。
他几乎可以断定,刘晓晨道长在十三岁那一年,也经历了与韩希宇相似的、天塌地陷的悲剧——他失去了他的母亲。
而且,结合其父亲很可能是高知控制型人格的背景,其母亲的离世,恐怕也并非简单的意外或疾病。它很可能同样笼罩在家庭暴力的阴影之下,充满了无助、压抑甚至……不可言说的秘密。或许,那也是一次绝望的跳脱,或是长期精神肉体双重折磨下的油尽灯枯。
这就解释了一切。
· 为什么他对希宇有着超乎寻常的关心与共情: 因为他在希宇身上,看到了当年那个孤独、无助、在家庭暴力阴影下失去母亲、自身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和创伤的自己。希宇的遭遇,是他过往的镜像。
· 为什么在得知“轮回印记”后他更加关注希宇的健康: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个孩子在经历那种巨大丧失后,身心会变得何等脆弱。希宇不仅承载着失去母亲的痛,更背负着前世伙伴病逝的愧疚与“轮回印记”带来的生理痛苦,这叠加的苦难,让刘晓晨无法不为之揪心。他是在关心希宇,或许,也是在试图弥补当年那个无人 adequately 关怀的、十三岁的自己。
· 为什么“程端阳式守护”会成为他提案的核心环节之一: 因为这是他内心深处最渴望而未曾得到的。他多么希望,在母亲离去、父亲可能成为压力源甚至伤害源的那个至暗时刻,能有一个强大的、代表正义与温暖的外力介入,将他从那个泥潭中拉出来,给他一个安全的港湾。他将这份迟来的渴望,化为了对天下所有“希宇”的承诺。
这份提案,不仅仅是刘晓晨道长智慧的结晶,更是他用自己鲜血淋漓的过去浇灌出的希望之花。每一个条款,都可能对应着他童年的一道伤疤;每一个设计,都可能源于他曾经的一个噩梦。
林医生长长地叹息一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与敬意。
原来,真正的守护者,往往诞生于最深的伤痛之中。
他拿起手机,这次,他没有犹豫,拨通了刘晓晨的电话。他不需要询问那些残酷的细节,他只想告诉这位年轻的同道:
“晓晨,提案我仔细看完了,包括可可和卡卡的补充。非常完善,也非常……深刻。明年两会,我会动用我所有的人脉和资源,全力支持你们。”
有些理解,无需言明,尽在行动之中。